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2K屏又在手機行業掀起一股“狂潮”。上到高端旗艦,下到2000檔的手機,都有不少開始配備2K屏幕。這樣的趨勢之下,讓人不禁有疑問在巴掌大的手機屏幕上,真的有必要用2K屏嗎?
首先我們需要明确的是,2K屏的潮流并非今年才盛行。早在9年前的2013年,vivo發布的Xplay3S就用上了一塊6.0英寸的2K屏,當時一種說法是6英寸以上的屏幕很有必要上2K。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流傳盛廣——“無2K不A屏”,說的是OLED屏幕很有必要用2K。
這兩種說法絕非空穴來風。影響屏幕清晰度的标準是PPI,即像素密度,ppi和屏幕分辨率、屏幕尺寸、屏幕材質息息相關,其計算公式是PPI=√(X2 Y2)/ Z (X:長度像素數;Y:寬度像素數;Z:屏幕大小)。
等效分辨率折算參考
從計算公式來看,如果要達到326ppi的視網膜标準,屏幕越大,分辨率也要越高。另外還要考慮折算因素,因為這個計算公式是針對标準RGB排列的LCD屏幕,如果是AMOLED屏幕的話,鑽石排列需要在原有基礎上折算0.81,也就是說實際ppi隻相當于LCD屏幕的8成标準。
鑽石排列
LCD屏幕的标準RGB排列
以目前常見的一塊6.7英寸的AMOLED屏幕為例(三星S22 ),按照2340 X 1080的分辨率計算,其實際ppi才309,還沒達到視網膜的最低标準,所以正常距離下使用是能看出顆粒感的。
如果分辨率來到2K,按照常見的3200 X 1440計算,屏幕尺寸還是6.7英寸(三星S20 ),其實際ppi為421,這個數字遠超視網膜顯示的标準。
通過對比,相信大家不難知道現在2K屏再度興起的原因了——一方面是現在手機尺寸越來越大,普遍達到了6.5英寸左右,相當于過去6英寸的常規16:9屏幕,6英寸以上就很有必要上2K了。另外就是現在AMOLED屏幕普及,因為有換算系數,存在ppi折損,2K屏幕就更加有必要了。
另外,不要說什麼2K屏開1080P分辨率也沒感覺不清晰,那是因為你手機實際的物理分辨率就是2K,就算你開1080P,也隻是渲染分辨率是1080P,實際物理分辨率依然是2K。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一台三星S22 和三星S20 對比一下就知道了,後者屏幕的清晰細膩程度可以甩前者好幾條街。
在A屏大面積普及、屏幕尺寸越來越大的情況下,2K屏幕還是很有必要的。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标準,如果你選的手機屏幕尺寸在6.5英寸以上,建議優先考慮2K分辨率的機型。如果在6.5英寸以下,則沒有必要上2K。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