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

遊戲 更新时间:2024-08-26 00:17:44

大清朝的第一任皇太子,同時也是大清朝最後一任皇太子胤礽,雖生在皇室,人生經曆卻起伏不定,兩廢兩立,成為中國封建曆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太子,也是一位無比悲催的皇太子。

而這位皇太子的這種異常經曆,似乎與他千古一帝的老爹康熙皇帝的命運分不開來,傳奇老爹的模式在胤礽的身上沒有得到複制或演繹,相反,二者之間的交融碰撞可能才是悲催故事的真正源頭。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1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不管是廢也好,立也好,總歸是皇權利益上的博弈和分配。而皇太子胤礽在第一次被廢之後,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卻一反絕對皇權決策的機制,命令諸王大臣通過推選機制确立新太子。這一反常的舉動,是否意味着封建社會政治決策機制的進步呢?還是康熙皇帝另有意圖,不過是玩弄權力遊戲,行帝王之術的一次政治博弈?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2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一、背景情況

康熙皇帝與皇太子胤礽之間的嫌隙産生已久,從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皇帝第一次遠征漠北的時候就産生了,到康熙四十七年夏天,皇太子胤礽夜窺康熙營帳成為最後的導火線,中間經曆時長十八年左右。史載,康熙皇帝廢太子時,皇十八子胤衸剛剛得病而死,老年喪子加上與皇太子胤礽曆年的隔閡,使得康熙皇帝聲淚俱下,幾乎是趴在地上傳出上谕曰:

太祖,太宗,世祖之締造勤勞與朕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以付此人矣。回京昭告于天地、宗廟,将允礽廢斥。

廢太子的上谕發布後,康熙皇帝的心情尚未平複,于是再發一道上谕,長篇大論的總結了廢太子胤礽的過往問題和錯誤,列舉了他過去十多年作為皇太子的種種不是,充斥着康熙皇帝對胤礽的種種不滿。這道上谕,與其說是康熙皇帝向滿朝大臣解釋廢黜皇太子的理由,還不如說是父子之間矛盾的發洩和傾訴。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3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皇太子之位說廢就廢,這就是絕對皇權的好處,一言九鼎。太子的名位是廢除了,可是國本不能斷,康熙皇帝心裡很清楚,自己還能活多久,始終也是一個問題,所以,太子還是必須立。

立誰呢?

就在胤礽被廢後的幾天,發生的幾件事讓康熙皇帝心結更深。

一是皇長子胤褆眼見胤礽被廢後以為自己有機會了,突然敬獻了一條"除去慶父之憂"的計策,以此邀功,被康熙帝痛罵。

二是無心政治的皇三子胤祉突然搞起了揭發,揭發胤褆誅魔天子胤礽的事。康熙查證屬實後,将胤褆永遠圈禁,胤祉遭痛斥,而且這件事還牽扯到皇八子胤禩。

打死一條蛇,卻多出十條蛇的情形讓康熙措手不及。若不及時再立太子,不知道以後還會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事。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4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康熙皇帝在暢春園召見部分大臣時說:朕知道國本的重要性,你們都是朕信任的文武大臣,今令你們和滿漢大臣彙同詳議,在衆阿哥中奏舉一人為新太子。即:

"衆議誰屬,朕即從之"。

一些漢大臣沒有經曆過推舉太子的事,故作推脫,但是被内大臣等反駁拒絕,康熙沒有做聲。

立誰呢?康熙心中其實也在這麼想。

二、皇帝的初衷

就在胤礽被廢以後的時間裡,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和八阿哥胤禩的舉動讓康熙心結加深,康熙皇帝反思了自己在整個過程中的思想和行為,他甚至還夢見了赫舍裡氏。回想胤礽被廢後的遭遇,作為父親的偏愛之心愈濃,每想一次,逾是覺得廢太子操之過急,不覺之間還大病了一場。

如果我們翻開康熙後期的史料就會發現,康熙皇帝随着年齡的增大,逐漸變得多愁善感、敏感多疑。他寬而縱容,看重父子君臣情誼,這是一個人老來性情的正常變化,所以在處理事務的時候,難免受到自身感情特征的左右。而這時的康熙皇帝,對于廢太子一事,心存起伏,他的初衷也并非真是要選提新太子。因為: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5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1.偏私胤礽之心仍在。

胤礽是康熙第二任皇後赫舍裡氏所生,赫舍裡和康熙夫妻感情很要好,卻為生産胤礽早死,對此,康熙對胤礽常懷偏愛之心,并立了胤礽為皇太子。數年來,胤礽都是康熙親自帶着身邊撫養教育,父子之情是十分深厚的。康熙皇子衆多,雖然說康熙對衆皇子教育都一樣,但是從小身為皇太子的胤礽,獲得康熙的眷顧和疼愛是其他皇子遠遠不及的,康熙皇帝不甘心自己在胤礽身上的心血付諸東流,這也是一個正常人的正常想法。

2.大懲大誡以為初衷。

正是因為康熙皇帝的偏私,所以此番廢黜胤礽皇太子之位,實際上是想大懲大誡一下,他希望胤礽能夠改過。以前胤礽有錯,康熙隻是小懲大誡,放過胤礽。比如索額圖之變,康熙将索額圖囚禁至死,也沒有追究胤礽的責任,足見康熙皇帝對胤礽的偏愛有多深。這一次廢除太子名位,康熙是想大懲大誡一下,再次警示胤礽。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6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3.緩和皇子争儲矛盾。

廢太子并沒有給康熙帶來任何輕松的感覺,反而出現新的麻煩,胤褆、胤祉和胤禩的事情如芒在背,康熙不得不想辦法解決這些新問題,以緩解太子名位虛懸帶來的矛盾。名義上康熙皇帝讓諸王大臣推舉新太子,實際上是他自己心中沒有譜,不知道除了胤礽,還有誰能擔起新儲君的擔子。如果這時候複立胤礽,也許能給康熙皇帝帶來多一點時間進行思考。

4.希望維護皇帝的臉面。

皇權在上,一言九鼎,皇帝說出的話是不能有反複之理的。所以,康熙廢掉胤礽之後,在十分後悔的情況下,如果再發一道谕旨恢複胤礽太子名位,那就太兒戲了。康熙皇帝是十分珍惜自己名聲的皇帝,千秋史冊在後,他不能受到滿朝文武和後世的非議。如何來挽回和落實複立胤礽這件事,就必然要采取一定的變通措施,不在史冊上留下罵名。說白了,就是希望通過大臣們舉薦複立胤礽,免得讓人說自己身為皇帝,出爾反爾,好面子而已。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7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三、出乎意料的結果

當康熙的近身太監拿着諸王大臣推舉的新太子名字給康熙皇帝的時候,他愣住了,因為推舉結果是八阿哥胤禩。這和康熙的初衷完全背離了,康熙心中默定的是廢太子胤礽啊。康熙皇帝以為,那些日常最慣以揣摩皇帝心意的臣子們會按照自己默定的人來選。可是他錯了,整件事的始末,康熙皇帝對太子都是嗤之以鼻,誰能想到他會要複立太子?

于是,康熙皇帝敏感多疑的心思又犯了,他認為這中間有人串聯,有人結黨,便命令重新再議,甚至要求諸王大臣重新寫上被推舉人名字并交由康熙自己定奪,且深查是否有結黨謀私之人。

更令康熙皇帝出乎意料的是大臣們居然反對了。他們不僅沒有重新再寫,還站出來唱反調。康熙皇帝的舅舅兼嶽父佟國維以死相逼,要求康熙皇帝收回成命,馬齊也跟着變着法批評康熙出爾反爾。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8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兩位重臣的舉動得到滿朝大臣的普遍支持,康熙皇帝面臨"覆水難收"的局面,他所謂的顧忌體面變通措施失效。本以為可以通過臣工完成胤礽複立的計劃在此戛然而止,踩了急刹車,康熙甚至對胤禩除爵關押。

不僅如此,還有更頭疼的事情在等着康熙皇帝。作為皇帝,一言一行皆有史官記錄,如此反複的言行必然被記入史冊,這有損康熙一生的為帝之要,這是其一;其二,通過諸王大臣議決的結果不能說無效就無效,如果康熙皇帝找不到适當的理由,或者沒有宣布立新的繼承人,那麼這個推舉結果将作為他死後的有效依據,八阿哥就會上位當皇帝。而八阿哥胤禩,并非康熙心中心儀的繼承人。

舊愁未解,再添新愁,而且還不止一樁,康熙無疑搬起石頭砸到了自己的腳。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9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四、權力的博弈

佟國維和馬齊等一班重臣為什麼敢逆康熙的意思?是他們真的沒有揣摩到康熙的意思還是故意為之?在絕對皇權的統治之下,臣子們往往隻有幹事的份兒,這會兒突然發力反抗康熙,是什麼因素在作怪?

我們知道,大明朝有"武死戰,文死谏"的傳統,但是清朝有自己的傳統,在大清朝可不敢這樣。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及一個制度,那就是議政王大臣會議。

很多人都知道,議政王大臣會議脫胎于努爾哈赤八旗制度之下的軍事決策制度,皇太極于崇德二年演化重組為議政王大臣會議,簡稱"國議"(貌似美國的國會)。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有多大?順治帝福臨在世的時候有個事例可以說明,皇宮有個地方破損需要修繕,順治帝想要撥出一定的銀兩來整修,但是奏議發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時候,他們認為這是浪費,便否決了撥款奏議,順治帝也沒有辦法隻好作罷。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10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到了康熙手裡,他通過增加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人數和編制,吸收很多低等級的官員充斥到議政王大臣會議,以此大大稀釋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後來,他設置了南書房,幹脆組建自己的内閣班底,議事完全繞開議政王大臣會議,皇權與議政王大臣會議之權走向分離。

據史載,康熙皇帝當時推舉新太子,參與人數竟達到兩千餘人,雖然我們沒有找到究竟哪些人才有權進行投票的資料,但是議政王大臣會議中的高級臣工應該在此之列,像佟國維、馬齊(康熙皇帝當時沒讓馬齊參與投票)。

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的弱化甚至被康熙所抛棄,也代表着議政王大臣權力的弱化和被抛棄,這一次康熙突然來勁兒希望利用推舉來達到自己複立太子的目的(實施推舉是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之一),而那些議政王大臣們也正好利用這件事,找回自己丢失的權力。很明顯,諸王大臣推舉八阿哥胤禩為新太子,也是議政王大臣們對權力的一次博弈。我們隻能說,八阿哥其實真的很無辜。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11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首先是皇太子儲君之權與皇權的抗争,最後以皇太子的被廢而宣告皇權的勝利。那麼推舉新太子,也就意味着議政王大臣們與皇帝的抗争,最終又會是誰取得勝利呢?所謂廢立或推舉,無非都是權力的博弈而已。

五、皇權至上的"賴皮康"

康熙皇帝看見結果難以改變,看來,這件事隻有他自己出面挽回了。畢竟槍杆子是掌握在皇權手中的,康熙皇帝最後耍起了賴皮。起初還有部分臣工請求複立胤礽,但是卻被康熙留中,被康熙以結黨看待,可見康熙多疑敏感到何種程度。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康熙宣告複立廢太子胤礽。為時将近半年的廢立太子,推舉太子風波宣告結束。

康熙王朝之太子篡位(康熙推舉新太子)12

康熙推舉新太子,一場注定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權力遊戲

康熙皇帝以絕對的皇權宣告了他出爾反爾的勝利,絕對的皇權是任何人都不容染指的,這是封建王朝權力的基本思維。一次推舉的措施,也不過是皇權之下的應需之策,絕非是某種政治制度的進步,整個過程顯示的是皇權的頑固和虛僞,我們隻能稱呼康熙皇帝"賴皮康"了。

接下來,對于推舉新太子留下的記錄和效力,将是康熙皇帝後期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但是我想,這次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能會成為康熙皇帝心中的另一個新痛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