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餘秋雨鄉關何處全文閱讀

餘秋雨鄉關何處全文閱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7 08:08:58

古往今來,思鄉一直是遊子終生魂牽夢萦的主題。哲學家李澤厚認為,思鄉情結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積澱的結果,是炎黃子孫獨特的文化心理結構。翻閱了唐詩宋詞,我發現曆史上關于思鄉的詩句果然數不勝數: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餘秋雨鄉關何處全文閱讀(日暮鄉關何處是)1

我何嘗不是如此,我的鄉情濃得讓人傷感,我曾月下獨吟《靜夜思》:

日暖美人香,枇杷滿樹黃。

今年春又到,對月黯思鄉。

記得十二歲,我離家到縣城讀初中,然後高中,然後天津大學,再然後天涯海角,我離故鄉越來越遠了……

遠離故鄉,我似乎陌生了故鄉,淡忘了鄉愁,甚至怠慢了故鄉。一次,老鄉笑問:

“咱家鄉話‘龍’咋說?”

“long。”我不假思索。

“再想想。”他大笑不止。我隻好撓頭幹笑。

餘秋雨鄉關何處全文閱讀(日暮鄉關何處是)2

“liong。”他笑出了淚花。

我慚愧地笑。是啊,“liong”,多麼熟悉的鄉音,可我居然忘了。

其實,我怎能忘掉生我養我的故鄉?我怎能忘記帶給我童年無限歡樂的故鄉?她一直深藏在我的記憶裡,時常出現在我的夢裡:

門前小池塘、村裡大魚塘、繞村而過的洪河……

隻是,離家太遠了,太久了,聯系太少了......而且,我不是權貴,更不是富翁,總感覺有點愧對故鄉,以至于怕回故鄉,怕見熟人。

想想曆史上衣錦還鄉的那些人,我總感覺底氣不足。據說,最得意忘形者當屬劉邦,他邊與故友飲酒,邊敲打樂器,扯着嗓子唱《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内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餘秋雨鄉關何處全文閱讀(日暮鄉關何處是)3

此情此景,何等豪壯!可我一點都沒有。當然,這可遇而不可求,我也不必過于羞愧,還是退而求其次吧。記得大唐賀老博士回老家,算是衣錦還鄉,他卻獨自笑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人事滄桑,純真依舊,儒道情懷,我徒羨慕,卻還是底氣不足,實在羞愧。或許,我更像一個失意遊子,隻能暗夜獨回故鄉,落寞如詩雲:

近鄉情更怯,不敢見來人......

去年春節,我回到曾經就讀的初中,見到了熟悉的寶岩寺塔,我隻能獨吟《新春遊寶岩寺塔》:

清晨微雨欲晴天,古塔千年雲去閑。

兩鳥悠悠空裡戲,雙禽脈脈樹間玩。

白陽隐隐頭難露,思緒重重心不甘。

一夢鬓角生華發,當時登塔美青年。

餘秋雨鄉關何處全文閱讀(日暮鄉關何處是)4

一别二十年,我終于回到了故鄉。老家變了新模樣,我卻像個害羞的新娘,偷偷地打量既熟悉又陌生的故鄉:

老瓦房沒了,全是小樓;小池塘和大魚塘也沒了,變成了平地和房子;兒時的小夥伴也似乎老了;兒時的大人也不多了;清清的河水也不見了……

分别太久了,故鄉變得越來越模糊,恍惚物非人非,模糊到我幾乎認不出了。

熟悉的故鄉沒了,我再也回不到過去了,看到她,我隻能傷感,我對故鄉的情感反而更無從寄托。我有時居然想,與其回鄉,不如不回,相見不如不見。但是,我還是想再看看故鄉,像個孩子似的,仔細打量她的容顔,慢慢找回我的童年……

實際上,我知道,我再也找不到故鄉了,故鄉藏在我的記憶深處,我隻能在記憶裡尋求快樂和慰藉了,我隻能在夢裡重溫故鄉的花草水木了……

餘秋雨鄉關何處全文閱讀(日暮鄉關何處是)5

我的這種故鄉情思,正如餘秋雨在《鄉關何處》中所說:

“任何一個早年離鄉遊子在思念家鄉時都會有一種兩重性:他心中的家鄉既具體又不具體。具體可具體到一個河灣,幾顆小樹,半壁蒼苔。……然而回鄉又總是失望……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詩後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圖,詩意頓消。因此,真正的遊子是不大願意回鄉的,即使偶爾回去一下也會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沒完沒了地思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