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一天,一個中年女子在香港某豪宅内接到了一個電話,她聽清電話内容後如遭雷擊,戰戰兢兢地說道:“你們别傷害他,要多少錢我都給。”
人們常說,當有了足夠的錢财,人就會變得幸福。
可是有這樣一位女富豪,她的一生從來不用因為錢發愁,但是财富帶給她的痛苦,卻遠超常人的想象。
這位女富豪是誰?她又經曆了些什麼?
這一切,還要從這位傳奇女首富年少時說起。
喜結良緣夫妻白手起家龔如心是上海人,出生于1937年。
她的家庭條件很不錯,父親是華懋公司的小領導,還是當時華懋公司創始人王廷歆的結拜兄弟。
可以說,龔如心從小就生活在一個條件優渥的家庭中。
但是龔如心對于學習并不怎麼上心,她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父母最頭疼的事情。
當年她隻在上海師範大學上了一個學期就因病辍學,康複後又去香港讀了一年書。
磕磕絆絆完成學業的龔如心,畢業後在父母的安排下,成為了會計師樓的秘書。
可是工作中的龔如心經常粗心大意,惹得老闆不喜,經常被老闆斥責。
大小姐脾氣的龔如心哪裡受過這種委屈,當即便辭職回家。
在1955年,18歲的龔如心和自己的青梅竹馬王德輝在香港結婚。
王德輝是王廷歆的兒子,他和龔如心從小便熟識,在家裡的默許下,兩人走到一起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因為出國留學的計劃受挫,王德輝便留在了香港,在父親的公司中工作。
上世紀60年代初期,不願生活在父輩羽翼下的王德輝選擇自主創業,和妻子共同創立了“華懋置業”。
為了給予丈夫在事業上的幫助,龔如心專門跑去學習了英文,當年連英語信件都能拼錯的“萌新”,逐漸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為了這個“親兒子”公司,夫妻倆可謂是兢兢業業,夙興夜寐,半點清閑時光都沒有,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公司的事務。
在夫妻倆的努力下,“華懋置業”逐漸從一個小公司,變成了橫跨數個領域的國際貿易公司,夫妻倆的名聲也漸漸傳開,人們都知道了這麼一對知名的企業家夫婦。
兩夫妻之所以能夠将小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大集團,取決于他們的毒辣眼光。
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夫妻二人并沒有安于現狀,不斷尋找着新的發展機遇。
當時的房地産行業并不景氣,但是夫妻倆卻預感到未來房地産将是個黃金産業,于是将大筆的資金投入到了房産建設中。
當時沒有人看好夫妻倆,認為他們是在把錢往水裡扔。
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就在短短的幾年後,華懋直接壟斷了香港的房地産事業,成為了香港地産界的龍頭。
前期的投入,後期是數倍乃至十數倍的回報。夫妻倆的這一舉措,徹底讓華懋打牢了根基,而夫妻倆也賺得盆滿缽滿。
到了上世紀70年代,華懋集團成了香港最大的房地産私營企業之一。
那時的香港,隻要你走在路邊上,不論走到哪,都能看見華懋集團的标志。
随着企業的不斷壯大,在1987年華懋集團曾決定上市,但是因為未達成協議,最終隻能放棄上市計劃。
成名之後的夫妻倆一直很低調,就算有需要抛頭露面的場合也是丈夫王德輝出面,對于外人來說,這對“地産大亨”一直披着一層神秘的面紗。
可就算如此低調的作風,依然引來了歹人的窺視。
遭橫禍妻子受喪夫之痛盡管公司越做越大,可龔如心夫婦并沒有像其他成名的富豪那樣,鬧出家醜,夫妻倆一直恩愛如初。
但這份平靜,很快便被一夥綁匪打破。
在1983年年初,夫妻倆像往常一樣開車前去上班。
可這時路邊突然沖出數名手持刀槍的劫匪逼停了車輛,在夫妻倆驚恐的目光中,綁匪将王德輝五花大綁,塞進了準備好的冰箱中。
他們警告龔如心不許報警,趕緊準備1100萬美元,否則他們就會撕票。
做完這一切,綁匪将龔如心扔下了車,随後揚長而去。
正是因為龔如心一直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所以綁匪才會認為王德輝才是華懋集團的主事人,而忽略了龔心如的價值。
如果綁匪意識到這一點,将夫妻倆一同綁架,對華懋集團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逃過一劫的龔如心回到了家中,迅速籌集了綁匪所需要的贖金,并彙進了指定的戶頭,這才讓丈夫平安歸來。
這次綁架,給夫妻倆都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可惜禍不單行,正是因為那次的綁匪嘗到了“甜頭”,才會讓龔如心夫婦被另一幫更加“窮兇極惡”的綁匪盯上。
經曆了這次綁架事件,龔如心夫婦每日提心吊膽,生怕自己被綁,于是花費大價錢來保障夫妻二人的安全。
可幾年過去了,再沒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就在夫妻二人放松警惕時,厄運降臨了。
1990年,王德輝打完壁球後駕車回家,在路上被一夥匪徒劫持。
得知這一消息,龔如心在家裡坐立不安,直到兩天後,她才收到了綁匪的電話,對方要求6000萬美元,并且要龔心如展示誠意,先寄一半贖金過來。
心急如焚的龔如心,立馬就将錢彙入了綁匪的戶頭中,并且立刻向警方報了案。
但是彙款後,綁匪那邊又要了一次贖金,當龔如心再次彙款後,綁匪那邊再也沒有消息傳來。
後來在香港警方的努力下,劫匪先後被逮捕歸案,根據他們的交代,他們在收到贖金後就将王德輝扔進了大海,至今沒有找到他的遺骨。
丈夫的離世,讓龔如心一時間難以接受,可華懋“不可一日無主”,公司内的許多重大事項,還需要有人去處理。
這時候的龔如心隻能收起内心的悲痛。已經沒有丈夫在前面遮風擋雨的她,開始獨自面對商場的爾虞我詐。
重新出現在公衆面前的龔心如,讓衆人“目瞪口呆”。
她一改往日端莊的打扮,選擇紮了兩個小辮,穿搭就像一個小姑娘一樣,這不禁讓公衆産生了懷疑:這樣一位看起來“瘋瘋癫癫”的女子,真的能撐起華懋這麼大的産業麼?
這樣的質疑聲,龔如心每天都能聽到。
雖然沒有人當着她的面說,但公司裡一直有類似的流言傳播。
龔如心後來非常坦誠地說:“我知道大家對我都不太信任,他們認為公司能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都是我丈夫的功勞,一旦公司出現了問題,那麼就是我把公司搞垮的。”
在這樣的重壓下,龔如心沒有選擇放棄,毅然決然承擔起了主持公司的重任。
她的表現颠覆了衆人的看法。
在她的帶領下,華懋集團不僅沒有衰敗,反而蒸蒸日上。
不僅是地産業,目光長遠的她在多個行業進行了投資,涉及人們的衣食住行,最終被人們稱為“香港女首富。”
但這筆财富并不是那麼容易守住的,從丈夫王德輝去世以後,龔如心一邊要為公司的前途殚精竭慮,一邊還要和自己的公公打官司,雙方為了這筆巨款争得不可開交。
2002年的時候,高等法院的一紙宣判讓龔心如如墜冰窟:法院裁定龔如心手中持有的王德輝的遺囑是假。
消息一出,引發一片嘩然,龔如心也因為涉嫌遺囑造假被警方逮捕。但是龔如心不甘心認命,一直提起上訴。
經過她的不懈努力,終于在2005年勝訴,這間包含了她與丈夫心血和回憶的公司,終于回到了她的手裡。
身後事紛亂如麻2007年,龔如心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在香港病逝,享年70歲。
可是關于她的故事并沒有完結。
“财帛動人心”,何況是超過830億港元的遺産,總會有人按捺不住自己貪婪的内心。
在她去世後,按照她的遺囑,她把所有的财産留給了華懋基金會打理,這是她早在2002年就決定下來的事情。
可是龔如心屍骨未寒,就有人跳出來争奪這筆遺産,一個叫陳振聰的人進入了大衆的視野。
陳振聰是一名風水大師,他表示自己才是龔心如遺産的合法繼承人。
在法庭上,他的律師向衆人展示了他和龔如心的親密合照,并表示自己是龔如心的“情人”,兩人經常私會,時間長達十五年。
不僅如此,他還向法庭表示,其實早在2006年,龔如心就更改了遺囑,遺囑上他是龔如心遺産的唯一受益者。
一個是不知真假的“情人”,一個是華懋集團旗下的慈善基金會。
兩份不知真假的遺囑,這些因素混雜在一起,讓龔如心遺産的歸屬變得撲朔迷離。
2009年5月11日,香港高等法院第一次開庭審理龔如心遺産案。
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遺囑應以訂立者最後一次的意願為主。
所以隻要陳振聰能證明自己手中的遺囑是真的,那麼他就能獨享這份“金山銀山”。
可是陳振聰開局不利,通過對雙方證據的裁定,法院認為陳振聰所持的遺囑中,龔如心的簽名是僞造的。一審過後,陳振聰敗訴。
不甘心的陳振聰提出了上訴,想要重新“奪回”遺産。
2011年2月14日,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開庭審理,這次審理陳振聰并沒有拿出更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他手中遺囑的真實性。
于是上訴庭駁回了陳振聰的上訴。
假的終究成不了真的,但陳振聰顯然不明白這個道理,他決定放手一搏,想要上訴到了香港終審法院。
基金會和陳振聰之間的官司還沒打完,香港律政司又跑來湊熱鬧。
2012年的5月18日,律政司請求法庭解釋遺囑的條款,确認華懋基金會是受益人還是信托人。
作為遺産守護人,他們有責任确保這筆遺産是完全按照龔如心女士生前的意願來使用的。
如果基金會是受益人,那麼基金會就享有百分百使用他的權利,甚至能用它來謀取私利。
但如果基金會隻是信托人,那麼他隻能按照基金會的相關條款和龔如心女士的遺囑來使用這筆遺産。
2013年3月22日,香港律政司和華懋基金會就基金會是“受益人”還是“委托人”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争論。
一審,華懋基金會敗訴,他們不服于是提出上訴。
基金會認為他們是“受益人”,所以基金董事局有權利“彈性”使用這筆遺産,至于“彈性”的範圍有多大,隻有他們自己清楚。
2013年7月5日,在基金會和律政司打官司時,陳振聰一案已經有了定論。
終審庭上,法官嚴厲斥責了陳振聰的險惡用心,對于他想要強占他人遺産的行為嗤之以鼻。
最後判處他12年有期徒刑,立即執行。
2014年9月15日,基金會的上訴也被駁回。
法院認為這筆遺産隻能歸遺囑“委托人”所有,基金會的訴求并不合理。
基金會表示不認同這個判決,再次上訴。
2015年5月18日,這筆遺産糾紛終于落下了帷幕。
基金會的上訴被終審法院駁回,他們最終還是沒有得到這筆遺産的“彈性”使用權,而這筆遺産的最終歸宿,就是被用于慈善事業。
龔如心的一生并不圓滿,她年少時是幸福的,并沒有經曆什麼挫折。
在創辦公司的過程中,雖然辛苦,但是成功帶給她的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
可她的後半生是悲劇的,痛失愛人之後不僅要一手撐起公司,還要強忍悲痛,與公公對簿公堂。
當她辛苦壯大的公司真正屬于她時,她卻沒有時間去享受這一切,與人間永别。
我們不能輕描淡寫地說金錢隻是過眼雲煙,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比它更重要的東西。
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東西,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财富,用錢買不來的東西才是最珍貴的。
當我們處于迷茫無措時,隻有它們才能給予我們慰藉。
或許它不會讓我們走出困境,找到前進的方向,但正是因為有它們的存在,才讓我們的人生變得豐富多彩。
-完-
編輯 | 張啊張、書書
文 | 懸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