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與蛇相處15年?今天筆者為大家說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可能會給很多人帶來不适,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一女子與蛇相處15年?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今天筆者為大家說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可能會給很多人帶來不适。
劃算,劉鞏氏的父親是四川嘉定的鄉紳鞏固。鞏固早年曾通過科舉入仕,在官場沉浮多年,先後擔任過潮州、瓊州等地的知府。鞏固晚年辭官回鄉養老,靠着多年為官的積累在當地置辦了産業,成為小有名氣的豪紳。鞏固膝下無子,僅有一女劉鞏氏,被他視作掌上明珠。
為了讓女兒過上更好的日子,鞏固将她許配給已經高中舉人的劉秉清。可惜天不遂人願,劉秉清福薄,娶了妻子後沒幾年便染上重病,一命嗚呼。劉鞏氏與丈夫的感情很好,劉秉清過世後她一度陷入絕望。在親友的幫助下,劉鞏氏終于走出了悲傷。
此後,劉鞏氏發誓終生不嫁,為死去的丈夫守節。劉鞏氏回到娘家,從此閉門不出,每天在閨房吃齋念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離閨房半步。平日裡,隻有為劉鞏氏送飯的侍女獲準進入閨房,其他人根本沒機會接近劉鞏氏。
沒過多久,怪事發生了,街坊鄰裡之間開始流傳:劉鞏氏遇到了蛇仙,每天躲在閨房中與一條碗口粗細的巨蛇朝夕相伴,一人一蛇睡在同一張床上。
此流言始于劉鞏氏侍女之口,在給劉鞏氏送飯時多次發現那條可怕的巨蛇。據侍女所言,巨蛇有時會纏繞在劉鞏氏的身上,有時會盤在她的身旁。劉鞏氏竟絲毫不怕巨蛇,反而用手去摩挲巨蛇的軀幹,有時還自言自語,就像在與巨蛇對話一樣。
在古代根本沒有“戀蛇癖”這種說法,加上侍女膽子很小,所以她被劉鞏氏屋子裡的怪蛇吓得半死。不知所措的侍女隻能将這件事轉達給主人鞏固,希望鞏老先生能拿個主意。鞏固雖為官多年見多識廣,但他何嘗聽說過這種光怪陸離之事?
考慮到女兒的安危,鞏固立即跑到閨房中查看。這一看不要緊,鞏固當場被吓得魂不附體。原來侍女所言非虛,那條大白蛇就盤在女兒的床榻上。鞏固将女兒帶離房間,并派下人去外面尋找驅蛇人,希望将這條蛇打死或趕出鞏府。
沒成想,聽說父親要處置巨蛇,劉鞏氏竟哭天搶地,以死相逼。鞏固想到女兒守在空閨裡寂寞難耐,寡居的日子本已非常清冷,況且與蛇朝夕相伴也不算壞了貞節。鞏固一咬牙,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既然女兒喜歡和白蛇在一塊,幹脆就聽之任之,讓女兒有個伴。
說起來,劉鞏氏一介女流,為什麼她非但不怕蛇,反而如此迷戀蛇呢?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原來,劉鞏氏曾跟随父親搬到瓊州居住。瓊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這裡屬熱帶氣候,蛇鼠蟲蟻比較多。況且,劉鞏氏跟着父親住在府衙中,瓊州府衙内十分陰冷,經常有蛇類光顧。
不過,府衙裡的蛇對人類早已司空見慣,它們并不會傷害人類。劉鞏氏生活在府衙中,每天能見到大大小小的蛇出沒。久而久之,她習慣了這種動物,有時還會與蛇玩耍。顯然,劉鞏氏逐漸對蛇産生一種迷戀,有了“戀蛇癖”。
随着侍女将這件事告訴街坊鄰裡,劉鞏氏與蛇神的故事越傳越廣,久而久之鄉人也見怪不怪了。劉鞏氏自幼受父親影響,熟讀四書五經,後來她對《周易》這本書愛不釋手,學了一些算卦看相的本事。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鞏氏給侍女看了一次手相,竟頗為靈驗。多嘴的侍女将這件事透露出去,親朋好友都覺得劉鞏氏有了“蛇神”的神通。沒過多久,坊間皆傳鞏家有蛇女劉鞏氏擅長看相,十分靈驗。後來,一些鄰居前往鞏家拜訪劉鞏氏,希望她能替自己指點迷津。
起初,劉鞏氏一再否認自己受到“蛇神”指點,但鄰居根本不肯相信,于是劉鞏氏不得不替鄰居看相。或許是巧合,經劉鞏氏看過相的鄰居都說劉鞏氏算命非常靈驗,于是越來越多的當地人來到鞏府請劉鞏氏指點迷津。
劉鞏氏的表侄媳石氏和外甥女俞氏的命運與劉鞏氏一樣,年紀輕輕便死了丈夫。相同的境遇讓這三個女人走到一起,俞氏與石氏自願來到鞏府,與劉鞏氏一塊兒吃齋念佛。受到劉鞏氏影響,另外兩個女人也不怕白蛇,三人一蛇朝夕相伴,倒也算融洽。
後來,俞氏和石氏為圖清靜,幹脆教唆劉鞏氏出錢在城外修建一處家庵。劉鞏氏家境殷實,修建家庵的費用純屬九牛一毛,她當即同意了二女的建議,在城郊修了一座家庵。劉鞏氏在遷往家庵時,也沒忘了将朝夕相伴的大白蛇裝入木箱中,讓它與自己一塊搬了家。
老百姓以訛傳訛,稱劉鞏氏身邊的白蛇是蛇仙,久而久之劉鞏氏也信以為真,在觀音大士的造像旁為白蛇立了牌位,每日上香時不忘供奉蛇仙。見劉鞏氏擺上了牌位,鄉鄰們更加堅信大仙庵裡供奉着蛇仙,來大仙庵中敬香的善男信女越來越多。
随着劉鞏氏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後來又有幾個喪偶的寡婦來到大仙庵中,與劉鞏氏一塊“修煉”。或許那條大白蛇的确通人性,從來不咬這些女人。人的想象力是無限的,有輕薄之人見這大仙庵裡住着這麼多俏寡婦,便編出了一些香豔的傳說:
那條大白蛇每天晚上都會變成年輕貌美的翩翩少年,與大仙庵裡的寡婦們輪流結合,第二天清晨又會變成蛇形受人供奉。更有甚者,稱劉鞏氏是個半男不女的“人妖”,她之所以供奉“蛇仙”,隻是為了蠱惑老百姓,騙更多的女人進入大仙庵雲雲。
這些古怪的傳言逐漸傳到當地張知縣的耳朵裡,張知縣是個貪财的家夥,他對鞏固家境殷實早有耳聞,想要敲一筆竹杠。因為鞏固很會做人,所以張知縣始終沒找到什麼破綻。這次,趁着“蛇神”作祟,張知縣正好大做文章,狠狠勒索鞏固一筆錢。
張知縣派公差前往鞏府,對鞏固說:“這些傳言可大可小,張知縣覺得不适合擺在公堂上說。隻要鞏老先生肯花五千兩銀子破财免災,即可大事化小。”鞏固當了那麼多年知府,哪會受這種小人的勒索?他當即回絕了公差,還派人将公差趕出大門。
張知縣見公差灰溜溜地回到衙門,自知鞏固不肯就範,于是便命人前往大仙庵捉拿劉鞏氏等人,将這些女人全部帶上公堂,想逼她們招認“罪行”。劉鞏氏這種富家千金眼界很高,她怎會受張知縣的擺布呢?結果張知縣軟硬兼施用盡手段,仍無法讓劉鞏氏招認。
張知縣這才意識到,鞏家人着實不好對付。進退維谷的張知縣隻能帶人前往大仙庵搜查證據,誰知搜來搜去公差們根本沒法找到那條“證物”——大白蛇。張知縣不死心,幹脆把事情鬧大,将關于劉鞏氏的傳言全部捅到嘉定知府熊汝珍處。
熊汝珍不知如何處理這樁怪案,又不好得罪告老還鄉的鞏固,所以便将這件事彙報給了四川總督錫良。錫良與鞏固有同榜之誼,兩人又是多年的好友,他十分為難。在幕僚的勸說下,錫良幹脆将這件事奏報給朝廷,甩出了這個燙手山芋。
于是,事情越鬧越大,朝廷指派嘉定府沒收大仙庵中的“淫祀”物品,并砸爛了庵裡的神像牌位。劉鞏氏及其他女子全部被打入大牢,鞏府的财産也全部充公。官府在大仙庵的門口貼上了封條,禁止老百姓進入,并派公差日夜監視大仙庵,想要捉住“白蛇大仙”。
一時間,這起“蛇神案”在嘉定城内傳得沸沸揚揚,老百姓對此議論紛紛。鞏固混迹官場多年,如今見自己竟遭到小人算計,落得家破人散的下場,豈能就此作罷?恰巧鞏固的好朋友趙爾豐正在川邊鎮壓叛亂,鞏固當即寫了封信,将事情的來龍去脈轉達給好友趙爾豐。趙大帥見鞏固向自己伸冤,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于是,趙爾豐便起草奏章,向朝廷陳情。
實際上,趙爾豐幫助鞏固也是有私心的。
他受朝廷指派在川邊鎮壓叛亂,做着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趙爾豐對此十分不滿。趙爾豐想要當上四川總督,為此他必須将原來的總督錫良擠走。為了幫助鞏固,同時給錫良潑髒水,趙爾豐在奏章中稱“為安定川省民心,似以撫慰民衆為妥”,并直指錫良在這起事件中毫無作為,優柔寡斷,任由張知縣等人訛詐鄉紳,滋擾百姓。
當時正值川邊鎮亂的緊要關頭,朝廷生怕這樁怪案會影響蜀地的民心。為了讓此事大事化小,朝廷很快便給出了解決方案,稱“不究冤抑”,将涉案的劉鞏氏等人釋放,隻是罰了鞏家白銀兩萬兩便草草了事,不再細查。
“蛇神案”固然古怪,但更離譜的卻是這起案件中各級官僚的表現。從這起案件中,各懷鬼胎的地方官員們遠比“蛇神”更令人唏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