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讀書明理笃行内容

讀書明理笃行内容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01 19:09:21

讀書明理笃行内容(讀書仁人心也)1

《孟子哲學:孔子哲學之傳承與道德的形上學之奠定》

盧雪崑 著

新民說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為牟宗三先生的嫡傳弟子盧雪崑論述孟子哲學的學術著作。作者兼采中西之長,論明孔孟哲學與康德學說均具先驗綜和之慧識,在根源上彙通一處,重新闡發儒家思想,尋溯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現代性因子。

孟子以“心”釋孔子言“仁”

孟子深得孔子直透人心之根本而言“仁”之旨,明确提出“仁,人心也”。 “人心”意指人的心靈機能;“仁”乃此心靈機能之本質的作用。用康德的話來表達就是:禀具意志自由之道德實踐主體乃人類心靈機能之本質的作用。孟子揭明人心之仁,實是遵循孔子從“不安”指點“仁”而闡發。此見于孟子言“不忍人之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孟子·公孫醜章句上》

孟子以“今人乍見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們或許會問:孟子何以能言“今人乍見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我們又何以能指出孟子所言“怵惕恻隐之心”不是經驗的心,而是本心(即仁心)之著見?用牟師宗三先生的話說,“由其‘不為任何别的目的而單隻是心之不容已,義理之當然’之純淨性而知”。王陽明在其斥朱子“析心與理為二”之著名論說中就一語中的:“見孺子之入井,必有恻隐之理,是恻隐之理果在于孺子之身欤?抑在于吾心之良知欤?”(《傳習錄》中,《答顧東橋書》,第 135 條)

孟子言“今人乍見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以全稱命題出之,絕非通過歸納法得出的經驗命題。排除任何作為誘因的外在的目的與條件,純然發自人心之“怵惕恻隐”,此不會是經驗的,而必定是出自“義理之當然”。孟子言“恻隐”,上承孔子言“不安”,是人心之仁的顯發,其根在人心之當然的“義理”,以此,從根本上與婦人之仁、兔死狐悲區别開。孟子闡發孔子言“仁”,首歸于人心之普遍必然性而論,名為“不忍人之心”“怵惕恻隐之心”。接下來,孟子又說:

由是觀之,無恻隐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孟子·公孫醜章句上》

依上引文可見,孟子依孔子言“仁”而闡發人心當然之理,并不止于“恻隐之心”這一端,分言仁、義、禮、智四端。總說就是人成就自身禀具的人心之仁,方為真實的人。此所以孟子說:“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無“四端之心”,“非人也”。我們可以指出:此論乃是對“仁者,人也”的深入透辟之說明。

孟子言“不忍人之心”,進而言“四端之心”,又有“本心”“良知”之名,都是依于孔子言“仁”而闡發。孟子說: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告子章句上》

一勺飯,一碗羹湯,雖得之生,失之死,但假若有人呼喝而與之,雖路人也不接受;踩踏而與之,雖乞丐也不屑一顧。此即孟子說:“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章句上》)“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 能勿喪耳。”(同前)不受呼爾蹴爾之食,可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但萬鐘之祿卻不辨禮義而接受之,此萬鐘之祿于我何加?為宮室之美嗎?為妻妾之奉養嗎?為所認識的窮乏者感我之惠嗎?以往雖餓死而不受呼爾蹴爾之食,而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養,為所認識的窮乏者感我之惠,不辨禮義而接受萬鐘之祿,“此之謂失其本心”。以此,學界亦通行以本心言“人心之仁”,亦曰“四端之心”,也通孟子言“良知”。《孟子·盡心章句上》雲: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把握孔子言“仁”之大旨深義,承傳“仁者,人也”而揭明“仁,人心也”。此即以仁為人心之本質作用,我們可援用康德的術語來說明,仁就是人的心靈機能的本質作用,它區别于人心之經驗性格,在于它獨立不依于自然因果性,而為自由因果性。康德說:“意志是有理性的有生命者的一種因果性,而自由就是這種因果性能夠獨立不依于外來的決定原因而起作用的那種特性。”以此,康德揭明一種“自由因果性”,并與“自然因果性”根本區别開。“自然必然性是一切無理性者的因果性因外來原因的影響而被決定至活動的特性。”我們也可以指出,“仁”(或曰“本心”“良知”)就是人作為有理性者的意志的自由因果性。

作者:盧雪崑

編輯:周怡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