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邯鄲市東部城區建設規劃

邯鄲市東部城區建設規劃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9 12:01:50

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5%,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産業、服務業比重分别提高6個、6.6個百分點……7月20日,邯鄲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公布的《邯鄲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進行了全面解讀。

該市提出,到2035年,邯鄲将與全國、全省基本同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富強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今後5年,邯鄲市将初步形成區域經濟中心、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努力建設區域文化旅遊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教育醫療中心。

邯鄲市東部城區建設規劃(河北邯鄲錨定坐标)1

藍天白雲映襯下的邯鄲市區格外美麗。今後5年,該市将初步形成區域經濟中心、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 董源攝

27項定量指标繪就發展藍圖

《綱要》明确了邯鄲市“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标體系,包括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轉型、安全保障5個方面27項定量指标。

經濟質量效益顯著增強。地區生産總值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長6.5%左右和7%左右,分别邁入5000億元和400億元門檻。主要經濟指标晉位争先,位居全省前列。“532”主導産業支撐力全面加強,初步構建現代産業體系。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成投用,初步形成區域交通樞紐中心。創新能力明顯提高,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和智造邯鄲建設成效顯著。

改革開放水平大幅提升。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更加健全,公平競争制度更加完善,營商環境達到國内一流水平。加快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打造國際交流平台,每年引進3至5家投資百億元以上重大戰略支撐項目。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冀南新區能級大幅提升,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高地和冀中南重要增長極。

生态文明建設取得重大成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産業、能源、運輸、用地結構實現深度調整,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生态修複環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更加優美。“綠色邯鄲”行動取得豐碩成果,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6.6%,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省下達任務。

民生福祉達到更高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5%,達到3.7萬元左右。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等事業全面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解決相對貧困紮實有力,鄉村振興全面推進,更好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邯鄲市東部城區建設規劃(河北邯鄲錨定坐标)2

7月24日拍攝的邯武快速路與邯鄲繞城高速的互通式立交橋。 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攝

“532”主導産業體系打造“冀南标杆”

《綱要》提出,建設現代産業體系,打造高質量發展“冀南标杆”。未來5年,邯鄲市産業發展的思路是通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演進,促進全市産業布局優化,構建“532”主導産業體系,到2025年形成一批千億級産業。

“5”就是提升精品鋼材、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現代物流、文化旅遊五大優勢産業,通過深化技術創新,擴大服務供給,推動産品高端化、品牌化、多元化,不斷提高優勢産業發展能級和核心競争力。其中精品鋼材産業産值達到3000億級,裝備制造産業産值達到2000億級,食品産業産值達到1000億級,全社會物流總額達到萬億級,旅遊總收入達到2000億級。

“3”就是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三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通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起點、高水平、規模化打造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成為引領全市産業向中高端邁進的主力軍、高質量綠色崛起的驅動器、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其中,新材料産業産值達到千億級,新能源全産業鍊産值達到千億級,生物健康産業規模突破700億元。

“2”就是謀劃布局安防應急、電子信息和網絡兩大未來産業。通過搶抓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布局發展安防應急、電子信息和網絡兩大高潛力産業,打造競争新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引擎。到“十四五”末,未來産業總規模力争達到千億級。

目前,十大産業規劃編制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按照發展重點推進實施。

構建更加優化的中心城區空間形态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構建“太行為屏、滏水繞城、環城綠廊、十字軸帶、滿城園景”的中心城區空間形态。邯鄲市主城區按照“東強、南聯、西美、北升、中優”總體思路,全面推進東湖新城建設,打造南部滏陽新城,做美西部生态新城,提升北部産業新城,做優中部老城區,促進組團城區融合,推進新型城鎮化與城鄉融合發展。

東部東湖新城。按照“三區一中心”定位,以東湖建設為重點,打造生态水系和綠色城市景觀,提升東湖新區建設品質。初步建成設施完善、現代時尚、生态優美、宜居宜業的新興核心城區,成為創新引領中心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平台。

南部滏陽新城。依托滏陽河生态軸線,整合提升生态景觀、公共交通、公共設施三大戰略資源,優化馬頭鎮、職教城、科教城“一體兩翼”組團式建設布局。

西部生态新城。高水平設計邯鋼退城搬遷區域,打造邯鋼工業遺産整體風貌。依托西部生态屏障和園博園區域環境優勢,高品質規劃建設。以優先發展區域為帶動,有序推進工業倉儲用地外遷,打造城市雙修示範區、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示範區,加快形成西部生态新城,打造城市新亮點。

北部産業新城。按照“城市功能拓展區、北部生态涵養區”定位,加快形成北部新城區。依托北湖生态優勢,綜合利用湖、園、河、林資源,打造高标準水岸景觀。建設特色濱水街區,打造成集文化創意、傳媒制作、夢想劇院、生态旅遊等于一體的濱水新城、産業新城。

中部老城區。加快舊城改造與功能完善,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和社區建設力度,着力疏通城市經脈,持續解決交通擁堵、排澇不暢等頑疾。做靓中華大街和人民路兩個“中心軸”。完善功能配套,打造城市雙修示範區和城市綜合服務中心。(河北日報記者陳正)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