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這四個字,對于很多孩子來說就是揮之不去的噩夢,不理解它,也不想靠近它,但它卻一直都在,而且揮之不去。不僅語文老師會說到,英語老師也要說到,不僅小學高段老師會偶爾提到,初高中語文老師更是經常提到,不僅現代漢語裡面會出現,文言文裡面也要反複講。懂得的學生很懂,不懂的學生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真是苦不堪言。
在這裡,就一次性說透,還覺得沒透的,就反複看幾遍吧。
首先,搞清楚什麼叫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就是句子的組成部分,也叫句法成分。我們的語言,不可能隻是單個的字或單個的詞。一個句子,是由多個單字、詞語或短語組成,因此,詞與詞之間就有了一定的組合關系,例如兩個小朋友之間可能是兄弟關系、姐妹關系、兄妹或姐弟關系。兩個走在一起的成年人,可能是朋友關系、夫妻關系、同事關系等等。不同的人在社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是領導,有的是員工,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警察,那麼一個句子當中不同的詞語或詞組它也會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根據角色的扮演,我們給他取了不同的名字。現代漢語裡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種,即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句子成分,用符号表示: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補語< >。這幾個符号要先記住哦。
主語,是一個句子的主要對象,誰或什麼,一般是人稱代詞或名詞。如,“我打球”,這裡的“我”就是主語。“獎狀是我的”這裡的“獎狀”就是主語。理解難度一顆星★
謂語,是回答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一般是動詞或判斷動詞“是”。如,“我打球”中的“打”。“打”是由主語“我”發出的指令。理解難度兩顆星★★
賓語,是由謂語動作指令發出的對象、結果、時間、處所等。如,“我打球”中的“球”,是由主語“我”發出的指令“打”的具體對象。理解難度兩顆星★★
來訓練幾個題目吧:
(1)我看書。
(2)他喝茶。
(3)小貓舔腳趾。
(4)燈光照亮夜空。
(原創不易,歡迎點贊。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