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每日複盤筆記公布

每日複盤筆記公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6 18:55:20

每日複盤筆記公布?簽到功能在互聯網産品中十分常見,其通過給予用戶一定的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吸引用戶持續的進入産品并完成指定動作該功能常被期待可以提升用戶打開産品的頻率,提升活躍度,培養用戶使用産品的習慣本文作者上線了産品的簽到功能,結果不盡如人意,對此進行了總結複盤,一起來看看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每日複盤筆記公布?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每日複盤筆記公布(一次失敗的簽到功能)1

每日複盤筆記公布

簽到功能在互聯網産品中十分常見,其通過給予用戶一定的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吸引用戶持續的進入産品并完成指定動作。該功能常被期待可以提升用戶打開産品的頻率,提升活躍度,培養用戶使用産品的習慣。本文作者上線了産品的簽到功能,結果不盡如人意,對此進行了總結複盤,一起來看看吧。

筆者公司上線了一款産品,隻有兩個主要功能:簽到,購買車輛相關商品。公司希望可以通過簽到功能提供的現金獎勵,為産品帶來用戶并維持用戶的活躍率,曝光商品。

簽到功能邏輯:被認證為私家車主的用戶,每月最多可以簽到10次,每簽到一次領0.2元,當月的第10次簽到可以額外領取8元錢,相當于一個月最多可以領取10元錢,滿10元可提現。簽到行為需要用戶手動點擊按鈕完成。團隊原本的預期是超過50%的用戶會簽到5次,30%的用戶可以簽到10次。但上線後,發現并未帶來預想的效果,最終宣告功能失敗。

下圖展示了最近某月新用戶簽到功能的數據情況。

注:

    數據已脫敏;

    産品留存很低,基本無老用戶;

    每日獲客勻速,不存在月底大量獲客。

在該月新增符合條件的用戶中,65%會參加簽到活動,但參與活動的用戶中,76%隻簽到1~2次,僅有16%的用戶簽到了5次,而能夠簽到10次的用戶僅占不到12%。

實際數據與預期的數據相差較大,功能并未按照預想那樣,吸引用戶持續的進入産品,未帶來明顯的促活效果。我們對此結果進行一些原因上的探究。

想要用戶持續産生簽到行為的前提是:被活動觸達>>對活動産生興趣>>具有參與的能力。我們從這三步對活動進行分析。

一、被活動觸達

産品采用付費推廣的方式,與某停車APP合作,在其用戶使用APP的關鍵路徑上設置了廣告曝光,該位置在其提供的過往數據中表現十分亮眼,解決了目标用戶被活動觸達的問題。

二、對活動産生興趣

為了讓看到廣告的用戶産生興趣,項目組喊出了“新用戶簽到1次得10元停車券”的口号,吸引停車APP内用戶點擊跳轉至小程序參與簽到活動,并在用戶簽到後提示用戶再簽到9次即可再得10元。

項目組認為,用戶有車是産品的目标用戶,且如果樂意領取停車券,說明用戶有薅羊毛的意願,在用戶領到停車券後,可以用産品内部的”羊毛”留住他們。但卻忽略了兩個關鍵信息。

信息一:兩個“羊毛”間産生了錨定效應

同樣是獲取10元“羊毛”,停車券隻需要用戶參與一次即可獲得,簽到的10元獎勵,需要用戶操作10次,更何況每月後10天開始簽到,最多隻能獲得1.8元。而在用戶體驗的路徑上,先告訴用戶簽到1次,可以獲得10元停車券,再告訴用戶繼續簽到9次,可以獲得10元獎勵,這時就會産生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心理學名詞,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之前的信息影響,以該信息為基準,影響判斷。其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常見的劃線價格就是利用該心理現象。

在本次活動中,用戶第一信息是“參與簽到1次獲得10元”,獲得後再看到“簽到10次再得10元”時,會将第一個活動作為參照點,對比兩者的付出與收益,從而認為後者“不值得”,對第二個活動的參與意願大大降低,不願繼續簽到。

列舉一個成功應用錨定效應的簽到活動:下圖是某銀行的簽到功能,提供兩次獎品,分别為簽到3天給5元,再簽到4天給15元。相比之下,第二次的獎品明顯更大(3倍),而付出的成本幾乎一樣(僅多簽到1天),在這種對照下,用戶會更加希望獲取到第二次獎勵。實際中将這個活動介紹給朋友,絕大部分人都完成了7次簽到。

對比倆個活動,我們公司将第一次簽到行為的價值錨定到一個很高的點,後續的簽到行為價值卻直線下降,用戶自然覺得“不值得”繼續簽到,而銀行APP的簽到,同樣是完成兩次任務總計獲得20元,但其第一次獎勵将用戶每次簽到價值錨定為1.67元(5/3),第二次獎勵将用戶每次簽到價值升到了3.74(15/4),第二次的價值更高,用戶自然樂意繼續簽到。也由此造成了同樣是通過獎勵吸引用戶簽到,數據表現卻不相同。

以錨定點為參照,當事物與其對比後顯得”更合适”,該錨定就會起到促進用戶行為的作用,讓用戶更樂意點擊,當事物與其對比後顯得”不合适”,該錨定就會起到阻礙用戶行為的作用,讓用戶放棄點擊意願。

大部分産品的簽到功能都是通過物質獎勵(或間接物質獎勵如可兌換禮品的積分)吸引用戶,因此在設計簽到獎勵規則時,要注意錨定效應的存在。在簽到獎勵能夠吸引用戶的前提下,可以适當的降低前幾次的獎勵價值,同時明确标注出以後的獎勵價值,讓用戶産生感知,進而持續進行簽到。

信息二:高估了10元現金對于用戶的價值

對于公司而言,用戶每月隻需要點擊按鈕10次,就送給用戶10元現金,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此,從公司的視角來看,認為每月10元的獎勵是很有“誠意”的,用戶也應該喜歡這種“誠意”。但用戶了解獎勵後,會在心裡做多方面的衡量:

一方面:獎勵對于自己的價值有多大。

用戶看到獎勵後,通常會将獎勵與自己生活中的某些信息關聯,将生活中的信息作為判斷獎勵對于自己價值的标準,通常會遵循“就近原則”,在生活中和獎勵聯系越緊密的物品/心理越容易被聯想到而成為對比對象。

比如:

如果獎勵是10元外賣券,用戶很可能會将自己平時點外賣的花費與10元做對比,看10元在其外賣單價所占的比例;

如果獎勵是一個專屬紀念品,用戶會将對該紀念品的喜愛程度作為獎勵價值的參考依據。

項目使用10元現金作為獎勵,沒有提供其他的參照物,此時,用戶很容易使用自己所擁有的财富與獎勵金做對比,對比之下,10元的簽到獎勵就會顯得很少。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轉變物質獎勵的形式,影響用戶的判斷标準。比如,将獎勵改為幾張5元停車券,生活中停車費是與停車券緊密聯系的,用戶很容易能夠聯想到,這樣,用戶的對比信息大概率會變為與停車費用做對比,獎勵所占的比例會大幅提升,參與的意願也會更強一些。

一方面,根據對自己的價值判斷值得投入的成本。

用戶明确了獎勵的價值後,會和獎勵獲取規則做對比,判斷是否願意為了獎勵按照規則付出相應的成本。如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對用戶而言超過了獎勵的價值,用戶也就不會參與,而如果成本不高,即使獎勵價值并不大,用戶也可能會參與。

比如,10元的獎勵,需要邀請5個朋友注冊才能獲得,對于大部分用戶而言獲取的成本很大,需要消耗其社交關系,用戶基本很少會有參與欲望,但如果是隻需點擊一次就能獲得,用戶大概率會參與。

項目組設置的規則需要用戶簽到10次,加大了用戶的獲取成本,且産品未提供明确價值,用戶需要“特意”進入産品簽到,更加加劇了用戶的付出感,降低了用戶的參與意願。

信息三:獎勵反饋的及時性

人類天性就是熱愛即時滿足、讨厭等待,越是立即能夠得到的獎勵,用戶對其感知越為強烈,越想要獲得。如果獎勵不是及時獲得,用戶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同等獎勵下,随着獲得期限的增加,耐心會越來越低,獲取獎勵的意願也會逐漸降低。

按照規則,用戶需要滿足每月簽到累計10天才可以獲得10元獎勵提現,而非每次簽到後立即到手現金。對于用戶而言,獎勵的反饋周期過長,前9次簽到後獲得獎勵的感知并不強烈,因此參與意願也會受到影響。

活動設計之初,沒有充分的考慮到這三方面的信息,使得上線後用戶參與活動的意願并不高,反映到數據上就是,即使已經通過其他方法吸引用戶完成第一次簽到,但無法吸引用戶繼續簽到。

以上是對本次簽到功能數據表現未達預期的原因分析。

作者:海先生,公衆号:慢言錄

本文由 @海先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