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elly仔
1983年,摩托羅拉推出了世界第一台面向消費者的移動電話——DynaTAC8000X,從此,人類文明中多了一樣必不可少的東西,那就是“手機”。
那時候,愛立信、西門子、諾基亞等也相繼在手機的道路上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漸漸地,手機發展成了今天的樣子——輕薄、便攜、智能。然而大多數這些經典的品牌在當下已成曆史,取而代之的是三星、蘋果等知名國際品牌,在國内則形成OPPO、VIVO、小米、魅族等線下品牌和互聯網品牌的混鬥格局。00後們都人手一台手機,可大多數的00後都不知道西門子、愛立信這些手機品牌,更别說他們會知道摩托羅拉發明了手機。
作為一名閱曆不淺不深的僞摩粉,今天來給大家談談摩托羅拉近年來在手機市場上的表現以及那些不為人知的黑科技,不不,不是小米定義的那種“黑科技”。
如果将摩托羅拉的發展史分為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的話,古代史就是80年代發明手機開始,到黑白機盛行的時代,那時候摩托羅拉是一代霸主,代表作有DynaTAC8000X、StarTAC等等。
近代史則應該是在21世紀以後,現在的老牌廠商在那時瓜分手機天下,摩托羅拉也經曆過高低起伏,推出過V70、V3、Aura R1等經典之作。
現代史則從蘋果強勢進入手機市場,Android開始萌芽開始。對于摩托羅拉的古近代史,那時我還沒怎麼深入接觸手機,略知一二,不敢深入講解。隻好來給大家談談摩托羅拉的現代史,更确切的說,是後現代史,部分觀點主觀,請輕噴。
對了,還有一點補充,摩托羅拉這個品牌包括摩托羅拉移動控股(Motorola Mobility Holdings, Inc.)和摩托羅拉解決方案(Motorola Solutions, Inc.),兩者屬于獨立的兩家公司,被聯想收購了的是摩托羅拉移動,而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與其無關。打個比方,我們平時看到的摩托羅拉無繩電話、條碼掃描槍等等商用産品則來自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本文所述的摩托羅拉均指摩托羅拉移動,Hello MOTO。
摩托羅拉推出Razr V3以後,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此時諾基亞趁機上位,一舉稱霸,摩托羅拉從此退居幕後,直到Android系統的推出,摩托羅拉于2009年發布了裡程碑Milestone,想借此開啟複興之路,而裡程碑也确實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肯定。那一年,我讀高一,班裡有一位同學也入手了裡程碑。
裡程碑一代,采用TI OMAP 3430CPU,3.7英寸480×854分辨率屏幕,搭載Android 2.0系統,擁有側滑全鍵盤。CPU采用CortexA8架構,主頻雖低,但可超頻。
裡程碑為摩托羅拉争了一口氣,但随後摩托羅拉相繼推出Cliq系列、Droid系列,以及Milestone的後續産品,雖然産品線很豐富很多元化,但也沒有再現Milestone一代的輝煌。
2010年,我讀高二,摩托羅拉推出Defy ME525,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戴妃”。采用TI OMAP3610 CPU,3.7英寸480×854分辨率屏幕,搭載Android2.1系統。最大的亮點是支持IP67三防,外形彪悍。而且還扛起了當時的“刷機小王子”稱号。後續産品還有ME526,CPU由800MHz超頻提升至1GHz。
2011年,我讀高三,摩托羅拉推出了Atrix 4G,型号ME860,擁有背面指紋識别,大概是第一台支持指紋識别的Android手機吧,然并卵,并沒有像iPhone 5S那樣改變手機市場的導向。另外,還有一個擴展塢配件,插上手機後就是一台Linux筆記本,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産力。
由于摩托羅拉移動持續虧損,于2011年8月,谷歌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至此Motorola成為了A Google Company。不過,Google這貨是沖着摩托羅拉的專利來的,此次收購使Google獲得了12500項授權專利,以及7500項專利申請。
以上的幾台手機,我都沒有用過,那時還隻是高中狗,每月生活費200塊,囊中羞澀。我擁有的第一台摩托羅拉手機,是在高中畢業後的那一年暑假。那時,我有好多選擇,三星Galaxy Nexus、魅族MX…而當我走到蘇甯的手機賣場櫃台,看到一台超薄的手機樣闆機,冷峻輕薄的外形,一摸上手便愛不釋手,那感覺久久難以忘懷。我生日那天,就拉爸爸去佛山禅城的東方廣場的地下水貨專賣,拿下了我的第一台摩托羅拉——刀鋒Droid Razr XT910。
刀鋒在2011年年底推出,仍然采用德州儀器家的芯片TI OMAP 4460 CPU,雙核Cortex A9架構,4.3英寸960×540分辨率Super Amoled Advanced屏幕,搭載Android 2.3.7系統。擁有7.1mm時下全球最薄機身,虎頭鲨的後背設計,後蓋采用凱芙拉納米塗層。凱夫拉這個名稱是不是很熟悉?OPPO Find 7、一加2均有類似的凱芙拉後蓋版本。
到手後我就手賤開始折騰了,第二天我就對其刷機了,那時對摩托羅拉的Boot框架不了解,直接就卡刷了,變磚,後來上論壇看了才知道,有個叫18區的東西,我刷之前沒有備份,直接刷丢了。從此隻能通過BP Tools方式開機。哎,畢竟圖樣,少不更事,花錢買教訓了。好在隻是開機有點麻煩,其他的一切正常。
因為這台XT910出色的工業設計,讓我從此成為了摩粉。紮實的做工,期間摔過幾次,雖然外表有點凹陷,但屏幕依舊毫發無損。P2i納米防水塗層,防水濺,甚至可以用濕紙巾在表面擦拭。但缺點瑕疵還是有的,當時的SA屏幕技術尚未完善,夜晚熄燈後黑色背景會有亮斑,比較明顯,對于強迫症是一種折磨。另外,1780mAh的電池容量對于中重度使用也比較捉急。當然,XT910也有加大電池版,Droid Razr Maxx,3300mAh的電池容量稱霸當時。
XT910整整陪伴了我整個大一和大二上學期,是我用過最久的一台手機。期間摩托羅拉也推出過Razr系列的後續(DROID RAZR HD XT926等),設計同樣出色,為啥我沒有入手?沒錢呗!
被Google收購了,摩托羅拉的後現代史拉開了帷幕。
2013年的暑假,MOTO X發布,采用高通骁龍S8960t 雙核CPU,2GB内存,4.7英寸1280×720 分辨率Super Amoled2.5D屏幕。論CPU配置,同期的旗艦産品均用上骁龍800,而MOTO X已經慢了一拍,但這并不妨礙MOTO X帶來的絲滑流暢。同時,摩托羅拉自主研發的X8處理芯片,其協處理器帶有自然語言識别核心和語義計算核心,即使是待機狀态下也全程待命,随時随地“OK Google”即可喚醒接受語音指令,另外,平時拿起MOTO X屏幕會自動點亮并顯示當前時間以及未讀消息。同時,史無前例地引入MOTO Maker可定制模式,從屏幕面闆、後蓋至話筒、按鍵均可自行選擇,彰顯個性。不隻有塑料後蓋,還有木質後蓋可供選擇,如今國産手機也有類似的木質後蓋可選,在這份上MOTO又搶先了一步。毫無疑問,這在當前的環境下,MOTO X的推出令大家眼前一亮。作為旗艦,價格也對得上旗艦的價位,575美元起。對于國内機友,遺憾的是當時的摩托羅拉已經退出中國,需要海外訂購才能買到MOTOX,而MOTO官網又砍單嚴重,能用到的都是真愛。
X8 基于高通雙核 Snapdragon S4 Pro,處理器的框架被改過。Moto 優化了緩存和虛拟機,修改了文件系統。其它 X8 系統内容包括 4 核圖形芯片、語境計算與自然語言處理核心。後兩枚芯片都不是 ARM 架構,Motorola 拒絕透露制造商信息。語境處理器控制手機感受器、顯示屏和觸摸交互,待機時顯示手機狀态和通知。自然語言處理器則主要負責聲頻内容,評估噪聲值與降噪。Motorola 這次沒有采用 Audience 的降噪技術。“我們發明了移動電話,擁有多年的數字信号處理技術,這是 Motorola 獨有的技術。”語境和自然語言處理器與處理器的整合可以延長電池壽命,提高性能。Moto 工程部高級副總裁 Iqbal Arshad 說,如果不使用這兩枚芯片,手機還需要兩塊電池。
同期推出的,還有Droid系列的Droid Ultra、Droid Ultra Maxx、Droid Ultra Mini,基本配置與MOTO X一直,外觀上沒有MOTO X那樣極緻的手感,但延續了Droid系列的冷峻輕薄的刀鋒風格,顔值擔當。在功能上和MOTO X沒有多大的差别,隻是缺少了MOTO Maker。
由于開發需要,我入了我的第三台摩托羅拉——Droid Ultra XT1080(第二台呢?在後面),購于淘寶。毫無疑問,無論是外觀還是系統,Droid Ultra都沒有令我失望,英文語言狀态下叫一聲“OK Google”即可接受語音指令(翻牆)。擡手自動亮屏,相當智能。要拍照時,甩甩手腕即可打開相機,隻是攝像頭不給力。
Droid Ultra還在音量鍵裡面做起了文章,将卡槽塞進了音量鍵!2年半後,錘子T2推出了同樣的設計,得到業界的贊賞…
即使是現在,拿出Droid Ultra,操作依舊絲滑流暢,一點也不比骁龍800的手機差。
過了幾個月,由于MOTO X價格過于高昂,于是MOTO G誕生了,這是一款面向中低端市場的機型,采用高通骁龍400 四核CPU,1GB RAM,4.5英寸1280×720 分辨率TFT屏幕。沒有MOTO X身上的種種黑科技,價格也平民多了,主打長續航和流暢的系統。
我的第二台摩托羅拉手機就是亞太雙卡版的MOTO G XT1033,用壓歲錢買的。鵝卵石的造型,手感略遜于MOTO X,但也很貼合手掌。得益于系統的純淨以及優化出色,用起來的确挺順滑的,但流暢歸流暢,1GB RAM帶來的弊端則是經常被殺進程。MOTO G的定位很明确,入門時尚,提供多個顔色的後蓋可更換。後來給了别人使用,十分不舍得。
14年年初,海外又傳來消息,聯想以29億美元從谷歌接手收購摩托羅拉,并獲得旗下3500多名員工和2000多項專利。從此,A Google Company 變成了A Lenovo Company。對此,摩粉們喜憂參半,一方面MOTO回歸有望,可另一方面在聯想的陰影籠罩下,是利是弊無從得知。
除了MOTO X和MOTO G,在14年夏天摩托羅拉還推出了一款更加入門的産品——MOTO E,99.99美元起步的價格,目的是進一步使每個人都擁有手機。配置則比MOTO G更低一點,骁龍 200 雙核處理器,4.3英寸960×540分辨率屏幕。
就這樣,由MOTO X/G/E系列明确地支撐起日後的産品線。14年夏天,MOTO 發布第二代MOTOX産品,更大的屏幕,更高的配置,更多樣的搭配。終于用上了高通骁龍801 CPU,内存依舊是2GB,5.2英寸1080P SuperAMOLED 2.5D屏幕。和一代X相比,二代X舍棄了一體化的機身,但機身弧度更大,手感依舊舒适。在喚醒方面,支持自定義短語,如“Hello MOTO、Hi Dear…”。非觸摸控制方面,正面加入了紅外感應器,實現揮揮手即可點亮通知。MOTO Maker還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皮質後蓋。
在15年1月,國行版本的二代MOTO X姗姗來遲地發布了,範冰冰帶鹽,閹割了谷歌全家服務,加入了靈犀語音等本地化服務,國行版本相比海外版還送渦輪快充,售價2999元起步。然而,8個月後,國行降價了一半…
去年雙十一期間,我用自己第一個月的實習工資給媽媽買了一台二代X,1199元,後來在網絡活動中又中了一台給爸爸,因此我家全家都用MOTO X。二代X也有廣為人知的缺點,首先就是2300mAh的電池容量支撐起1080P屏幕實在吃不消——續航如尿崩,不過渦輪快充支持QC2.0高達18W的輸出功率快速充電,一定程度彌補了續航的缺點。三星SA屏白天光照下亮度偏低,拍照優化不足。可以說,MOTO為了個性而妥協了不少。但這一代的産品依舊是有亮點的。
當時剛發布時,廣大網友都吐槽難看得要死,但實際到手後發現,挺好看的,隻是白色機身的正面充滿了傳感器開的孔。MOTO一向是實物比宣傳圖好看的代表。大家聽過華為X2平闆嗎?發布時的效果圖是幾乎沒黑邊的,而實物的邊框能跑馬…
發布二代X的同時,二代MOTO G也随之發布了,配置上和一代并沒有什麼區别,屏幕升級為5英寸,揚聲器改為前置。國行版本發布時售價1299元起,競争力相對不足,隻剩下流暢和品牌影響力可以吹了。但我也在國行發售一個月後入手了,為什麼?因為那時買不起二代X,隻好買二代G。使用的體驗和一代G一樣,該殺進程還得殺,随機附送兩個顔色的後蓋,好看且耐看。網絡制式XT1077支持移動聯通4G,後續還推出了支持全網4G的XT1079。
二代X/G發布後不久,Google發布Android 5.0棒棒糖系統,随之帶來摩托羅拉代工的nexus 6,這也是摩托羅拉第一次為親兒子nexus系列代工。采用高通骁龍805處理器,3GB RAM,6.0英寸2K分辨率SA 2.5D屏幕,在配置上比MOTOX更高一級,但nexus 6舍棄了MOTO自家的MOTO動作和MOTO語音技術。如今價格已經非常親民,黑五時一度跌至199.99美元。國行版本的名字為MOTO X Pro,閹割了谷歌全家,恢複了MOTO動作和MOTO語音,相比nexus6,MOTO X Pro的系統更新并不及時,甚至是滞後。
二代X在海外發布一個多月後,Droid系列也更新了産品線,這次有且僅有一件王牌——Droid Turbo。高通骁龍805 CPU,3GB RAM,5.2英寸2K分辨率Super AMOLED 2.5D屏幕,3900mAh電池,有黑色、紅色和彈道尼龍後蓋版本,SIM卡槽仍然放在音量鍵。這一次,MOTO真是放大招了,各項配置在當時均是頂級配置,MOTO X上的黑科技一個不少,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手感,3900mAh的電池容量把刀鋒撐成了圓潤的“肥刀”。雖然,配置上是完美了,但也不是無可挑剔,和二代X一樣屏幕亮度是硬傷,2100W像素攝像頭拍照比二代X要好但比同期的其他品牌旗艦還是差一點,系統更新相對不那麼及時。另外,Droid Turbo是面向Verizon的用戶的,這機還有國際版本,命名為MOTO Maxx,配置一緻。我至今仍然想入一台來做個紀念。
從MOTO X開始,以上的産品都算是MOTO在Google爸爸時期的傑作,雖說中途被聯想收購,但直到14年暑假才完成此項收購,在産品設計和研發的過程中聯想并沒有過多的幹預,國行産品除外。
來到了2015年2月底,MOTO e系列第二代産品發布了,高配149.99美元,低配119.99美元。其中高配采用高通骁龍410 CPU甚至比MOTO G二代還要高,同時支持MOTO Display和環形閃光燈,為了占領市場,真是什麼都做得出啊…隻是MOTO E2沒有在國内發布。
随後,聯想移動發生了人事變動,原來的聯想移動業務總裁劉軍離職,由聯想副總裁陳旭東接替聯想移動業務總裁職位,當然MOTO也屬于聯想移動。據說,是因為聯想在手機方面一直沒有起色,楊元慶蜀黍十分不爽,稱“拿榔頭敲都敲不醒”。
2015年7月,MOTO發布了第三代MOTO X和MOTO G産品。其中MOTO X衍生出MOTO X Style和MOTO X Play。配置上的差别主要在于X Style采用5.7英寸2K分辨率TFT屏幕,3GB RAM,高通骁龍808CPU,3000mAh電池容量;X Play采用5.5英寸1080P分辨率TFT屏幕,2GB RAM,高通骁龍615 CPU,3630mAh電池容量。兩者均帶有MOTO X系列的科技——MOTO Display、MOTO Voice,支持二代渦輪快充,2100W像素IMX230模組攝像頭。主要補長了拍照的短闆,其中X Style的拍照水平在當時DxOMark上排名世界第三,僅次于iPhone 6 Plus和Galaxy S6 Edge。MOTO G三代則隻把CPU升級至高通骁龍410,屏幕依舊是5英寸720P分辨率,有高配版(2GB RAM/16GB ROM)和低配版(1GB RAM/8GB ROM),但加入了MOTO Display,以及支持IPX7級别三防。
9月8日,在上海發布了國行版本的MOTO X Style,2999元起。MOTO X Play和MOTOG三代不在國内銷售。9月15日開售當天我就從天貓官方旗艦店入手了,成為全國前30秒購買X style國行的用戶,做主力機至今。
對于X Style,我是又愛又恨,剛拿到手的時候,感覺好大好酷,正面的傳感器孔麻子臉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國行ROM竟然會時不時卡頓!說好的流暢呢!還有各種Bug,這負優化我給負分…即使關閉了别扭的靈犀語音,可這貨仍然會推送通知,而且找不到關閉推送的選項。
忍了兩個月,終于忍無可忍解鎖并刷了亞太版5.1.1的包,近似原生的系統,使用體驗上升了一個層次。拍照方面的确是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續航這坑依舊還沒補上,無論是國行還是海外版,亮屏時間也就4個小時左右,如果禁掉所有的後台也許可以更久,但我不願意,還好渦輪快充的充電速度給力。另外,X Style的握持手感差了,窄邊框導緻屏幕邊緣容易誤觸,TFT屏幕亮度足但顯示通知時黑得不純粹。有時候,我甚至想用爸媽的MOTO X二代,哎,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創新還是有的,新的MOTO X系列帶來了三合一卡槽,由兩個nanoSIM卡槽和一個TF卡卡槽并排組成,三個卡槽可同時使用不産生沖突,并不是國内的那種“與或”卡槽。還有搭載的SmartBoost技術的前置立體聲揚聲器,外放聽感十足。
一台3000多塊的手機就是MOTO的年度旗艦了?顯然不是,10月底MOTO在美國發布新旗艦MOTO X Force,又名Droid Turbo 2。采用高通骁龍810 CPU,3GB LPDDR4 RAM,5.4英寸2K分辨率Super AMOLED屏幕,3760mAh電池容量。這些配置都是其次,X Force最大的賣點是前所未有的黑科技——ShatterShield™ 極禦技術防摔屏幕,随便摔,反正摔不碎。隻不過,新技術仍然有瑕疵,雖然防摔,但不耐刮,很容易屏幕就會布滿劃痕。
2015年12月,國行版本的X Force也發布了,命名為MOTO X 極,和電信合作,5288元,贈送2100元話費。現在貌似降價至4888元,而三星的次旗艦Galaxy S7上市價也是4888元,因此……↓
Galaxy S7:你憑啥賣這麼貴?
MOTO X 極:我不會碎屏。
Galaxy S7:我有骁龍820/Exynos 8890 CPU,4GB RAM,性能秒殺你!
MOTO X 極:我不會碎屏。
Galaxy S7:我支持IP68三防!
MOTO X 極:我不會碎屏。
Galaxy S7:我采用康甯第四代大猩猩屏幕,清晰耐刮!
MOTO X 極:我不會碎屏。
Galaxy S7:我有F1.7大光圈,拍照秒天秒地!
MOTO X 極:我不會碎屏。
Galaxy S7:韓國歐巴都在用我!
MOTO X 極:我不會碎屏。
Galaxy S7:你特麼複讀機呀!媽的智障…
在創新上,MOTO X 極還是值得肯定的,不顧一切創新的代價是慘烈的,但消費者明顯不肯為了一個不碎屏而花這麼多錢,MOTO X 極的國内銷量慘淡,前一陣子還能在淘寶上看到有國行全新帶發票的MOTO X 極賣到3000元…我沒用過MOTO X 極,隻從别人那裡簡單體驗過一下,相信有一天,MOTO X Force的洋垃圾在淘寶上賣到1k5左右,我就能入手一台了。
雖然2015年度,聯想已經有了幹預MOTO的決策權力,但MOTO旗下的産品仍然由摩托羅拉芝加哥總部一手研發,其設計仍然有Google的基因。聯想能影響的大概是售價和國内的系統定制方面吧。價格方面,MOTO XStyle 399.99美元起步的美國價格,令廣大消費者大罵聯想美帝良心,但實際上399.99美元隻能買到16GB的版本,算上17%消費稅和國行附帶的渦輪快充,國行的上市售價甚至還要比美國要劃算。
從2015年的産品上看,X系列發展至第三代,其獨家科技已經足夠完善,同時在各方面都開始做出了妥協。初代MOTO X發布時,裡裡外外都帶着特色,一點也不輸給同期的旗艦手機。而在現在看來,三星、索尼、LG甚至是OPPO、vivo都在各施其藝,而MOTO能拿出來的賣點越來越少了,從MOTO X Style上看到了MOTO正在走向妥協和平庸,從MOTO X Force中看到驚喜又帶點無奈,而在國行方面,Android 6.0至今仍沒開始推送,加上殘缺帶Bug的國行定制ROM,實在是愛不起來。
第四代MOTO X系列快來了,傳聞将有革命性的創新,還是有點小期待的,國内的研發員工調教不好原生系統,國行版本也許會使用VIBE UI。我對第四代的期待就像去年現在對第三代的期待一樣,希望結果是不一樣的。
身邊好多人都不知道MOTO被聯想收購了,甚至還有人以為MOTO已經倒閉了,說多了都是淚…我在這對近年來MOTO手機的發展過程梳理一遍,好讓廣大值友網友們對MOTO這一老字号進一步的了解。對于摩粉們和搞機一族來說,我上述的介紹實在不值得一提,甚至還可能有誤述,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提出。
最近,“黑科技”這詞被某粗糧強行拉低了下限,真正的黑科技,是不需要自行來定義的。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MOTO的獨家黑科技,我來介紹的話會廢話連篇,大家還是去論壇看吧
補充一個,從刀鋒XT910開始,MOTO的手機就引入了P2i納米防水塗層,支持全方位防水濺功能,雖然沒有說明防水等級,但實踐證明,即使是掉進水裡,隻要及時從水中拿起關機并甩幹水滴,還能正常使用,但我不對此話負責任,大家勿手賤。雖然一定程度上支持防水,但MOTO一直把這項技術作為必選項用在全部手機上,基本沒作宣傳,也沒聲明手機進水可享受保修。要是國産手機用上這項技術,估計可以吹上天了吧...
在國内,MOTO的産品在京東、蘇甯、天貓以及摩托羅拉官網均有授權銷售,售價基本保持一緻。但不同電商渠道有時會不同步地出現折扣優惠,所以,購買國行之前,記得貨比三家。比如,1号店的MOTO X Style最近經常在2k8的價位,而在其他電商還得3199元起,雖然1号店裡買電子産品比較偏門,但渠道還是比較正規的。
MOTOROLA 摩托羅拉 Moto X Style (XT1570) 32GB 曜石黑
而二代MOTO X則在京東不斷地出現特價,皮質後蓋的版本隻需1399元即可到手,想體驗一下MOTO X的極緻手感可以出手了。二代MOTO X的曆史低價是雙十一時的999元,16GB版。
移動端:MOTOROLA 摩托羅拉 MOTO X(X 1)XT1085 32GB 全網通4G手機...
MOTO 360二代 42mm智能手表從1999元降至1699元也基本已成定局,隻不過還是價格浮動頻繁,耍猴耍得妥妥的。
20點開搶:MOTOROLA 摩托羅拉 Moto 360二代 智能手表
MOTO 360 Sport上市價2388元,銷量應該不怎麼樣,最近天貓才上線,一發售就降至1999元了,賣完又恢複原價,隻能等下次開售了。
MOTOROLA 摩托羅拉 Moto 360運動版 智能手表 三色可選...
至于海外,一般可以通過美亞轉運入手,MOTO美國官網就别想了,砍單砍得噼裡啪啦。最近MOTO X Style也降至299.99美元了,相比國行,存儲容量降至16GB,不帶二代渦輪快充,沒有雙卡雙待,但可以體驗如絲滑般體驗的準原生系統,第一時間獲得系統升級。
Moto X Style / Moto X Pure Edition 16GB XT1575 智能手機
除了MOTO手機,MOTO在這些年來還推出了不少周邊設備,如MOTO 360系列、MOTO Hint / Surround藍牙耳機、MOTO Power Pack移動電源等等,每一款産品都有獨特的創意,但仍然無法引領潮流,最後還是很小衆。
對于MOTO 360系列的發展,可以看看我下面這篇原創的前言部分:
#本站首曬# Android Wear運動新篇章:美版 MOTO 360 Sport 運動版 深入...
在聯想的帶領下,MOTO未來将何去何從,一切都是未知數。也許将來我會用上索尼、三星甚至是蘋果的手機産品,但我仍然會密切去關注MOTO的一舉一動,MOTO發布新品時,我還是會忍不住去剁手的。
感謝我的大學生涯,一路有MOTO的信仰陪伴。
本想正正經經地介紹一下MOTO的發展史,奈何文筆不行,隻能想到啥寫啥,看起來有點亂,請多多包涵。
如覺得寫得還行,麻煩贊一個,感謝耐心閱讀,麼麼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