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信息技術新課程标準解讀

信息技術新課程标準解讀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6 11:10:54

南都訊 2022版的新課标“信息科技” 被正式從“綜合實踐活動”中獨立,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獨立開設的必修課。數字時代給當代家長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提出了新考驗。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在信息海洋中甄别有益的信息?如何培養孩子健康的電子産品使用習慣?新學年,家長們要做什麼來适應新課标的要求?昨天(20日),南方都市報邀請廣州家長哲喬爸爸做客直播間,并線上連線一土全村CEO申華章,共同探讨“信息科技新課标,家長怎麼對标”。

信息技術新課程标準解讀(信息科技新課标煥新編程學習内涵)1

信息科技不隻是學編程技術培養信息核心素養是關鍵

2022版新課标已經将“信息科技”列為三至八年級的國家課程。在此之前,信息科技在義務教育階段僅被納入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或以地方課程形式在部分省市開設。從家長的角度出發,哲喬爸爸對這一改動表示贊成。“以前大家都會認為信息科技是工程應用,需要基礎學科學完,進行專業學習才有意義。”

哲喬爸爸認為,新生代青少年從出生起就處于信息科技的世界裡,因此,早點接觸啟蒙對學生來說是一件好事,更有利于學生将基礎學科落實到未來應用中去。

申華章則更希望家長要厘清信息科技的概念,“家長不應該把信息科技看作一門專精于技術的學科,它其實是一個更廣的範疇。”申華章将這門功課的教育比作一棵樹的形态,“最上層的部分是應用,即通過學編程技巧等知識性技能來解決具體的學科問題;中層是信息思維的建構,對世界結構化的看法;底層則是信息素養,整個課程培養的是孩子提出問題的能力、探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申華章還提出,今後,信息素養勢必如同聽、說、讀、寫這些素養一樣,成為人所需具備的基本素養。

編程是“新賽道”嗎?教育應摒棄急功近利的思維

“很多人會認為編程是繼奧數之後的下一個‘賽道’,可是一旦變成賽道,就會成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過程,成為一件急功近利的事。”哲喬爸爸坦言,如果孩子學編程的目的純粹是為輔助升學,這對孩子長期的成長發展并不利,而且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适合。“可是從目前趨勢來看,編程成為新賽道又好像不可避免。”實際上,不論是信息科技課程還是編程技術,家長需要認識到,這應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程。

申華章則認為,教育的本質應該摒棄“賽道”這一說法,“一窩蜂跑去學編程是急功近利、随大流的表現,這種行為很容易丢失教育和學習信息科技本身的意義。”他認為,編程課中最有價值的是底層思維邏輯和信息素養的鍛煉,而信息素養是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内驅力。“創新能力來自真實的需求。不要為編程能力學習編程,編程雖然是強大的工具,但過分強調它的技能化和目的性,反而會扼殺孩子對編程的興趣。”

信息技術新課程标準解讀(信息科技新課标煥新編程學習内涵)2

微信的科技普惠之道讓更多孩子用科技解決現實問題

學編程一定不隻是為了學一門技術、做一個應用,更不是為了将來必須成為一名程序員,這門課程的核心是開發孩子的學習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并讓孩子将這些能力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真實問題,這也是教育的最終目标。

記者了解到,今年五月以來,微信啟動青少年專屬項目——“微信綠苗計劃”,該計劃保持着公益屬性,陸續通過免費開放編程課程、組織全球青少年編程賽事、舉辦編程夏令營、招募青少年科學家導師團等多項舉措,來幫助提升青少年網路素養。小程序也成為了“微信綠苗計劃”中關鍵的應用場景。

在新課标落地的實踐中,微信向全球青少年免費提供小程序作為編程工具。為了更好激發青少年的創造力,微信還發布了微信可視化開發工具、騰訊雲微搭低代碼開發工具共3種編程課程;7月份開啟的“首屆青少年人工智能與未來媒體挑戰賽”,為青少年提供編程技術實踐機會,青少年可以在比賽中發布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程序,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

哲喬爸爸也提出了作為家長的期望,“希望微信綠苗計劃可以為編程課程設計增加趣味性,多加結合日常使用場景,組織并提供信息科技空間、産品等展示,甚至還可以開發編程類的親子小遊戲,降低編程入門難度,這些環節都可以增加親子之間的交流。”

申華章提到,騰訊作為科技大廠,在技術開發方面有強勁的實力可以助力教育,“騰訊可以探索可視化的方法,用有趣的思維改變教育,讓學習變得更好玩。”

出鏡主持:尹來

采寫:見習記者 楊曉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