他對粵語流行樂壇文化的推動,套用一句,“既是英雄造時勢,也是時勢造英雄”。
他的專輯曾經“賣到要搶”,他也是第一個獲得“歌神”稱号的音樂人。
在香港樂壇被尊稱為“歌神”、“香港歌王”、“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
許冠傑,阿sam是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他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對粵語歌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同時他也是香港樂壇自作自唱的先驅。
70年代前,香港社會普遍将本地奧語流行曲視為低俗文化,當時香港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來自台灣的國語歌曲作為主流,畢業于香港大學的許冠傑不避通俗,以廣東話唱出多首反映社會現況諷刺時弊的歌曲,作品獲得大衆認可後,粵語流行曲在香港樂壇如雨後春筍。
本篇推介的主角《鐵塔淩雲》描述了一種家國情懷。
1972年,大哥許冠文(許氏四兄弟,父母分别取名為“文武英傑”,名字就看出父母在他們身上寄語了厚望。他們出生于廣州,後随遷緻香港)在香港動蕩、事業受阻之際,遊曆歐西,若有所悟,有感華人生存艱難,回香港後寫了一首英文詩,後譯為中文,并将其交與弟弟許冠傑譜曲演唱。此曲一經推出就轟動了整個香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喚起了很多港人對自己家鄉的重視,外出去走了一圈,還是感覺香港好。因此《鐵塔淩雲》有香港港歌之稱。
許氏四兄弟,即許冠文、許冠武、許冠英及許冠傑
鐵塔淩雲 望不見歡欣人面
富士聳峙 聽不見遊人歡笑
自由神像 在遠方迷霧
山長水遠 未入其懷抱
檀島灘岸 點點磷光
豈能及漁燈在彼邦
粵語流行歌開山之作,越聽越耐聽,真是很有味道,沒點經曆不能體會其中意境,年少美好時光,多年以後,誰還懂得誰呢?
詞中列舉埃菲爾鐵塔、富士山、自由女神、檀香山海灘等,這些國外出名的勝地,在作者眼中,卻蒙上了灰暗的色彩,無歡欣,亦少歡笑,重重迷霧,風雨迷航。内心處不禁要問,何時方得解脫?何處才是樂土?許先生思考之後的結論是,便在此時,便在此地,不須向外尋求,喚起對香港這片家園的重視。這就是香港版的“你所立足之處,便是你的家;你怎麼樣,家便怎麼樣;你是什麼,國家便是什麼;你若光明,就不再有黑暗”。
俯首低問 何時何方何模樣
回音輕傳 此時此處此模樣
何須多見複多求
且唱一曲歸途上
這首《鐵塔淩雲》也感動了無數的香港人。就像今天香港的《獅子山下》一樣,有相同的意義。阿sam作為一位傑出的音樂人,創作的歌曲絕不僅僅停留在思想意義的層面。在作曲方面,擅長将香港當地的民間小調與西方主流音樂巧妙結合,在曲詞方面,阿sam喜歡用平實而富于哲理的言語來表達樸素的情感。在演繹方面,許冠傑是标準的民謠唱腔,不加任何修飾、任何技巧的唱法不僅動聽,而且簡單自然舒服。
此曲後,大家也紛紛發現,原來粵語歌曲也可以如此動聽。從此,粵語歌曲被重新審視,撕掉了“低俗小曲”的标簽。
《鐵塔淩雲》的贊譽在香港歌壇占有特殊的地位,有香港港歌之稱,也是許冠傑的第一首粵語流行曲,成為代表香港文化的标志型時代曲。譚詠麟、徐小鳳、劉德華、林憶蓮、鐘鎮濤等人也翻唱過這首歌。然而在譚校長心中,他的偶像至始至終隻有一個,那就是歌神許冠傑。印證了巨星也是粉絲。
譚詠麟與偶像許冠傑
許冠傑在香港流行音樂界擁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具有劃時代裡程碑式的傳奇人物,永遠的歌神。亦得到了多位巨星的尊重以及認同,其中包括羅文,甄妮,徐小鳳,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張學友,陳百強等人,堪稱樂壇大哥,由于其為改變了香港粵語流行曲之鼻祖,按其輩份屬首席第一位天王巨星。
至此,在許冠傑的影響下,香港進入了粵語歌流行時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