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标題下「無錫發布」可快速關注
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是城市發展畫卷中濃墨重彩、不可或缺的一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一批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項目,這些項目與無錫民生、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它們的籌備、啟動和推進都令人關注。
一條條城市交通新動脈的規劃、動工、延展,更為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推動城市融合發展以及更好地融入長三角經濟圈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城市動脈,不僅是通道的暢通,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增添了後勁。暢通動脈,你想知道更多的新進展麼?暢通動脈,如何助推城市融合發展?昨天,記者與三位市人大代表就此進行了一場互動訪談。
訪談主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嘉 賓:市人大代表、江陰市委副書記、市長蔡葉明
市人大代表、無錫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徐政
市人大代表、宜興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黨委副書記何忠
盤點:
有哪些項目?給您帶來哪些“福利”
地鐵四号線一期工程今年開工。四号線籌備已三年,力争在今年一季度結束前開始主體工程全面建設。目前準備的是四号線一期工程,一期工程一共有24.6公裡,一共18個站,18個站都是地下站,準備一次性實施。
無錫地鐵第二輪建設是三号線的一期工程,一号線南延線工程,還有這次馬上一季度要開工的四号線一期工程。兩輪建設下來,無錫地鐵從原來的十字形逐步形成了網絡化的軌道交通體系,契合了城市中心的功能和土地總體利用規劃。
啟動編制地鐵第三輪建設規劃。規劃包括三号線的二期工程和四号線的二期工程,加上五号線的軌道工程。
開工建設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南沿江高速鐵路,積極開展鹽泰錫常宜城際鐵路,市域快軌S1線和宜馬快速通道等工程的前期準備。
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無錫段是22.43公裡,其中含太湖隧道10.79公裡,投資預算無錫是103.74億元,該項目去年12月已獲省發改委的初步設計批複,今年開工建設,工期約為4年。
南沿江、鹽泰錫常宜和S1線都涉及江陰,南沿江鐵路是從上海經江陰往南京,走向與沿江高速公路基本一緻,無錫段全長約26.6公裡,投資54億元,在無錫、江陰設有站點,現屬于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鹽泰錫常宜是從鹽城經泰州在靖江過江到江陰,通過惠山再到宜興;S1線是從軌道交通一号線引出來的,經江陰的徐霞客、青陽、南閘,終點是江陰外灘。S1線是南北向的,整個的長度是29.7公裡,惠山段是2.7公裡,江陰段是27公裡。
蔡葉明說,建議S1線或者說江陰的軌道交通建成之後,無錫地鐵集團能把S1線延伸到錫東車站以及碩放機場。
鹽泰錫常宜城際鐵路是江蘇省“十三五”鐵路規劃當中要啟動開工建設的項目,起始于鹽城、泰州、常州到無錫到宜興,在無錫接上滬甯城際,這樣從宜興就能在一小時之内到達上海。
宜馬快速通道起始于宜興的範蠡大道和341省道周楊公路交彙處,向東延伸,經太湖到馬山地區,接上蘇錫常南部高速。按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設計的,總投資達62億元,在宜興境内是7公裡,總線路長度17公裡。
暢通:
怎樣推動錫澄錫宜一體化
要融合發展,首先要在交通上融合。近十年來,江陰在與無錫的交通對接上取得了不小成效:長山大道對接友誼路,長安大道對接錫東大道,徐霞客大道對接惠山大道,海港大道對接惠澄大道……但尚未有軌道交通對接。軌道S1線建成後,對澄南地區百姓的出行,包括沿線這些鄉鎮的城鎮化的發展,對無錫與江陰在公共服務、空間格局以及資源配置的一體化會産生積極作用。
徐政說,S1線如何在未來與京滬高鐵和碩放機場進行串聯,也做了方案。現在分兩步走,一步是解決目前堰橋到江陰主城區的S1線一期,第二步是把堰橋到京滬高鐵和碩放機場連起來,它不僅僅是和一号線相連,還和未來的二号線、三号線、四号線形成換乘,這樣就形成了S1線和無錫軌道交通網絡的一個無縫對接,這個工作目前已展開研究,初步方案已經形成。S1線形成以後,還會拉動未來在這條線周邊的一些旅遊和農業産業上面的項目。這條線路形成以後,會對周邊特别是澄南周邊的未來發展留下很大空間。
錫宜一體化從建設設施角度來看,宜馬快速通道是最佳的方式,何忠表示,宜馬快速通道建成後,使錫宜間距離大大縮短,這也使得宜興能更好地融入無錫主城區。同時也會帶動宜興東部和沿太湖地區發展,進一步促進沿太湖經濟帶和旅遊區的形成,為宜興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一方面是可以發揮區域中心城市對外的輻射功能,同時也可以發揮優勢互補,促進各種要素的合理流動,提升區域競争力。
互聯互通:
拉動力究竟有多大?
蔡葉明表示,兩條城際鐵路包括S1線的建設,對江陰是一個機遇,軌道交通的建成,可推動無錫包括江陰和宜興這些城市融入整個長三角一小時生活圈,同時能吸引更多的人流到無錫、江陰、宜興消費,把上海、南京、杭州,包括無錫這些地區的人才吸引到江陰來,為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動力。無錫有高速公路,有高鐵,有國際機場,還有長江航運的港口,這些交通基礎設施的優勢可能是周邊很多城市所不具備的,為我們把無錫打造成為長三角現代化、國際化的區域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礎。
徐政說,長三角未來各個城市的發展或競争,需要各種交通的快速到位,實現快速融合,這樣才能支撐整個區域的快速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對旅遊、文化、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很大。軌道交通是一個集散能力非常強的交通工具,它可以根據人流的大小安排車次,能使集聚的問題得到快速解決。如在梅園地區,特别是梅花盛開季節、清明時節,地鐵這個作用就逐漸顯現。同時還有一個文化的支撐,老百姓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就會有更多需求,包括文化、旅遊等,都需要交通的支持。
何忠表示,宜馬快速通道建成後,對宜興旅遊和文化發展的拉動作用将會非常明顯,可以整合旅遊資源比如太湖的山水遊、宜興的紫砂文化遊,包括宜興的生态遊等等。無錫在整個長三角區域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從東西來看,無錫處于滬甯線、蘇錫常都市圈的中心,從南北來看,無錫是蘇北、蘇中地區聯系浙江的紐帶,通過一些重點項目的建設,無錫作為長三角重要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将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這兩天,無錫市“兩會”召開,讓交通更暢通,推動區域融合發展成為市民聚焦的熱點,也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構建交通大格局,補齊短闆,全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推動無錫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倍增,場内場外,從地鐵說到高速公路、快速軌道,大家對“無錫城市動脈更加暢通”寄予了厚望。
近期我市确立了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半小時生活圈、一小時交通圈,在關注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市民和代表都對完善的交通動脈抱有深切的期望。這些重大項目的建成,将承載無錫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後勁,通過現代交通快速集聚效應和擴散機制形成特色産業帶,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可以預見,經過若幹年的接力奮鬥後,城市提質和融合發展将呈現出更生動的現實模樣。
(内容來源:無錫新傳媒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