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江南水鄉的優美詩句

江南水鄉的優美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3:07:11

江南水鄉的優美詩句?作者:包偉民(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江南水鄉的優美詩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江南水鄉的優美詩句(何處是江南)1

江南水鄉的優美詩句

作者:包偉民(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授)

在中國,似乎還沒有一個地區能夠像江南一樣,獲得如此多的文人雅士的青睐。千百年來,一直有人贊美它、歌唱它。從唐代詩人白居易深情吟唱《憶江南》起,江南的名聲,經曆代傳頌,家喻戶曉。江南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象征,象征着山清水秀、詩李簪纓、富貴溫柔。

然而,何處是江南?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多被人間作畫圖》一書中,筆者試圖對江南市鎮作一些梳理和鈎沉。

時光回到二十年前。新世紀第一個農曆桃花三月天,在水鄉小鎮西塘,一場特種郵票的首發儀式舉行。這組一套六枚的《水鄉古鎮》郵票,靜靜地展示了中華大地江南區域内六個古鎮的風貌:江蘇昆山周莊、吳江同裡、吳縣甪直,浙江桐鄉烏鎮、湖州南浔、嘉善西塘。這六個古鎮,所代表的是以太湖流域河網地帶為中心的江南地區傳統市鎮的面貌。事實上,在蘇南與浙北,這樣的市鎮,又何止六個?江蘇的震澤、平望、楓橋、黎裡,浙江的塘栖、雙林、菱湖、王店、濮院等鎮,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傳統市鎮。它們依河而建,街市房屋、水埠碼頭、過街騎樓、石橋古樹,乃至民情風俗、風味小吃等,都表現出一格的風緻。

江南市鎮,緣何形成?從政區沿革來看,江南是一個标志地理方位的詞,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指不同。秦漢時期,江南主要指洞庭湖南北地區,南到南嶺一線,北界也并不以長江為限。唐貞觀元年(627年),在中央政府與地方州郡之間設立監察區,稱為道,分天下為十道。所設江南道,将長江以南的中下遊地區囊括了進去。宋代改稱監察區為路,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在全國設十五路,主要以唐後期江南西道的地域設置江南路。天禧四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兩路。其中的江南西路後來逐漸被簡稱作江西路,就是後來的江西省。今天的安徽、江蘇兩省長江以南地區,大部分都在當時江南東路轄境。元滅宋後,依曆次軍事征服用兵的範圍設置了十大行省,原宋代江南東路轄地大多被劃入江浙等處行省。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在南京應天府建都,将其周圍十四個府州設為直隸。後朱棣遷都北上,在北京周圍同樣設置直隸府州,稱北直隸,于是将以南京為中心的十四個府州稱為南直隸。清朝建立後,南京留都地位不再,于順治二年(1645年)在原南直隸之地設置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就是習稱的江南省。後又因江南省轄地過于遼闊,分拆成江南左、右兩個布政司,後改江南左布政司與右布政司為江蘇布政司與安徽布政司,加上原來江南西路之簡稱江西省早已固化,從此,江南從大政區地名中消失了。

那麼,我們所說的江南,又是指哪一個地區呢?它是一個特定的經濟區域,是近五六百年來多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概念。

秦漢以後,長江下遊地區緩慢而又持續地得到開發。東晉時期,中央政府為避北方戰亂,第一次從黃河流域遷到長江流域,将首都建在今天的南京,于是,長江下遊流域得到迅速開發,成為農業生産的一個中心。到隋朝開通了大運河以後,長江以南地區日漸發達,長江流域的糧食财賦源源不斷地被運往北方。到唐代,全國經濟重心南移,江南的繁盛富庶已經表現出來。詩人韓愈說:“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之八九。”雖不排除文人誇大成分,但至少說明江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到了引人矚目的程度。不僅如此,唐人在描繪甯夏平原風光時,也用上了“塞北江南”一詞,從此以後,說到江南,人們就聯想起秀美的山水、富饒的經濟,以及發達的文化。到兩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長江下遊的太湖流域遂成全國經濟最為繁盛的地區,時人稱“蘇湖熟,天下足”。這個地區同時也就成為帝制國家财賦所出的重地。

南宋以後,狹義江南的地域範圍慢慢清晰起來。明代大學士丘濬接着唐代韓愈“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之八九”的話說道:“以今觀之,浙東西又居江南之十九。蘇、松、常、嘉、湖五郡又居兩浙十九也。”這裡所說的五郡,相當于今日的蘇州、上海、常州、嘉興、湖州。這五府環繞太湖,基本上相當于太湖流域。有些人并不拘泥于以環太湖諸府來做觀察,将鎮江府和杭州府也加入進去,把七府當成一個整體。這一局面的形成,既是南宋末年國家賦稅制度影響所緻,更在于這些州府經濟最為發達,是全國的經濟重心之所在。因此,江南,已經不隻是地理概念,更是經濟區域的概念了。正因為此,學術界在考察明清以來的經濟地理時,就按地理上的完整性、區域内部不同地方經濟水平的接近以及經濟聯系的緊密性等标準,将蘇、松、常、鎮、杭、嘉、湖七府,再加上江甯府,視作一個完整的區域——狹義的作為經濟地理區的“江南”。

近代以後,情況略有變化。對外通商口岸開辟後,原先依靠運河水網的經濟體系逐漸被海運取代,上海崛起,取代蘇州成為江南的中心城市。至此,江南地區,便成為近代中國最重要的港口都市上海在經濟、文化上對周邊輻射所及的範圍。時至今日,這裡仍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對非學者而言,人們所理解的江南,更是從詩歌裡、從辭賦裡、從畫景裡讀到的江南。如“銀濤無際,玉山萬裡”,“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一江煙水照晴岚,兩岸人家接畫檐”。許多詩詞都以“江南”為題,“望江南”“憶江南”“江南好”等甚至成為詞牌名。大詩人白居易《憶江南》其二雲: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春光正好,何不赴江南。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21日09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