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投射效應對一個人的危害

投射效應對一個人的危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6:53:00

作者:胡慎之

知名親子關系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投射效應對一個人的危害(為什麼你會莫名其妙讨厭一個人)1

投射效應對一個人的危害(為什麼你會莫名其妙讨厭一個人)2

在介紹今天的投射效應之前,我先來講個關于蘇轼的小故事。

蘇轼跟佛印是一對好朋友,經常都會相互拜訪。有天,蘇轼去拜訪佛印,對佛印開了個玩笑說:“我看你是一堆狗屎。”佛印則微笑回應說:“我看你像是一尊金佛。”

蘇轼覺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後跟自己的妹妹說了這件事。蘇小妹卻說:“哥哥,你錯了。佛家說‘佛心自觀’,你看别人是什麼,自己就是什麼。”聽到這裡,蘇轼才明白為什麼佛印會說,他看自己像是看一尊金佛。

佛心自觀,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投射。

投射效應,是指我們有将自身的特點歸因到别人身上的傾向。在對别人形成印象的過程中,會以為他們也具有跟自己相似的特點,把自己的情感、特點都強加在别人身上。

比方說:

經常算計别人的人,會認為其他人也在算計他;

愛吃某種食物的人,會認為全部人都喜歡吃;

...

心理學家羅斯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詢問來參加實驗的80名大學生,他們是否願意背着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裡走動。

結果顯示,有48名大學生同意背着大牌子在校園裡走動,并認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會樂意這麼做。而其餘不同意背大牌子的學生則普遍認為,隻有少數學生會同意這麼做。可見這80名學生都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裡,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投射現象的存在。就像工作室的小夥伴經常會相互開玩笑,說“你最近又吃胖啦”、“你的頭發有點少啊”,我們通常都會用一句“請注意你的投射”來“抵擋”别人的攻擊。

投射效應對一個人的危害(為什麼你會莫名其妙讨厭一個人)3

投射效應可以分為三類表現:

  • 相同投射

這種投射最常出現在跟陌生人的交往中,因為彼此不了解,所以很多時候會習慣性地從自己的角度去做出判斷。例如,自己餓了,會想着客人也肯定餓了;過馬路不遵守規則,會想着别人也會這樣過等等。這都是沒有将自己和别人之間區分開來,覺得自己的感受就跟别人的感受。

  • 願望投射

這種投射就是會将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到别人身上。例如,父母動用一切關系将孩子送入名校,認為孩子一定會很感激自己。沒有看到孩子真正的想法和需求,或許以孩子的能力去讀名校,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 情感投射

這種投射具體體現在,越是喜歡的人越覺得對方優點多,越是讨厭的人越覺得對方有很多缺點。就像現在的“追星女孩”,在她們眼裡,自己的偶像就是完美的,就算做錯了事,肯定也是無心之過。但如果有人诋毀她們的偶像,她們就會不斷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回擊,甚至有可能将别人說到一文不值。

這其實是在人際交往中,失去了客觀性的認知,隻從自己的主觀意識出發,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對方身上,對對方進行美化或醜化。

投射效應對一個人的危害(為什麼你會莫名其妙讨厭一個人)4

總的來說,人們更傾向于把自己作為标準,來評判别人是個怎麼樣的人,而不是按照實際的真實情況來進行判斷。所以,當對方的性格特征跟自己很相似的時候,我們往往能做出正确的推斷。

投射是一種認知心理的偏差,過度理想化地認為别人就是自己所想的那樣,沒有真正地看見别人,這也是很多人邊界不清的其中一個原因。

應對投射最好的方法就是面質和澄清。去和你投射的人去澄清,區分你的投射和他自己本身,讓他回歸原本的面貌,你也看清楚自己的投射。

不知道你們是否也出現過類似的投射情況?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投射效應對一個人的危害(為什麼你會莫名其妙讨厭一個人)5

負面情緒影響着我們的日常生活,憤怒、絕望、抑郁...通通都令人想要逃離。下周二有一次社群專屬直播,老胡教你如何跟情緒好好相處。本次直播是社群專屬直播!隻要在老胡的任一一個群裡,都可以收聽直播!還沒入群的朋友,趕快添加小助手的微信(ID:rld1104)申請快速進群通道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