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養了三隻烏龜,因為他們是家裡養的時間最長的動物,所以特别喜歡烏龜。給自己起名叫烏龜,因為他喜歡烏龜,沒事在石闆上曬太陽的姿勢特别悠閑,和他現在每天要上學的狀況截然相反。
因為特别希望自己也能像烏龜一樣生活,不用天天學習,隻要吃吃喝喝曬曬太陽,所以他堅持叫自己烏龜。
作為媽媽,我也沒有辦法。然後安慰自己:好吧,起碼烏龜是個長壽的動物,希望他以後是玄武大帝,壽比南山。
三個作業幫老師來幫忙烏龜快考試了,媽媽給烏龜請了三個老師幫着烏龜補習功課,因為這次的考試比較重要,是烏龜從育才小學升初中的考試,牽扯到烏龜分到優質、良好還是普通的班,于是媽媽請了動物學會作業幫的老師——仙鶴、青蛙和松鼠,分别幫烏龜補習語文,數學和英語。
烏龜的頭一下子變得很大,因為光準備考試就夠他受的了,現在晚上還要學習媽媽給他的功課。他頓時一個頭兩個大。平時頭都可以縮回殼裡,現在頭變大了再想往殼裡縮,總是縮不回去,動不動就被卡在殼外,然後被媽媽抓住拎出來,按着他在書桌前讓他學習。一想到這烏龜就覺得學習是世界上最讨厭的事。
自從媽媽給烏龜報了作業幫,烏龜就多了三個年輕的新老師。他們都從網上手機上和烏龜交流。都很敬業,但風格迥異。
青蛙型
數學青蛙老師發來一堆資料讓烏龜做題,他和烏龜媽媽聯絡的比較緊密。隻要烏龜聽課時一走神一溜号,他就給媽媽打電話。下課了,如果烏龜沒寫課後作業,青蛙老師立刻就呱呱叫着撥通了給媽媽的電話。就這樣數學成了媽媽最先知道烏龜上課情況的學科。
松鼠型
英語松鼠老師隻是把資料發到群裡,這樣烏龜也樂得裝作看不見。不做,英語老師也沒有什麼反饋,不會給媽媽告狀。所以英語是老師發群裡烏龜也看不到,能不寫就不寫,一天混一天。
仙鶴型
語文仙鶴老師最為積極,是報課交費後三位老師中最早來電話的一個。一來電話就跟媽媽說要讓烏龜每天寫東西,還要督促他寫作文,烏龜的媽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烏龜肯定會翻臉。
仙鶴老師就問烏龜平時的愛好,當得知烏龜喜歡畫畫時,就纏着烏龜,要看他畫的畫。當烏龜把畫發過去之後,仙鶴立馬稱贊不止,還要放到群裡做展覽。你别說,烏龜暗暗的有一點喜歡這個老師了。
沒想到的是,仙鶴老師每天晚上雷打不動,在7點或7:30都會給烏龜打個語音電話,問問烏龜在做什麼,有時就發一張小紙片,上面是一道考試題,問問烏龜會怎麼做?
她左口一個寶貝,右口一個寶貝地叫着,讓烏龜不好意思拒絕,順帶着也就做完了。
一做完仙鶴老師就大驚小怪的大聲喊,太棒了啊,真好,然後笑起來,哈哈,特别開心,聲音也那麼好聽,烏龜慢慢的覺得跟朱老師像朋友一樣,也特别喜歡聽她的聲音。
覺得仙鶴不像爸爸媽媽一直讓他學習,而是和他聊天,像朋友一樣還能被烏龜逗笑,烏龜覺得跟他聊天時自己是一個特别有趣的人。好像自己也有那麼一點點厲害了。
接着幾天,烏龜慢慢也就習慣了,仙鶴老師每天給他打的這個小語音電話有10分鐘時間。
烏龜也很樂意的把老師發給他的題都做完。
幾天過去之後,烏龜竟然主動去給這個老師打電話,告訴他今天對作業的想法和思路。聽完之後,不管對錯仙鶴老師都會非常開心,叽叽喳喳的和烏龜交流半天,有時候烏龜就聽着都插不上話。慢慢烏龜覺得跟仙鶴老師聊天成了每天晚上最開心快樂的事,就連學語文也那麼有意思起來。
總結
以上三位老師分别是教育青蛙盯緊型、松鼠隻布置不反饋型、仙鶴促進習慣養成型。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和結果也立竿見影,各有不同。
我作為媽媽旁觀者,這三位老師與孩子的互動,同時驚異于孩子的改變。我們常說的陪伴,陪着就行了,氣氛是什麼樣的全然不管。結果越陪越累。孩子也累,自己也累。
第1種青蛙型的老師,對學習抓得緊,孩子也抓得緊,屬于緊盯不放,但時間長了孩子沒有内在動力,學習慢慢變成了老師和家長的事情。完成學習任務隻是孩子順從的表現,隻是孩子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第2種松鼠型老師,布置作業後缺乏對孩子完成情況的及時反饋。孩子做完了沒有及時得知對錯和語音發音情況,作業也就變成了任務,做不到能力的提升。缺乏引路人的點撥,進步緩慢,興趣下降。
第3種仙鶴型,二級反饋做到贊歎!一級反饋做到情緒層面溫和,不認可時,根據對方情況給出積極對策,将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分層次完成。每日定時陪伴。雖時間不長,但已經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和學習熱情。
旁觀三位老師,我忽然開竅了,你呢?
喜歡就關注我吧,一起分享育兒心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