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中國人,但凡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到了成年之後都能認識幾千個常用漢字。往後的生活中,我們就靠着這幾千個漢字與人交流,過一輩子。當然了,除了常用漢字外,還有一些平時不容易用到的字。
這些漢字有的往往隻有簡單幾筆,非常好寫,卻沒多少人認識。譬如“巜”,一眼望去,大家都會覺得它是書名号的左半邊“《”。然而,“巜”的确是一個漢字,讀作“kuài”,古同“浍”,指的是田間水溝。
到了現代,“巜”的意思變成了水流動的聲音。《說文解字》中這樣寫道:“水流浍浍也。方百裡為巜,廣二尋,深二仞。,巜之屬皆從巜。”又如“丅”,初次見它,想必大家一定将其當成了英文大寫字母“T”。
可“丅”它不是英文大寫字母“T”,而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漢字,讀作“ xià”,同“下”。”。《說文·丄部》記載:“丅,底也。”此外,還有“丶”,也是漢字,而不是漢字筆畫之一~“點”,更不是斷句符号和标點符号~“頓号”。
“丶”作為漢字讀作“zhǔ ”,既同“主,又.同“注”,有時還可以作為一個人的姓。此外,“灬”也是一個漢字。也就是說,“灬”除了是部首外,還是漢字。它有2個讀音,讀“huǒ”時,同“火“;讀“biāo”時,是烈火的意思。
又如“屮”,它像個叉子,與希臘字母“Ψ”很類似。不過,“屮”也是個漢字,讀作“chè”,意思是指草木剛長出來的樣子。還有“丌”,既跟圓周率“π”相似,又跟漢字“兀”很像。不過它也是個實打實的漢字。
“丌”作為漢字有2個讀音,1個是“jī”,另1個是“qí”,意思指墊物的器具,底座,比如丌槽位置。山東日照方言,有磨丌(qi)子這個讀法。既然“丌”是漢字,那在它上面加一橫得出的“亓”是什麼東西呢?
當然了,“亓”也是漢字,同樣讀作“qi”,是一個姓,為丌官姓所改。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為古代專門掌管笄禮的官。笄禮是少年至十五歲時,在頭發上插笄的儀式,作為由少年正式傳為成年的象征。
因此,古人十分看重這個儀式和官職。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設有這個官職。丌官姓就是這種官的後代為紀念先人而出現的,稱丌官氏。孔子19歲結婚時娶的夫人,就是丌官氏的後人。
到了朱元璋登基後,發動改姓運動,複姓“丌官”就被改成了單姓“亓”。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還有好多漢字隻有簡單幾筆,非常好寫,卻沒多少人認識。例如“亖”,讀作“sì”,就是“四”的意思。
還有“丨”,讀作“gǔn”,指上下貫通;“彡”,讀作“shān”,指用羽毛來裝飾,以筆畫表示修飾或毛長;“亍”,讀作“chù”,指小步慢走,曾用作第2次漢字簡化方案中“街”的二簡字,後停用。《說文解字》記載:“亍,步止也。”
又如“罒”,讀作“wǎng”,就是“網”的意思;“彐”,讀作“jì”,豬頭的意思,曾用作“雪”的簡化字,後停用;“厶”,讀作“sī”,與“私”一個意思,曾用作第2次漢字簡化方案中“私”的簡化字,後停用。
《韓非子》一書這樣寫道:“古者倉颉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厶,背厶謂之公。”當然了,筆畫少又沒多少人認識的漢字遠不止這些,希望大家能自己去探究一下。(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