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上海抗疫大白

上海抗疫大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6 00:07:28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朱奕奕 首席記者 陳斯斯 資深記者 陳逸欣 記者 俞凱 徐祯曜

40℃,走出門就能感受到熱浪滾滾,炙熱的陽光甚至灼傷皮膚。

7月10日,上海刷新兩項天氣紀錄:自187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早出現40℃的一天;同時也是上海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最早的一年。

上海上一次氣溫沖上40℃還是2017年7月。和五年前不同,今年的高溫天,戰疫成為關鍵詞之一。核酸采樣工作者、居委幹部、機場工作人員在酷暑下忙碌,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衫,厚重的防護服更是“火上加油”。

為了維持城市運轉,保障疫情防控,他們沒有因高溫而退縮,街道、居民們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他們送去絲絲清涼。

提前服用藿香正氣丸

7月10日一早6點40分,在普陀區平江小區,周彥均和母親顧晨春就身穿防護服、戴上面罩、N95口罩、手套等,上崗為社區居民開展核酸采樣,周彥均負責采樣,母親則負責掃碼。截至上午9點半,母女倆總共為340人進行了核酸采樣。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1

7月10日,周彥均和母親顧晨春上崗為社區居民采樣,一人負責采樣,一人負責掃碼 受訪者 供圖

消毒、打開瓶蓋、拆開采樣棒,厚重、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周彥珺的衣服已經濕透了,甚至連額頭貼的冰寶貼也掉了下來。

“今天非常悶熱,我脫下防護服的時候衣服都濕掉了,腿上也都是汗。”周彥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原本來采樣的醫生被隔離了,自己被臨時通知要求上崗,當日還是她生理期的第二天,她的母親顧晨春也已經49歲了。

7月9日,有一名社區志願者曾遇到中暑的情況,因此周彥珺提前準備了冰寶貼,在工作前還服用了藿香正氣丸,但是不斷流出的汗水讓冰寶貼也失了效。由于遮陽篷數量有限,她們隻好将采樣點放置在陰涼處,但依然難擋酷熱的陽光。

周彥珺表示,此前,她在社區封控期間就擔任了樓道志願者。7月,她又報名參與核酸采樣,經過培訓後成為了一名社核酸采樣志願者。這已經是她第二次與母親一起為居民核酸采樣了。

在高溫下長時間穿着防護服工作,需要特别小心謹慎。“由于帶着手套,核酸蓋子會因為開蓋動作太快而飛出去,一個不小心,也容易把試劑管打翻。”周彥珺說。

居民也非常理解她們的工作,她告訴記者,“基本上每一個接受過采樣的居民都會對我們說辛苦了,千萬不要中暑,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

采樣結束、脫下防護服時,周彥珺的臉上已經出現了壓痕,手掌因為汗水的浸泡而發皺,但她表示,“之後如果我空着,還會堅持為大家進行核酸采樣,能幫到大家我很開心。”

街鎮出動冰馬甲

7月8日、9日、10日連續3天,闵行開展全區全員核酸篩查。各個核酸檢測點位内,“大白”們全副武裝,早已汗流浃背。

考慮到連日高溫,闵行各街鎮、社區各顯神通,冰馬甲、冰寶貼、青草膏、冰凍毛巾等防暑設備紛紛登場。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2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3

在闵行的不少核酸采樣工作站,空調、風扇紛紛就位,加上采樣點自帶的帳篷,帶來了一定的遮陽降溫效果 受訪者 供圖

闵行區古美路街道6月份就提前購置了一批便捷式移動空調,覆蓋居民區,為轄區71個小區采樣點送上清涼。7月初,空調、風扇紛紛就位,加上采樣點自帶的帳篷,帶來了一定的遮陽降溫效果。

東蘭新村第四居民區還想到了一個特别的降溫方法,“我們把毛巾打濕,放到冰箱裡冰凍,再用一個防水布把毛巾套起來,兩頭紮上繩子,把它綁在‘大白’的脖頸處,起到物理降溫的效果。”古美路街道東蘭四居黨總支書記王林辰說,“實際使用下來,效果不錯,一條毛巾可以維持20到30分鐘。”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4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5

虹橋鎮和七寶鎮為核酸采樣人員精心配備了一件防暑神器——“冰馬甲”,助力“大白”們清涼上陣 受訪者 供圖

虹橋鎮和七寶鎮則為核酸采樣人員精心配備了一件防暑神器——“冰馬甲”,助力他們清涼上陣。隔離服裡增加了這麼一件神器,雖然從外觀看不出變化,感受卻天差地别。

“一份清涼一份愛”,在這次連續核酸篩查中,闵行區不少大白收到了一個小禮包,裡面裝有冰寶貼、藿香正氣水、清涼油、花露水等防暑降溫用品,颛橋鎮星河灣的居民們還為核酸采樣人員送上了自制的青草膏。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6

梅隴鎮和莘莊工業區特别為居民們準備的小扇子 受訪者 供圖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7

颛橋鎮星河灣的居民們為核酸采樣人員送上了自制的解暑甜品青草膏,讓大白們既驚喜又感動 受訪者 供圖

這種外表黑色、類似于龜苓膏的溫州特色甜品,吃起來非常香甜潤滑解暑,看到孩子和家長一起推着裝滿一盒盒青草膏的小車過來“慰問”,現場的大白志願者們既驚喜又感動。

停機坪均溫高達60℃

7月10日11時30分左右,浦東機場T2航站樓機坪,均溫高達60℃,一架國際“客改貨”航班進港,身穿防護服的東航裝卸服務中心T2裝卸分部班組長方海清彎下腰來卸貨,體感溫度突破50℃,穿着悶熱的防護服仿佛蓋着一條被子,每做一個動作的背後都是汗水。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8

7月10日,身穿防護服的方海清通過手勢确認升降車升起位置 受訪者 供圖

“除了卸貨,我們每天還要搬運沙袋,這相對來說更累一些,散艙的貨物需要人工一包包搬下來。”方海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東航進出港的國際航班還涉及一些“客改貨”航班,為了平衡飛機,艙内要使用沙袋等壓艙物,因此每天彎腰往機艙内搬運沙袋成了他和同事們的日常工作之一。

“一架航班過來,一幹就是兩小時,衣服幾乎全部濕光,脫下的防護服都能滴出水。”方海清和同事們一組3至5人,他們戴着N95口罩,身穿防護服在高溫下作業,每天裝卸貨物總計約100噸。

“從現場走到休息室,渾身濕透,衣服褲子全部濕透,脫下防護服時,褲子還滴着汗水。”方海清來東航從事裝卸工作十多年了,已經漸漸習慣了高溫與汗水,但對于他來說,穿着防護服在高溫下工作,仍是一種挑戰。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9

方海清在卸貨 受訪者 供圖

方海清和同事對于防暑降溫也有自己的一套,工作前他們嘴裡一般會含着人丹,随身攜帶清涼油,公司會發鹽汽水等降溫物品,“一天下來還是比較辛苦的,但想到我們裝卸工作,是為全球運輸物資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就不怕苦,不怕累了。”

物業讓出了門衛室

7月10日晚六點半,高溫暑氣仍未消退。位于松江區玉華路185弄的華亭雅居小區門口,“大白”張醫生穿着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忙碌地給小區居民做大規模核酸篩查采樣。

張醫生說,她來自松江區方塔醫院,雖然是雙休日,醫務工作者們也要額外進行社區采樣工作。“因為這段時間方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手不夠,需要區裡其他醫院支援社區。”張醫生介紹,醫院當天派出30個醫生,去各個小區采樣,“我有一個同事現在就在隔壁海德名園小區。”

一旁協助采樣的居委會工作人員餘瓊告訴記者,小區屬于方松街道海德居委會,約有90戶居民,共計兩百多人,設了一個采樣點,一次大規模篩查需花費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10

海德名園小區内原本的采樣場所是一個普通的室外涼棚,今天由于酷暑而轉移陣地 徐祯曜 攝

同屬海德居委會的海德名園小區,設了5個采樣點,同時開始做,一般也要超過一個半小時。而出于防疫需要,“大白”的防護服都是在醫院就穿戴好出行的,待采樣工作結束,再在專門穿脫區域按操作規程脫卸。這意味着,“大白”們往往要在高溫下忍受長時間的悶熱與煎熬。

上海抗疫大白(時隔五年上海再度沖上40)11

華亭雅居小區門衛室内,張醫生正在進行采樣工作 徐祯曜 攝

華亭雅居的物業公司魯經理說,由于小區内沒有專門的核酸采樣亭,平時的采樣工作都是在室外的涼棚内進行。

氣溫格外炎熱,物業方面為表示對“大白”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決定将設有空調的門衛室讓出,經仔細消殺後,作為“大白”的臨時采樣場所使用。“當然,采樣結束以後,我們也會再對門衛室進行消殺。”魯經理補充道。

高溫預警還将持續,上海氣象部門預計,受強盛的副熱帶高壓影響,接下來幾天将出現持續酷熱高溫天氣,其中7月11~14日全市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或以上。

上海氣象部門提醒,持續酷熱天氣将對人體健康帶來較大影響,請大家盡量避免午後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注意補水、補充鹽分,尤其要調整好心情,平安度夏。

責任編輯:李聞莺 圖片編輯:蔣立冬

校對:栾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