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代父從征,以孝作忠,為國宣猷,實巾帼之英雄,閨閣之丈夫也。當茲女權聿興時代,如花木蘭之忠孝兼全,智勇足備,誠足為女界之模範,固宜考其事實,推本窮源,表而出之,以資則效。乃世之論花木蘭者,或稱之為北魏時人,或目之為突厥種族,即其世系鄉裡,亦難證明,殊為缺憾。本編依據唐書,分章演述,事皆有本,詳悉無遺,絕非坊間印行之本所可比拟。閱者手此一編,非特茶餘酒後,可以資談助,且可藉以稽考典實,而增廣見聞焉。
第一回 木蘭山花弧祈嗣 高僧說法逢奇女
軍有令,弗可違;堂有親,弗可委。健兒生女請勿悲,為王前驅,代父荷戈,君看女卻是門楣。在昔兵戈擾宇宙,旁午軍書風雨驟。花家有女貌如花,彎弓抽矢停織繡。金印大如鬥,奏凱慰白首,一身許國全親兩無負。嗟!彼株守戶,老死牖,生生死死不出婦人手,腐草累累骨己朽。世無奇男子,雌木蘭,誰其偶?
這首古樂府,是吳江文士楊蘋園先生詠花木蘭的。那花木蘭的父親,名弧字乘之,娶妻袁氏。花乘之的祖父,本是拓拔魏的支系,北魏擾亂中國,便移居河北,成家立業。到得隋朝炀帝,荒淫無道,天下叛亂,煙塵四起,又複轉徙流離,遷居于湖廣黃州府西陵縣雙龍鎮。其時隋室已亡,群雄盡滅,唐太宗在位,任用賢良,文清武正,天下統一,已由喪亂時代而入于太平時代了。那花乘之本在軍籍,當兵亂之時,也曾随征出戰,立得細微軍功,獲到一個千戶之職。現在時局清靜,乘之和袁氏夫妻兩口兒守着些田産,安享和平之福,豐衣足食,無憂無慮,倒也過得十分舒服。但有一樁缺憾,夫妻同庚,年已近五十歲,膝下尚無子女,家中境況雖好,未免覺得晚境凄涼,老懷莫慰。袁氏更是望子心切,到處齋僧布施,拜佛燒香,虔求子嗣,總是毫無影響。
一日,乘之閑坐在家,與袁氏談論道:前日我在鎮上茶店裡面,聽人家說,離這裡二十裡遠近,有一座木蘭山,山上的神道很是靈驗,竟是求福降福,求子得子,所以香火異常興旺,遠處的人都紛紛前來虔誠叩禱。前村上的朱家大嫂子,因為沒有兒子,曾經拈香求禱,據人家說,已竟受了身孕。我們既然沒有子女,何不前去求求山神老爺,或者果有靈感,得着一男半女,也可寬慰老懷。袁氏答道:正是呀,朱家大嫂子,我前日親自遇見他,果然懷了孕了。他向我說,木蘭山的山神真真靈得很,自從到山求禱回來,就身懷孕。你說這事奇不奇呢?乘之點點頭道:既是你親見他已竟懷孕,這事是千真萬确的了。明天我備下香燭,親自前去求告山神便了。袁氏道:既要敬香,必須秉心虔誠,方能感動佛天,暗中保佑,豈是冒昧得的。你明天且莫前去,先要齋戒沐浴,辦一片至誠之心,方才可以感動神明。乘之道:所言有理。我從明天起齋戒了,然後去敬香求子。到了次日,花乘之果去剃頭沐浴,參戒了三日,前往木蘭山陰燒香禱告。誰知禱了三年,并無應驗。乘之絕不懈怠,又到木蘭山之陽通誠禱求。又接連求了兩年,袁氏方才懷孕。到了十月滿足,居然生下一女。
當那女兒生産之夕,乘之夢見玄帝召他前去,對他說道:上帝以世運衰替久矣,現在唐代初興,欲遣真仙下界,建立奇功,以大忠大孝感動世人。敕旨遍谕諸仙,諸仙均不答應。蓋以紅塵浩劫,在在可畏,故不願下降塵凡。當時木蘭山神也在班中,想到塵世之事,不覺浩歎一聲。上帝因他這聲歎息,已動凡情,便命他下凡曆劫,降生汝家。生産之後,宜善為撫育,庶乎不昧本因,仙道可望也。說罷,手捧一兒,授于乘之。乘之跪而接受,一驚而醒,是夜即生此女。乘之知是木蘭山神降世,雖轉女胎,必有一番作為,恐其迷失本性,有負玄帝托夢之意,遂取名為木蘭,好使他大來顧名思義,不忘因果的意思。
卻說花乘之自從生了這個女兒,心下不勝歡喜,與袁氏好生撫養,真個看是掌上之珠,心頭之氣一般。那木蘭更生長得眉目如畫,玉雪可愛。到了六七歲上,乘之夫婦因為沒有兒子,便把他當作男兒看待,也不穿耳纏腳,一般的從師讀書。木蘭聰明非凡,六歲入學讀書,讀到九歲,已将經書讀畢,開筆作文。并且還有一樁奇處,是生性好武,膂力過人,每于讀書之暇,便舞刀弄槍,射箭騎馬,習練拳腳。花乘之本有一身武藝,見木蘭喜歡學習,就将各種工夫一一指授,加以木蘭随性之所近,又複盡心練習,竟是一學便會,一會便精,所以年紀雖小,已學成文武全才了。木蘭在家讀書習武,暫按不提。
單說西陵縣雙龍鎮有一觀音寺,寺中一僧名叫醉月,門下徒弟有五六十人。這醉月長老謹守清規,日率弟子春耕秋種,竟成巨富。一日,醉月長老謂諸弟子道:吾自出家以來,隻知道苦念彌陀,究竟不知彌陀二字,出于何處。今聞大悟山有一喪吾和尙,通玄達妙,見性明心,趁着四月八日佛祖壽誕之期,吾欲請喪吾下山,到寺說法,講解經義,也不枉出家一場。衆徒弟齊聲應道:惟師命是聽。
醉月長老帶了兩個徒弟,行了七十多裡,到了大悟山。上得頂來,見白鶴啣花,猿猴獻果,香清味淡,别是一番世界。看見山門,早有兩個和尚前來相迎,與醉月師徒相揖而入。進了客堂,彼此合十。醉月細說來意,那和尚搖頭道:我家師傅,自上山來二十餘年,并未下山。即山上名家巨族前來進香,概不迎送,豈肯到你寺中說法?醉月道:你家大和尚既通禅理,自然慈悲度世。況我請去說法,是闡揚佛敎,代天宣化,比不得是俗家往來一派虛名,全無實際。煩二位大師領我進去,見了大和尚,料不推卻。二位和尙遂引醉月入方丈,見了喪吾。醉月倒身下拜,喪吾連忙扶起,分賓主而坐。醉月具道來意,喪吾欣然答道:久聞你觀音寺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蘭山聳翠于面前,柏巃橫枕于背後,砂環水轉,松茂竹苞,為西陵第一名境,乃高士托足之所,良緣廣聚之鄉。吾心向往,已非一日。今大師既來相約,切願拜在下風,平生之願足矣。
醉月見喪吾應允,喜形于色道:吾師慈悲度世,真乃天人之師也。到了次日,喪吾引醉月參佛既畢,吩咐徒弟好生看守山門,下山望觀音寺而來。醉月使衆僧各各參見,十分恭敬,自不必說。住了數日,雙龍鎮上人人知道觀音寺請了一位高僧,于四月八日升座說法,老老小小都來聽講。到了四月八日,喪吾出示貼在山門外,書道:
大悟山喪吾和尚告禀諸位檀越:大護法僧中年出家,資性愚昧,德不自量,辱升禅座,于本月八日,宣說吾佛陳言古典,有污聰聽,抱愧良多。自辰至巳,請善男到經堂聽講;自午至未,請善女到經堂講經。庶男女有分,清規不越。謹白。
卻說雙龍鎮及四方善士,都知喪吾是個有名高僧。到了初八日,士女如雲,畢集山門之外。辰牌時候,寺内鐘鼓齊鳴,笙箫叠奏,一陣陣香風撲鼻,一雙雙白鶴旋旛。停了一會,又是磬聲響亮,聽者塵懷頓盡,善意萌興。衆僧簇擁喪吾參佛升座,頭戴五佛冠,身穿大紅裂裟,足踏雲鞋。兩旁僧衆又金鼓大振,箫管齊鳴。須臾,金住鼓停,那大和尚高聲吟道:無生父母,淨土家鄉,生我沒我,空作昂藏,認取歸路兮莫旁徨。和尚吟畢,衆寂無嘩,僧俗人等無一個上前參問。那大和尚又吟道:未生我兮誰為主?既生我兮主為誰?大道不明空費力,水中明月自修持。喪吾吟罷,左右僧士無人敢應,一個個形如木偶。隻見人衆中走出一個小學生,頭帶青巾,身穿藍衫,年紀不過八九歲,步至禅座下,合掌對那大和尚答出幾句話來。
要知這小學生是誰,說些什麼,下文交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