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曾經寫過一篇關于《借假修真》的文章,不過後來感覺寫得太差,為了不被人恥笑,被我删掉了。
真沒想到竟然有人還記得,在後台還提起這個詞。
為了方面沒看過這篇文章的讀者,把當時自己對于「借假修真」的理解複制過來:
取“借假修真”這四個字,其實是告訴自己,要在事情上磨,磨的是心性和方法論,如果隻是為了做事而做事就喪失掉了一部分這個事情的意義,真的就變成經濟學中理性人的角色,透過勞動換取報酬,但實際上一個人想要在工作上成長,需要的是方法論的叠代,從裡面總結歸納出共性的東西,來提升自己的效率。當然從賺錢維度上,這種其實挺慢的,不過猶如打怪升級一樣,不能老想着找生活遊戲中的bug,應該想到如果生活的副本換了,你還能活下來,并生活的很好嗎?除非你掌握了一個找bug的方法。“真”換句話說就是本質是什麼?人的本質是什麼?人生的本質是什麼?真代表着一種最高的層次。舉個不恰當的比喻,世界是物質的,那物理學不斷切分到原子,當然還可以繼續分,如果用原子看待這個世界,那麼具體的物質就成了表象。真正的高手是指能看到原子一直到目前的物質是怎麼來的,又怎麼與其他物質進行交互聯系,從而展現出了目前的樣子。形象點的例子是電影《超體》中露西的最後狀态,人類是如何進化到現在的樣子,車水馬龍的世界,在過去是什麼樣的存在,等等。當達到如此高的層次,你還會糾結怎麼賺錢發财?怎麼坐到高位?——這會形成強大的自我掌控感,然後自由才會出來。這種沖擊最早是讀《遙遠的救世主》體會到的,基于客觀世界存在 他們的缺陷認知(影響他們),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标,整個過程出來,真猶如救世主般的存在,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隻能依賴于自己。
現在看當時的思維,有幾個很重要問題:
01還停留在一個「本質主義」的層次裡當時的自己認為會有某個靜态的本質存在,然後讓自己可以基于這種靜态的本質去追求。這個思維讓後來的自己吃了很多苦頭。
在《這才是心理學》中對于本質主義進行了很深刻的批判。本質主義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思維陷阱。曆史上很多哲學家,透過自己琢磨和思考的人,喜歡用本質主義來解釋世界。
而科學是從本質主義走向了操作主義。
科學家取得進步的方式,并非是從事物的内在本質或本質屬性的角度去解釋,而是通過對概念進行操作性定義得以進步。
什麼是操作主義?
簡單來說,科學家并不回答關于宇宙的「終極」問題。科學理論裡的概念是立足于可觀測事件,或與可觀測事件相關聯,而這些可觀測事件是可以被測量的。
比如,人的本質是什麼?人生的本質是什麼?回答這些問題的價值在哪裡呢?更好的問題是,如何讓自己感覺到幸福快樂,如何讓自己感覺人生有意義。這些問題是積極心理學、動機心理學去嘗試回答的問題。
02層次問題是沒有止境的在這個維度上當時自己思考有兩個謬誤:
①喜歡韻律的秩序感,以為有韻律有秩序就是代表着真理。
在人的需求層次中,安全感是僅次于生理需求。而自然界本身有強烈的不穩定因素。比如在古代的時候,人是無法控制天是否能下雨的。甚至連預測都做不到。所以,才會有所謂的皇帝祈雨文化。認為明君就會風調雨順,昏君就連年幹旱民不聊生。當然,現代人已經沒有了這種因果關系。
雖然科技的迅猛發展,讓我們用高樓大廈和灌溉工程躲避了極端天氣帶來的風險。但是仍然有其他的問題困擾着我們,不管是與自己的關系,還是與他人的關系。我們依然對于安全感有強烈的需求。
這種表現就是強烈的因果導向。但是并不是追求真正的因果,隻是追求一種内心安定感。因為在實際過程中,變量極其多和複雜,如果用科學術語來解釋基本的因果,人的大腦承受不了。
我們大腦進化出來是追求效率,而非追求正确率。
「秩序偏好 」就是這樣一種信号,為我們提供這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人們特别喜歡談趨勢、談走向,喜歡在變化與成長背後找出規律。因為這個會帶給我們極大的心理安全感。
當然如果是基于客觀事實和科學方法去進行歸納總結規律問題倒不大。
隻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更多的其實是「語言的秩序感」,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就在這裡。
比如,《禮記》中的這樣一段話:「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段話相信很多人都背的很熟了。估計有些人如果在演講中背出來,肯定會跟「背菜名」一樣,得到台下觀衆的熱烈鼓掌。
這段話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設計出了一整套從小到大、從内到外、從知識到德行、從個人求學到天下太平的流水線。整個過程聽起來非常順,韻律感十足,讓人根本挑不出毛病來。
但這些真的是因果的邏輯嘛?
一個人真的非要有“齊家”的能力,才能“治國”嗎?一個人如果對“格物”沒興趣,他就勢必“心不正”嗎?
這也許隻是作者自己的一套推理邏輯而已。隻是聽起來是遞進關系,再加上語言的韻律,讓人自然就信服起來。
更有意思的例子,可以對比以下三句話:
思想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命運改變性格,性格改變習慣,習慣改變行動,行動改變思想。 習慣改變思想,思想改變性格,性格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
是不是同樣的如此有道理,讓人甘拜下風?
這裡可以總結成,不求因果,但求韻律。
而在探尋因果關系上,有如此多的方法,但是現在人類社會主流認可的還是科學方法。沒錯,不是那些深山裡飛仙得道,仙風道骨,一百多代獨家絕學的大師們,也不是那些身價幾百個小目标的成功企業家。
②人的啟發感來自「意向層次論」
在自己原來的思維裡,提到了層次性,但依然是基于還原論的邏輯。讀了一些複雜科學領域的書,就發現這種認識太淺了。低階的層次可以由于數量而湧現出高級智慧。
比層次高低,本身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我們想要的是結果,隻是我們假設的是,層次高的人好像更能得到好的結果。
然而在《對賭》中就特别提到了「概率」的問題。就是所有的決策都對,你的認識也很到位,依然由于概率問題,而得不到好的結果。
當然層次高懂得概率的人,在賭桌上肯定是要虐那些自作聰明的人。
當時自己為什麼會覺得層次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呢?
簡單來說,就是「意向層次論」的影響。
一件事的終點在哪裡?從理論上是沒有邊界的。比如阿裡巴巴公司的目标是活102年,但是活1002年也沒啥問題啊。當然從曆史上回顧來看,好像沒有這麼有生命力的組織。
邊界到底在哪裡呢?其實是在每一個人的心理。
意向層次論是進化心理學中的詞語,指的是一個人理解他人意圖的能力。
小孩子在4歲的時候,不僅能夠理解人都是有意圖的主體,還知道他們也都是具備心理狀态的主體。開始理解更複雜的心理,比如信念和願望。他們能意識到人們的行為是由某些東西驅動的,也就是人們相信這個世界的應該是某種樣子。
而層次性就是在人與人交互中你能理解到第幾層。(這就是人的心理終點)
關于這個概念我曾經寫過一篇《人類意向層次論高階碾壓低階》文章。
這裡舉個例子,1997年,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與《金融時報》合作刊登了一道數字競猜題:
從0到100之間選一個數字,使這個數字盡可能接近其他參賽者(比如有100人)所選數字平均值的2/3。
結果很多人選擇33和22,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0。
猜33和22的是思考不足,這就是我們經常在職場上說的不動腦子的人。
猜0的則是聰明人,往往考試會考滿分的人。這些人過于理性。如果這種人對他人過于嚴苛,就變成了「穿普拉達的女王」。
現實中最終獲勝的數字是13。
也就是說,一個理性人需要再往回思考一個問題,其他大部分人會猜多少。然後在這裡面找到某個數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智慧的人。
這個概念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比你多思考一層的人,你會覺得這個人好厲害啊。我沒想到的,他都想到了。
思考本身沒有終點,但是終點在其他人的心智中。
比如當時我覺得自己思考已經挺深入了,但實際上依然是處于一個很低的層次,并沒有觸碰到背後的原理。我們在職場上有時會碰到一些絕頂聰明的人,特别擅長總結和歸納,但是依然會遇到其天花闆,那層天花闆就是這些歸納和總結是不是與科學體系匹配。
這就是道理的局限性。當我們聽一些成功人士經驗分享的時候,也要特别注意,也許那些經驗隻是一些幸存者偏差而已。
沒錯,他的很多理論層次确實比你想的更高一層,甚至多層。
但是也不代表這些聽着很有道理的道理,真的那麼有道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