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缺愛的孩子長大了會怎麼樣

缺愛的孩子長大了會怎麼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08:45:28

最近,我在微博上又收到很多姐妹的私信,其中不少都提到——從小缺愛。

有一個妹妹的私信讓我很難忘。她覺得因為自己“太作”,前任不堪折磨後同意了她最後一次提的分手,并且很堅決得沒有再回頭。她非常後悔,卻挽回失敗。半年後,她的前任交了一個新的女朋友。

妹妹跟我說,那個女孩是學校裡一個挺有名的人。家庭很幸福,條件也好,“她看起來就像一個溫柔的公主,我也沒辦法讨厭她。我這種在缺愛中長大的人,古怪又執拗,根本沒辦法和她相比吧。”她的私信讓我覺得很心疼。

所以我在KY編輯部發起了一個研究選題,那就是從小缺愛,和從小被愛相比,究竟會給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在這兩種不同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會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還有缺愛的人到底應該如何自我調節?把生活過好?

來看今天的文章(劇透:缺愛有救!)

缺愛的孩子長大了會怎麼樣(注定不如被愛的孩子嗎)1

小被愛和從小缺愛的人

真的會不一樣嗎?

缺愛對成人後的親密關系,有着不容分說的重大影響。

被愛給孩子帶來的,是對好的關系的認知,也是對自己能夠被愛/值得被愛的信心。

當從小就被愛包圍着的孩子進入到親密關系時,ta們更容易擁有一段長久的、彼此信任的關系(Cherry, 2022)。因為小時候的大部分情緒都很好地得到了家人的照顧,這讓ta們能夠信任他人,也更加有底氣地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需求。

與之相反的是,在情感虐待與親密關系的關系研究中證明,當父母過多地拒絕孩子的需求,并且展現出強控制欲傾向,無視孩子情緒的養育方式時,缺愛的孩子往往會在成人後,發展出一段失常的親密關系(Rigg, 2010)。

首先,學者Rigg在情感傷害和關系調整的模型中指出,由于缺愛的孩子從來沒有見過真正的愛是什麼,所以當他人表達愛意的時候,ta們會認為這很陌生,因此很懼怕去接觸親密關系(Rigg, 2010)。

有時會懷疑伴侶,認為伴侶對ta們的喜歡是源于誤解或者功利的目的,不是愛上了真正的自己。有時甚至會因為被愛而逃跑,因為不被愛才是ta們更為之熟悉的——人們常常會把熟悉誤認為是喜歡和舒适。

但當缺愛的人進入到一段親密關系後,又會患得患失。Ta們會不停地通過反複詢問和驗證的方式,來消除自己可能随時随地都會被抛棄的不安全感。比如一直問伴侶“你愛不愛我”,記不記得我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通過這些來佐證自己是被愛着的(Streep, 2020)。

在這種既會逃避,但又想索求的情況下,缺愛的人去應對親密關系的方式是矛盾的(Rigg, 2010)。

缺愛還會讓我們在人際關系中變得畏縮(Kuo et al., 2011)。

一份研究表明,與健康的人相比,社交恐懼者在童年時經曆的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視的比例更高。因為這種童年經曆會提高我們成年後的焦慮水平和抑郁水平。

心理咨詢師喻永婷表示,缺愛的人會選擇被動地與他人相處——明明渴望被人喜歡,但害怕面對自己可能不被喜歡。Ta們在關系中也很容易過度敏感。比如,朋友如果沒有跟自己說這件事,反而是先和别人說了,就會開始懷疑對方是不是已經不喜歡自己了。

心理咨詢師喻永婷還表示,缺愛的孩子認為自己的情緒需求在他人面前是不足輕重的。 因此ta們總會習慣性的去壓抑自己的情緒。即使在十分需要幫助和陪伴的情況下,ta們會認為自己的這種需求會給他人帶來負擔。

所以第一反應會傾向于自己去解決需求,而不是向外界尋求幫助,會在想在說和不敢說之間搖擺不定。

缺愛的孩子長大了會怎麼樣(注定不如被愛的孩子嗎)2

愛與被愛的不同,

本質原因是什麼?

心理咨詢師喻永婷認為,缺愛的孩子與被愛的孩子之所以不一樣,本質原因在于ta們沒有形成良好的自體。“自體”這個概念由心理學家Kohut(1971)正式提出,指的是一種對于自我的體驗。

能否形成良好的自體,與早期孩子和照料者之間的互動密切相關(Baker & Baker, 1987)。從小被愛的孩子,由于在成長過程中被家長及時和恰當地回應了,于是ta們形成了穩定的自體。

穩定的自體讓ta們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能去客觀和理性地看待自己。同時,也讓ta們做到對自我的接納,不會輕易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改變。

而從小缺愛的孩子,由于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被家長好好地回應,于是ta們沒有形成穩定的自體。不穩定的自體讓ta們很難對自己形成一個清晰的認知。有時覺得自己很好,有時又覺得自己很糟。

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在早年并不能分辨父母情緒的來源,認為“父母都是對的”(Shamsi, 2021)。當家長在照料孩子的過程中,不能給予穩定和安全的情緒反饋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有問題。

因為沒有形成穩定的自體,無法客觀理性地看見自己的優點和缺點,ta們容易受外界評價的影響;還會過度關注不被愛的細節,有一種強烈的不配得感。當他人向ta們表達出了愛意的時候,ta們第一時間感受到的是惶恐,焦慮,受寵若驚……甚至會懷疑對方另有所圖。

缺愛,

也能帶給我們不少優勢

從小缺愛的人,難道一無是處了嗎?不是這樣的。

首先,缺愛的人有潛力成為非常優秀的朋友和伴侶。

奇葩說裡有一句話,大緻是說,缺愛的人,隻要給ta一點點甜就夠了。對于缺愛的人來說,一點點愛都會讓ta們很感動,很珍惜。所以如果你有一個缺愛的伴侶或好朋友,隻要你對ta們有一點好,ta們都會銘記在心、百般回報。

心理咨詢師譚靜茹認為,缺愛的人更具備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由于得不到家長的回應,ta們要學着自己去處理一切困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對自己的接納和肯定,ta們會努力去通過獲得成就來證明自己。因此,ta們成長的曆程,就是一個不斷在培養自力更生的能力的過程(Webb, 2022)。

在人際關系上,ta們更有共情能力。缺愛的孩子因為需要讨好父母,學會了順應他人和察言觀色(Webb, 2022),這是重要的人際能力。

相比之下,被愛的孩子會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更在意自己的需求,可能會顯得對别人的需求不那麼敏感和在意。

缺愛的孩子長大了會怎麼樣(注定不如被愛的孩子嗎)3

缺愛的人一些建議

那麼,從小缺愛的人,應該如何去理解“缺愛“這件事呢?Ta們又應該如何做到自洽,和自己好好相處呢?

心理咨詢師譚靜茹說,缺愛的孩子,要認識到,小時候缺愛并不能等于永遠缺愛。

相反,對于缺愛這件事,我們需要用一個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因為正如心理咨詢師譚靜茹所說,人格發展是一個變化的過程。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經曆新的人生事件,于是同時也被這些事件所塑造。

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很多人或者事都可以把你從小缺愛這個狀态裡拉出來。比如一個好老師,一個好朋友,都在幫你不斷緩解缺愛的狀态。你自己給自己的愛,也可以逐步填滿你内心的空洞。

因此隻要你有意識給自己愛,随着時間發展,你會越來越遠離缺愛狀态。

第二,你要有意識地理解缺愛給你具體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當你知道了哪些表現是因為缺愛帶來的,也就可以刻意做出自我調節——這樣缺愛狀态就不會綁架你,讓你無意識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行為。認識本身就是一種改變。

第三,要建立對親密關系的良好認識:可以通過跟身邊被愛長大的朋友交流,了解ta們對愛的看法、在關系中的行為,這可以潛移默化幫你建立更加健康的愛情觀。當然也可以通過閱讀我們KY的文章來學習[狗頭]。月食app上的互助茶話會,也是你交流探讨對愛和對自我看法的好機會。

缺愛的人

要怎麼樣和缺愛的人相處?

1.高頻率地表達愛意

當我們與缺愛的人相處時,可以嘗試經常在不經意間誇贊對方。比如,在早上出門和晚上睡覺前都告訴對方我愛你,或者是回家買一束ta喜歡的花,送一個對方喜歡的香薰禮物等等。

2.在表達不認可時做到“課題分離”

當我們處于一段關系中時,總有需要磨合和不如意的地方。在你想要向對方表達你的不認可之前,首先一定要先強調,你是愛着對方的,接下來再表達自己的不認可。

其次,當我們在表達的時候,要着重表達,這種不認可是建立在事實上的,并不是因為對方做了些什麼,也不是在針對個人或者是人格的問題。

3.及時解釋自己的負面情緒

因為缺愛的人往往會在關系中敏感多疑,焦躁不安。當ta感受到我們的負面情緒時,不免會去思考和猜測,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導緻了我們的消極情緒。

所以,在這種時候,我們需要及時地向對方說明,現在的這種情緒并不是因為ta而引起的。最重要的是,要強調自己的這份情緒是與ta不相關的。

4.敏感地覺察對方的情緒并主動詢問

當覺察到對方的情緒波動時,嘗試主動地去詢問,引導對方說出自己的負面情緒,比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了一些事情等等。因為缺愛的人往往渴望你的關心卻不敢索取。

5.不必過于害怕自己需要付出過多的精力

心理咨詢師喻永婷表示,人的性格和情緒發展是會一直随着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也許伴侶過去是一個缺愛的人,但這并不代表ta的未來也會這樣。

所以我們不必過于害怕,也不用認為當我們接觸一個缺愛的人時,就一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去治愈對方,畢竟一段關系是屬于兩個人的事情,需要雙方一起去努力。

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可以更好地面對自己的過去,也能更好地與伴侶相處~

缺愛的孩子長大了會怎麼樣(注定不如被愛的孩子嗎)4

缺愛的孩子長大了會怎麼樣(注定不如被愛的孩子嗎)5

References:

Baker, H. S., Baker, M. N. (1987). Heinz Kohut's self psychology: an overview. Am J Psychiatry, 144(1):1-9.

Kohut, H. (1971). The analysis of the self.

Kuo, J. R., Goldin, P. R., Werner, K., Heimberg, R. G., & Gross, J. J. (2011). Childhood trauma and current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adult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5(4), 467-473.

Riggs, S. A. (2010). 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and the attachment system across the life cycle: What theory and research tell us. Journal of Aggression, Maltreatment & Trauma, 19(1), 5-51.

Shamsi, H. (2021). You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Your Parents' Feelings. Wellnest.

Streep, P. (2020). Why Relationships Can Be Such a Challenge for Unloved Daughters. Psychology Today.

Webb, J. (2022). 5 Surprising Strengths of the Emotionally Neglected. Psychology Today.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