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走失後,一直沒找到,我們就想媽媽是不是被人拐了,或者是遇難了,什麼都想過……”在尋找了265天後,看到媽媽吊着胳膊站在面前,楊先生又高興,又心酸。
他唯一沒想到的是,64歲的媽媽走失後遭遇車禍骨折,竟然在醫院住了9個月,得到了醫務人員的細心照料。
近日,祈福醫院骨科中心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與家人失聯265天的朱婆婆終于與兒女們團圓,一家人喜極而泣。
“我一直擔心媽媽在外面吃苦受罪,怕她吃不飽,穿不暖,沒想到你們把她照顧的這麼好。真得非常感謝!”老人的兒子楊先生感激地對骨科中心的醫護人員說,并獻上一面寫着“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錦旗。
傷心:重慶阿婆到廣州第二天走失
楊先生是重慶開縣人,在廣州打工,租住在番禺區舊水坑,老人平常在老家帶着6歲的孫子生活。2018年6月27日,老人帶着放暑假的孫子,坐了28個小時的長途汽車來到廣州與兒子團聚。
6月28日下午5點左右,64歲的朱婆婆獨自到距兒子租住地不遠的森林公園去玩,沒想到卻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天黑了仍不見老人回家,兒子急壞了,于是找來了一起打工的親戚朋友一同尋找,但沒有任何發現。24小時後,心急如焚的他們在舊水坑派出所報了案。
老人育有一子四女,出事後,楊先生立即打電話告訴了姐妹們。“當時我們都在成都打工,聽說媽媽不見了,馬上都趕到廣州來找人。”朱婆婆的女兒說。“我們在大街小巷貼尋人啟事,一條街一條街的走,找老鄉一起找,最多時二三十人一起找,房東也幫我們發微信朋友圈,發動本地人幫我們找。”
在派出所查監控時,他們發現老人曾出現在公交站附近,于是又擴大範圍繼續尋找,把附近方圓10公裡的地方都找遍了。他們曾去過救助站,也去過番禺市橋的多家醫院,但最終卻一無所獲。他們還曾路過祈福醫院附近的一個救助站,隻是沒有進去。“從祈福醫院到住的地方有13公裡,根本沒想到會在這裡。”楊先生說。
意外:阿婆遭遇車禍骨折送院急救
6月30日,一位阿婆在番禺大石遭遇車禍,頭部、右肘、右胸部等全身多處受傷送入附近的醫院。檢查顯示,她的右臂肱骨下段骨折。為求進一步治療,7月4日,阿婆轉入祈福醫院急診科。
這位阿婆便是朱婆婆。原來,她越走越遠,想乘公交車回去,沒想到坐反了方向,下車時已是在17公裡之外的大石了。由于離家時,身上沒有帶任何身份證明,阿婆又不識字,聽不懂普通話,講話有濃重的四川口音,事故發生後入院,工作人員隻能音譯她的名字。
朱婆婆因驚吓過度,一度不願開口講話,即便開口也辭不達意,醫院一直沒有找到她的家人。盡管如此,祈福醫院仍然為阿婆開通綠色通道,并請骨科中心中西醫結合首席專家傅強主任醫師會診。
經過診查,傅強确診老人右臂肱骨下端近關節處粉碎性骨折。在急診科進行緊急處理後,朱婆婆被轉入骨科中心中西醫結合病區。骨科中心的專家團隊為她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并順利進行了骨折切開内固定手術。術後,給予營養神經、止痛等治療,并指導進行适當的功能鍛煉。
術後有段時間老人需要卧床,因沒有家屬陪伴,惠爾佳家政服務公司的護工主動照顧起她的飲食起居,幫她洗澡、穿衣、梳洗等。科室也找了與她口音相近的清潔工馮姐經常陪伴她,跟她聊天。衆人的細心關愛如一股股暖流溫暖了阿婆孤苦的心。
烏龍:“兒子”拒絕接老人回家
9月27日,朱婆婆的病情恢複良好,已不需要住院治療。而此時,雖經多方努力,仍然沒有找到她的家人。
院方介紹,朱婆婆剛入院時,神情呆滞,說不清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後來,老人慢慢能想起一些事了,在聊天時說出了一個名字和地址,說是她兒子的。
12月9日,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說,肇事車主通過派出所找到了老人“兒子”的電話,可對方卻不願來接她回家。
聽聞消息,朱婆婆很傷心,一個人望着玻璃窗外默默垂淚,骨科中心的醫護人員都對她非常同情。
從夏天到冬天,曆經暑寒,朱婆婆身上隻有離家時單薄的夏裝,主管醫生餘立為掏出200元,請護工幫她買了厚衣服和換洗衣物,知道情況的病人家屬也不時送來衣物給她。受到衆人的關愛,老人情緒漸漸穩定下來。随後醫院聯系了番禺區救助站。
12月12日,是約好去救助站的日子。然而,就在前一天,朱婆婆卻不慎摔倒,導緻右臂肱骨中段骨折。醫院決定繼續留她住院治療。
手術治療OR保守治療?考慮到朱婆婆的身體原因及多種因素,專家團隊最後決定不手術,由傅強主任醫師采用佛山市中醫院特有的手法正骨技術複位,并夾闆外固定,以最小的創傷,獲得最大的功能康複。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老人的病情逐漸好轉。
2月4日,在萬家團圓的除夕晚上,醫院值班的醫護人員陪朱婆婆度過了新年,“有好吃的都和她分享。”
堅持:兒女廣州打工尋找媽媽
2019年2月25日,經過複查,朱婆婆情況穩定,可安排出院,門診複診換藥即可。于是,醫院再次聯系了救助站,并把朱婆婆身着病号服的照片發給了救助站的工作人員。
3月20日,朱婆婆的兒子楊先生接到救助站電話,看到照片,楊先生一眼就認出來了媽媽!留意到老人衣服上祈福醫院的标識,他和姐妹們立即趕到醫院。一家人激動地抱頭痛哭。
“看到媽媽吊着胳膊站在我面前,我又是高興,又是心酸。想想之前多次路過祈福醫院卻沒進來,不然早就找到媽媽了。”楊先生說。“媽媽走失後,一直沒找到,我們就想媽媽是不是被人拐了,或者是遇難了,什麼都想過。”也許是母子連心,兒子一直堅信媽媽還在世。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半年過去了,老人一直沒有音訊,但楊先生和姐妹們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她們都選擇留在廣州,邊打工邊找,一有空就去找。“因為我家庭困難,還有人私下說是我偷偷把媽媽賣了,聽到這樣的話,我簡直氣炸了心肺。”楊先生說,“現在媽媽找到了,我也清白了!”
釋疑:誤把小名當大名找錯“兒子”
提到朱婆婆曾說出的“兒子”名字,楊先生解釋,那是他的小名,其實大名中間還有個字,而找到的也不知道是什麼人,所以才鬧了個“不要媽”的烏龍讓媽媽傷心了。他還說,因為媽媽的名字比較生僻,醫院寫錯了一個字,所以楊先生到救助站、派出所、甚至媽媽在大石住過的醫院尋找,都沒有找到。
看到雖然走失9個月,媽媽在生活上并沒有受苦,楊先生一家非常感激祈福醫院,他們還特意訂制了一面錦旗送給骨科中心的醫護人員,感謝他們的精湛醫術和高尚的醫德。
而得知兒女們一直在找她,朱婆婆也非常欣慰,臉上不時露出笑容。傅強主任醫師和餘立為醫師為朱婆婆檢查後說,老人的恢複情況達到了預期效果,已可以回家休養,一個月後進行複查即可。楊先生說,老人想家了,出院後,他會帶她回老家生活。
【記者】嚴慧芳
【通訊員】祁沅
【作者】 嚴慧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