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廣東省民間粵語典故

廣東省民間粵語典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3 14:24:03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譚铮

音頻/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譚铮

從星期一開始,相信唔少人都感受到廣州冬天嘅威力。天寒地凍,廣州人餐台上點少得打邊爐。“打邊爐”,即係粵式火鍋,喺嶺南一帶曆史悠久,早喺清代就盛行一時。點解叫“打邊爐”?“打邊爐”同其他地方嘅火鍋有乜不同?今期《粵講粵有古》就同大家傾吓呢個話題。

從星期一開始,相信不少人都感受到了廣州冬天的威力。冷冰冰的天氣,廣州人餐桌上當然少不了打邊爐。“打邊爐”,即粵式火鍋,在嶺南一帶曆史悠久,在清代已盛行一時。為什麼叫“打邊爐”?“打邊爐”和其他地方的火鍋有什麼不同?今期《粵講粵有古》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廣東省民間粵語典故(粵講粵有古打邊爐)1

其實,“打邊爐”的起源衆說紛纭。一個說法是,“打邊爐”原為“打甂爐”,“打”指“涮”,“甂”指小瓦盆,意思為在瓦盆内将食材過水,食物邊涮邊吃。後來由于“甂”字太過複雜,就演變成了“邊”。另一個說法是,據《廣州語本字》解釋,因置爐于人的左右,人守在爐邊,将食物邊涮邊吃,所以叫打邊爐。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時廣州有一姓邊的北方廚師,每到冬天就會開賣類似北京涮羊肉的火鍋,深受歡迎,人們就叫它“邊爐”。

那“打邊爐”與川渝火鍋、北京涮羊肉火鍋等有什麼不同呢?傳統粵式打邊爐,燃料多用棗木炭,此炭燒時發出棗香味。用時先将炭塊劈成寸餘,用火燃着後放入小爐中,輕輕扇旺。而煲具多以瓦罉,即陶制砂鍋為主。廣東人認為,用瓦罉烹煮能保留菜肴真味。

因為地處沿海,打邊爐的食材以各種海鮮為主,比如鮮蝦、魚片、鮑魚仔、鱿魚須,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丸”和“滑”,比如牛丸、魚丸、蝦滑。

同時,嶺南氣候溫暖,食材豐富,除了海鮮,廣東人打邊爐蔬菜有生菜、菠菜、西洋菜、芫茜等;肉類有肥牛、豬肝、牛百葉、鵝腸等。因為食材鮮美,原汁原味,就連打邊爐的湯底,廣東人有時也會喝上幾碗。

打邊爐,蘸料也很講究。最簡潔的配方就是将生雞蛋黃打散,蘸它吃剛好可以給新出鍋的食材降溫,以免燙到嘴。醬油、香蔥、蒜蓉和辣椒圈可以說是“大衆派”,适合蘸魚蝦等海鮮食材,不會遮掩食材原本的鮮味。還有熱衷于用沙茶醬的,沙茶醬起源于潮汕,是涮牛肉的絕配。

當然,随着社會發展,打邊爐也越打越現代化了。火種已由木炭發展到電器,不同地域的火鍋在形式、食材、湯底上的差别也越來越小。但那種“圍爐而食、其樂融融”的氛圍一直未變。

編輯:Giabun

來源:金羊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