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為什麼有的寶寶說話那麼遲

為什麼有的寶寶說話那麼遲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7-21 02:28:55

在聽《家長如何提高孩子語言理解能力》講座的時候,我超級喜歡的一位老師發出了這一直擊核心的問題。

為什麼是核心?因為語言理解是表達的基石。

所以特别想分享下下關于語言理解方面湯圓家的體驗。

為什麼有的寶寶說話那麼遲(語遲寶寶真的什麼都聽得懂)1

01孩子真的“聽得懂”嗎?

評估前,我對語言理解的了解,也不過是多少月齡能夠聽幾步指令,所以我對湯圓的語言理解還是有信心的。

但事實上,如果把語言理解能力理解為隻要能聽指令就沒問題,這本身就帶來了一個大問題。如果理解就是聽指令,小朋友會覺得,反正媽媽發的指令就是讓我指東西,拿東西,扔東西。那幹嘛還要說話?可事實上,語言的理解涵蓋的不僅僅是聽得懂别人給的指令,更重要的是對語言的概念、功能和使用方法的理解。

說點湯圓家的體驗——去年34個月在培聲做DREAM-IT評估時,最開始老師問的問題,讓我覺得很順利,直到老師問了下面兩個問題:

為什麼有的寶寶說話那麼遲(語遲寶寶真的什麼都聽得懂)2

  • “請問湯圓明白集合名詞嗎?比如你說,拿一個水果來,他會給你蘋果或香蕉,而不是其它東西?”

我一下子愣了,但很快冷靜下來想了想,家裡有關于蔬菜水果的認知繪本,我好像問過他集合名詞的問題。

緊接着,老師抛來下一個問題—

  • “湯圓可以拆解集合名詞嗎?比如他可以了解衣服分為睡衣,襯衫,T恤,外套等。”

這下我真不确定了。我隻能老實說:“穿外套時我會讓他拿外套來,其它我不清楚。”

最終,因為我回答的否定問題很少,所以湯圓的語言理解仍是綠燈,符合月齡要求。

但我意識到,過了兩歲半,語言的豐富程度,已經不是用簡單的指物和發指令能涵蓋的了。

所以,幹預是一個正确的決定。不僅可以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進一步推動他的語言理解能力。

聽了講座,我才了解到,集合名詞是一個2到3歲小朋友語言理解發育的标志。而到了3歲,很多抽象概念的詞彙會大大豐富孩子的語言理解與表達,從而促進他的社交。

所以,“聽得懂”不是那麼簡單的:

有時家長覺得他聽得懂,他未必真的聽得懂,例如有時他能執行你的指令,可能并不意味着他聽懂了你的話,而是靠着你的手勢、表情、動作和日常慣例才理解的;另外,随着孩子越長越大,語言也越來越豐富和複雜,對語言理解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兩歲時還正常的理解能力,如果發展沒有跟上同齡人,到了三歲就不一定夠用了。

所以,即使孩子能聽懂日常指令,也不能掉以輕心。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定期篩查,如果懷疑孩子面臨落後,更要接受科學詳盡的評估。

為什麼有的寶寶說話那麼遲(語遲寶寶真的什麼都聽得懂)3

02孩子是“不會說”,還是“不肯說”?

比起“孩子什麼都聽得懂,就是不會說”,還有一個更加可怕的想法,是什麼呢?“什麼都聽得懂,就是不肯說!”。

兩者隻差一個字,卻有實質性的差别。孩子不會說,是能力問題,你知道孩子能力有限,不會逼孩子。而“孩子什麼都聽得懂,就是不肯說”呢?我們把這句話類推下,不就是“我們家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肯用功”嗎?

你再翻譯一下——

“隻要他開口了,必然說得你啞口無言!”

“隻要他用功了,成績立馬就突飛猛進!”

相比于“不會說”,“不肯說”隻是後天努力問題,隻要孩子努力就可以改進了!

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恰恰是家長認為孩子“就是不肯”帶來的問題更大,因為交流就會變成——

“你說呀,你為什麼不說呢!!”

交流是自然而然的過程,沒有人喜歡被逼着說話,即使是大人也是一樣。更何況,真正的原因往往是孩子“不會說”,即語言表達的能力不足。孩子需要的是科學引導和耐心等待,而不是佛系躺平(反正孩子隻是不肯說,等到他肯的那一天就好了)或大吼大叫(你為什麼不說!你是故意氣我的嗎?)。

認為孩子“不肯說”,掩蓋了孩子真正的需要,隻會讓家長白生氣、孩子幹着急,影響孩子發展語言。

為什麼有的寶寶說話那麼遲(語遲寶寶真的什麼都聽得懂)4

03不開口沒關系 ,“聽得懂”就夠了?

那麼到底是不是“不肯說/不會說問題不大,聽得懂就夠了”?

語言理解能力作為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生活中的交流是雙向的。隻能“聽得懂”,那孩子就隻會執行家長指令,做個“聽話”的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則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随着年齡的增加,越來越重要。

我覺得,如果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實際月齡差距越來越大,這一鴻溝甚至會導緻他的理解能力也逐漸跟不上,于是我們之間的相互理解也會越發吃力。

為什麼有的寶寶說話那麼遲(語遲寶寶真的什麼都聽得懂)5

湯圓家最近發生了兩件事,讓我對此深有感觸。

1)一次玩捉迷藏,我提醒他,“軟糖在櫃子的車車後面哦!”。他立刻跑到櫃子旁邊,但是看了一眼車,說“沒有!”就走掉了!我意識到,他不懂方位詞。

上課問老師,老師說兩歲理解簡單的上下方位,但名詞 前後的方位詞是三到四歲才開始理解。所以湯圓目前不理解還算正常。

但是,如果他不會說話,我是不是會以為他不想玩遊戲了呢?

2)湯圓大概三四個月前開始,隻要非常生氣,就會拼命拍手。我們一直無法理解,都要歸入行為問題了。

直到上周,他一邊哭一邊拍手,和我說“拍拍手”。

我突然恍然大悟——“你是不是在說《幸福拍手歌》?”

他不哭了,又說“拍拍手”!

我哭笑不得。第一句歌詞“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幸福是抽象詞,他沒理解,但是他聽懂了後面的“生氣”,于是把兩句歌詞合而為一,就出現了我們無法理解的表達方式。所以,這幾天隻要他生氣了,我就帶他跺跺腳,重新理解歌詞。現在他生氣拍手先要猶豫一下,頻率也降低很多。估計在思考哪裡搞錯了。

如果湯圓還不會說話呢?他會始終認為“拍手”、“幸福”等同于生氣,而我則認為這是他的問題行為,我們會一直誤會下去。

當孩子會說話了後,你不僅能解決他的需求,也能開始真正了解他的情緒,性格。

或許你會發現更多新問題。但是,語言,為我們打開了解決問題的窗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