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李奶奶的孫子小武16歲了,高一讀了半年,趕上疫情,按照學校的安排開始線上聽課,線上學習。線上學習的便利讓他很方便地就能使用手機或平闆電腦,此後每天使用手機或電腦的時間大大增加,也開始玩手機網絡遊戲,從此沉迷于網絡遊戲一發不可收拾,從剛開始的偷偷摸摸有節制地玩,到後來明目張膽玩,父母管,他就大鬧,與父母對着幹,幾個月下來,成績落了一大截,越來越對學習沒有了興趣和信心。再後來學校複課了,小武請假在家,死活不去學校,天天與遊戲為伴,有時候玩起來就忘記了吃飯喝水,父母唠叨,他就關着門,戴着耳機,求心裡清靜。現在小武已經在家快一年了,跟學校長期請假,家長幹着急沒辦法。
像小武這樣沉迷于網絡遊戲的青少年不在少數。統計數字顯示,我國2018年國内網絡遊戲用戶規模達6.51億人,其中青少年用戶已超過2億人。也在2018年,網絡遊戲成瘾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列入“成瘾性精神障礙”的精神疾病範疇,其相關症狀包括:無節制沉溺于遊戲,因過度遊戲而忽略其他興趣愛好和日常活動,明知會産生負面後果卻仍沉溺其中等。
那麼長時間玩網絡遊戲刷手機對青少年有哪些影響呢?
長期玩網絡遊戲或刷手機,不僅是上瘾那麼簡單,它正在廢掉一個人!
心理學研究發現,長時間沉浸于虛拟網絡世界玩手機,無論是看視頻、玩遊戲還是看新聞,都會對人的身體和心理産生很多不可逆轉的傷害。
1.長時間玩手機會讓人瓦解人健康積極的心理品質。比起書本,手機和遊戲對人的刺激更強烈,不需要人主動付出努力,集中注意力,克服困難,難以鍛煉一個人成長、成熟、成功所必備的心理品質。遊戲和視頻中的各種刺激更誇張,不切實際,比如誇張搞怪的聲音、酷炫的動畫、離奇的故事情節等,一個人完全不需要有主動注意就可以沉浸其中,而讀書、聽課學習或者專注地做某一件事都需要我們主動注意、克服惰性、頭腦清醒、理性分析、持之以恒才能深入其中,因此,長期遊戲和玩手機的人會變的缺乏目标、沒有鬥志、毫無韌性。
2.強烈且長時間遊戲帶來的感官刺激會讓人變得遲鈍,麻木。
人的感覺器官隻能感知到一定範圍内的刺激,比如人隻能聽到14-2000赫茲範圍内的聲音,低于14赫茲這個最低聽覺阈限值的聲音,人是聽不到的。長期戴耳機且音量過高,會提高人的聽覺阈限值,慢慢地輕微的聲音他就聽不到了。玩手機遊戲也一樣,大量強烈的感官刺激長時間作用于感覺器官尚處在成長發育期的未成年人,時間久了,必然會提高未成年人的感覺阈限值,從而影響其聽力、視力、反應力。這就意味着一些輕微、柔和、平淡的刺激難以對他産生感覺,人也就變得遲鈍、麻木、不敏感,離開了手機和遊戲,就覺得學習乏味、生活無趣,選擇“躺平”。
3.遊戲和刷手機瓦解人的自控能力,難以形成延遲滿足。1960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做了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單獨房間裡一個小朋友桌子上放一個棉花糖,告訴他,你可以現在就吃掉這個棉花糖,也可以先不吃,等老師從外面回來了,你就會獲得3個棉花糖,說完老師離開房間。心理學家發現,一些孩子隻能忍幾秒鐘,一些孩子能忍幾分鐘,一小部分孩子能控制自己不吃棉花糖直到老師回來,這就是“延遲滿足”。十幾年後,心理學家聯系到當年的小朋友,他們在上高中,通過調查發現,當年不能“延遲滿足”直接吃掉棉花糖的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庭裡,都存在更多的行為問題(如打架、偷盜、吸毒、辍學),而那些等到老師回來再吃糖的學生在學習成績上比前者高210分,再後來,這些當年的小朋友工作後,能夠延遲滿足的人能上更好的大學、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更高的收入。說到底,延遲滿足就是一個人調控自己的行為,克服當前的困難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而現在的手機遊戲為了抓住消費者,運用心理學的及時反饋原理,設置了實時反饋,幾分鐘闖過一關或打完一局,就會給你升級,送裝備,得金币,說你“太棒了”,這就會給遊戲玩家帶來開心興奮,帶來滿足感和現實生活中缺乏的“成就感”,感覺到在遊戲裡被肯定,被誇贊,被認可(這也是人喜歡玩遊戲的一個原因)。而這一切都讓人越來越失去等待成功的能力,難以形成寶貴的“延遲滿足”。
4.沉迷遊戲或手機的人社交能力嚴重退化。2018年美國心理學家Dwyer發布論文指出,“在社交活動中,手機成瘾着收獲的愉悅感、幸福感和與他人建立情感連接的緊密程度要比普通人低一大截。”這意味着長時間沉迷手機的人難以與其他人建立起密切的人際關系,朋友更少,并且難以從社會交往中獲得快樂和幸福感,而這也讓他們越來越不喜歡跟人交往,甚至出現社交恐懼症,而是喜歡在網絡中尋求安慰。這也會讓人變的更加孤僻、情感淡漠、甚至變的冷酷無情、喜怒無常,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5.長期玩遊戲或刷手機還會對身體健康産生極大影響。玩手機時隻動手指,身體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身體運化暢通受阻,缺少運動導緻身體素質嚴重下降,如果再熬夜或黑白颠倒,其體力和精力更是衰退嚴重,長此以往,會出現腰脊椎疾病、便秘、消化系統疾病、睡眠問題、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嚴重者甚至急性發病猝死。此外,手機和電腦還存在電磁輻射,手機傳送的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要被人體吸收,從而可能改變人體組織,中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很多身體機能還不健全,手機輻射危害學生生長發育,影響身體健康,造成理解力、反應力、記憶力的明顯下降,聽覺受損,免疫力降低,很多疾病因此也會找上門。
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問題,不僅需要未成年人自身提高認識,尋找積極健康的活動來代替網絡遊戲,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一起努力,來形成防控監管合力來共同守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2018年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除了對網絡遊戲相關企業提出行業規範管控,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遊戲時段時長進行規定控制外,還指出了“積極引導家長、學校等社會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監護守護責任,加強對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網絡遊戲的教導,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确的網絡遊戲消費觀念和行為習慣。”
少年強,則國強。隻有為青少年營造出積極、健康的生活和學習氛圍,滿足他們成長中的需要,與他們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豐富其精神生活,培養其自尊、自信、自愛、自強、自控的健全人格,才能從根本上避免他們陷入網絡遊戲的泥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