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一夜的研學旅行方案?零距離一粒米的特殊旅行,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兩天一夜的研學旅行方案?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零距離
一粒米的特殊旅行
青年師生組隊用另一種方式打開“禾下乘涼夢”
在黑龍江,袁隆平先生的“禾下乘涼夢”,正在一群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以智能制造的方式走進現實。
登錄控制系統軟件,輸入原料基礎信息及成品指标要求後,經過采集原料圖像信息等多項工序,很快一批含有胚芽的大米就會在一款特殊的米機中被生産出來……
這款特殊米機,由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年教師李冰攜手90後學生團隊設計并研發,其生産的大米與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大米并不相同。因為含有胚芽,它的存在猶如為大米邊緣處的缺口戴上了“帽子”,讓米粒更為圓潤飽滿富有營養。
小胚芽含有大營養
長期以來,糧食加工減損都是全球各個國家關注的重要問題。2021年9月,我國倡議召開的國際糧食減損大會發布了《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濟南倡議》,其中提出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已成為提高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和緊迫的全球性命題。
事實上早在2014年,李冰團隊就針對糧食減損問題開始了項目籌備,将某基礎科研項目中的小目标檢測關鍵技術,轉化應用到水稻适度加工方向。
在前期調研時,團隊發現傳統水稻加工依靠米之間的硬性摩擦,在相互作用力的幫助下實現去皮碾白。這種方式加工出的精白米營養較少,剩下的澱粉主要提供熱量,人吃多了容易引起糖尿病等疾病,不利于人體健康。在加工過程中損失的胚芽富含營養成分,被視為“植物中的軟黃金”,其營養價值是大米胚乳部分的20倍。相關數據顯示,留有胚芽的大米相比精白米,僅維生素E的含量就高出210倍。
“目前全球水稻加工環節存在着巨大損失,其根源是研究原理的落後和技術的滞後。而落後的研究原理則會直接導緻糧食損失及營養物質的大量流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7級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李碩峰說。
2017年,哈爾濱工程北米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李冰是該公司的創始人,李碩峰是聯合創始人,他們帶領團隊開始對活性留胚米智能加工系統進行研發。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去除糙米皮層的同時,将胚芽最大完整度地留下。”李冰說,直到2019年,他們才初步搭建起水稻适度加工生産線,這個過程整整花費了兩年時間。
讓每一粒米都能被“看見”
在研發活性留胚米智能加工系統的過程中,團隊提出通過視覺反饋、柔性碾磨等技術,形成一個完備的水稻适度加工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一旦落地,将實現水稻加工質的突破。
在研究過程中,李冰和學生們遇到了難題:首先,大米的胚芽非常細小且十分相似,在檢測鏡頭下僅占幾十個像素,現有的檢測模型難以準确分辨。其次,為了測試米機的系統穩定性和适用性,團隊需要采購大量的不同種類的米。
“不同的米,形狀也不大相同,在實際加工中大米并不是平鋪的,摻雜在一起容易形成密集粘連,很難實現檢測提取。”李碩峰說。
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要想最大限度地保留胚芽,必須先細緻觀察原料圖像信息,才能根據品質偏差實施動态調整。為此,團隊基于胚芽的特征,自主搭建了多種模型算法,在算法加持下,大米的視覺檢測準确率達到97.2%,實現了單米粒的檢測提取,讓每一粒米都能被“看見”。
在此基礎上,團隊研究出個性化碾磨程序,将碾磨精度控制在50微米,做到“一米一參數”,從而為米機的優化調整提供數據支撐。
大米進入設備後,要經過3道680餘次的分層柔性碾磨精細加工。相比傳統的加工方式,團隊采用的加工方式更為“柔和”。在加工前,團隊首先将米分層鋪開,進入機器後,特殊的米刀在對米摩擦的基礎上,其特殊的構造将米“包裹”起來逐粒進行柔性摩擦,最大可能性地減少對胚芽的破壞。
“我們能将相當于頭發絲三分之一厚度的纖維層精确剝離,使碾磨後的大米胚芽保存完整,依然保留胚芽活性。”團隊成員李佳帥介紹,在采集的圖像中,米粒晶瑩剔透,猶如一顆顆“珍珠”。由于其胚芽保存完整,依然保留胚芽活性,業内人士稱之為“活米”。
經檢測,團隊自主研發的加工系統能實現稻谷留胚率達95%,胚芽完整度大于95%,遠超日本留胚率80%的标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可實現水稻減損3%-5%。
“不要小看這個數字,2021年全國稻谷産量大約為4260億斤,技術的應用,可以為全國的水稻每年在加工環節減少至少127.8億斤的損失。”李碩峰說。
據了解,李冰團隊“藏糧于技——水稻适度加工産業化助力國家糧食安全”項目的核心技術及設備生産均由團隊自主完成,實現了百分之百國産化。團隊成員圍繞關鍵技術已經發表論文15篇,擁有授權專利70項,軟件著作權10項。同時,該項目在2020年第七屆中國“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師生共創組金獎。
接棒“禾下乘涼夢”
“袁隆平先生有一個禾下乘涼夢,我們也有一個夢,希望通過技術攻關,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駕護航。”李碩峰說。
據他回憶,在項目開展之初,米機加工程序繁多,當時的模型需要人工手動輸入指令,大大降低了檢測的效率。團隊嘗試了框架移植、建立動态鍊接庫、搭建通信接口等方式,使模型在米機的工控機上一鍵開啟自動檢測。在生産線搭成後,團隊開始測試程序算法、運行速度和穩定性等,整個過程可謂“一步一坎”。
團隊成員李銘澤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項目在開展之初,曾因系統崩潰遭遇過機器停機。崩潰的程序、找不出錯處的混亂代碼、産品穩定性差适配性弱等問題,一次次考驗着團隊的創新能力和耐心。
“有的小問題可能是某根需要串聯的線,一不小心連成了并聯,或者電壓不穩等,需要我們逐個排查設備的每個節點、每行代碼,一根一根線地查,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有些問題的修複可能需要一兩周。”李銘澤說,對着數萬行代碼逐行調試,或簡化模型、或更換硬件,進行程序修複,成為他們工作的日常。
米機的體積很大,團隊成員調試時,需要将整個上半身都探到機器裡面,機器運行的聲音高達八九十分貝,一天下來震得耳朵發疼。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持續不斷地測試、調節、修複、優化,團隊成員逐漸實現了設備使用的基本穩定性,但他們的目标卻不止于此。
“我們的目标是推動水稻加工産業發展升級,絕不能隻做擺在實驗室裡的花架子。”李冰說。
在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李冰所在的公司在2019年入選首批黑龍江省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建設“黑龍江省工程北米水稻适度加工智能科技技術創新中心”。
2020年,黑龍江省農科院相關負責人主動找到李冰,為了驗證設備是否“名副其實”,黑龍江省農科院的專家拿來10餘種米,現場檢測設備的加工質量。經過對比,李冰團隊的留胚米智能設備加工質量的确高于普通設備。
“粒粒皆辛苦,我們要尊重自然與汗水共同締造的産物,将最好的技術投入到糧食的加工行業。”李冰感慨,用科技為國人健康保駕護航,為糧食安全貢獻力量,這是他和學生們一直為之努力的目标和信條。
未來,李冰團隊計劃在全國建立智能車間與智慧工廠,建立多個水稻适度加工的産業基地,将工程設備推廣至全國,将“中國智造”推廣至全世界。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韓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 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