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秦嶺淮河一線具有哪些地理意義

秦嶺淮河一線具有哪些地理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17:26:31

秦嶺淮河一線具有哪些地理意義?不少國家的國民會把本國劃分為南方、北方,并将自己按格填空或歸于南方人,或自視北方人例如意大利、德國以及150年前的美國,兩情歡悅時南方嘲笑北方,或者北方揶揄南方不但無傷大雅,反而增添不少樂趣若是實在相看兩厭,則極有可能一拍兩散、大打出手對于這種國民心理我們稱其“南北意識”,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秦嶺淮河一線具有哪些地理意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秦嶺淮河一線具有哪些地理意義(秦嶺淮河一線對我國到底有多重要)1

秦嶺淮河一線具有哪些地理意義

不少國家的國民會把本國劃分為南方、北方,并将自己按格填空或歸于南方人,或自視北方人。例如意大利、德國以及150年前的美國,兩情歡悅時南方嘲笑北方,或者北方揶揄南方。不但無傷大雅,反而增添不少樂趣。若是實在相看兩厭,則極有可能一拍兩散、大打出手。對于這種國民心理我們稱其“南北意識”。

秦嶺淮河昆侖山

上述國家南北方的界線多數由曆史習慣形成,并不存在顯著的天然地理分界。但中國是個例外,一條橫亘東西的秦嶺山脈,再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天然形成了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帶)。甚至還有學者将秦嶺繼續向西延伸,與昆侖山脈相接使得南北分界線貫穿整個中國。

秦嶺淮河

不過,以中國國土面積之廣袤,理當有更豐富的區域劃分,隻按南、北理解不同區域的關系稍顯單薄。所以我們今天的讨論隻限于,中國東部傳統的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兩側,中國人南北意識之強可謂有目共睹。小到豆腐腦甜鹹、大到國民性格異同。一直都是争論不休的熱門話題,如此強烈的南北意識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嗎?分割中國的為什麼是秦嶺、淮河。而不是别的山脈、水系呢?

淮河流域

我們先說說淮河。曆史上作為南北分界最先出場的是淮河,它發源于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脈。之後向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全長約1000千米。淮河流經之處多為平原,河道寬闊、水勢平緩,兩岸人民盡得淮河滋養,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

淮河地圖

公元前531年,春秋時期齊國人晏子出使楚國,率先提出了淮河南北的差異。“桔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憑借這個論點,晏子赢得了那場著名的外交辯論。中國人的南北意識也由此顯現。但事實上,此時古人的南北意識尚在萌芽之中,東西意識遠比它更加強烈,秦嶺也正是在東西對立中出場了。

秦嶺山脈地圖

再來說說秦嶺。秦嶺主體位于陝西南部,向西延伸至甘青邊界,與昆侖山相接。向東則囊括河南的伏牛山脈、崤山山脈等,東西綿延1300餘千米。我們熟知的太白山、終南山,乃至華山、嵩山等等皆屬秦嶺山脈。與諸侯國密集的華北平原不同,高大、綿長的秦嶺山脈更能聚集充沛的水資源。山間水源衆多、溪流密布。水流深切峽谷,兩側青山聳立、谷底流水潺潺。

秦嶺溪流密布

冬日來臨,瀑布主體凍結,流水仍然沿着冰柱直落而下。使得冰瀑不斷加大,在底部形成一個巨大的冰堆晶瑩剔透、頗為壯觀。尤其秦嶺北坡短而陡峭,流水峽谷依次并排而立,如同群龍吐水。人們将其統稱為秦嶺七十二峪。衆多水源彙集,在南北兩側孕育了兩條大河,南側是長達1532千米的漢江。

北側則是長810千米的渭河。它們又分别注入長江黃河,成為中國兩大母親河各自最大的支流。秦嶺水資源的充沛可見一斑,更不用提長江的另一條支流嘉陵江,同樣發源于秦嶺。

最後,随後的100多年南北方相對獨立發展。南方經濟、文化實力實現對北方的全面反超。南北方在農作、語言、風俗、飲食等諸多方面加速分化。以秦嶺為例,秦嶺北坡山勢陡峻、斷層深谷密布。就像一堵“擋風牆”阻止了冬季冷空氣南下。漢中盆地、四川盆地相對溫暖。而南來的水汽又大部被截留在南坡,得南坡降水更加豐富,森林也更加茂密、郁郁蔥蔥。

進入21世紀以來,日新月異的技術變革。打通了秦嶺、淮河的地理阻隔。憑借一條18千米長的終南山隧道,穿越秦嶺已經縮短到僅僅十多分鐘。

秦嶺終南山隧道

人的流動性、生活方式的融合也在加速,南米北面在大城市裡早已經瓦解,南船北馬也被高鐵、汽車、飛機取代,秦嶺淮河還能繼續作為南北分界線嗎?答案也許需要分開來看,對于動植物而言它依然分割南北,它本身也仍是生物的天然屏障。其物種豐富程度堪稱中國最重要的自然遺産之一,例如大熊貓,朱鹮,金絲猴。

金絲猴

而對于人類,秦嶺淮河沒有了南北分界的實質,卻保留了作為南北分界線最詩意的部分。它依然是那個“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秦嶺淮河。也依然是那個“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的秦嶺淮河。

漢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