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長期被動局面
長期以來,我國對非國産IT産品的依賴程度較高,底層架構标準及上層生态構建的話語權較弱,導緻了較為被動的局面。
面臨“卡脖子”危機
以中美貿易戰為導火索,美國加大對中國的技術制裁,中國由于在IT産業鍊的某些環節缺失關鍵核心技術,處于被動狀态。我國“卡脖子”技術主要集中在中上遊環節,亟需攻克。
信創建設勢在必行
國外IT廠商在操作系統、數據庫、芯片、服務器、辦公軟件、智能終端等領域占據了中國市場的較大份額,高度滲透了政府、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醫療、軍警等各行業環節。與此同時,近年來信息洩露事件層出不窮,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為保證信息安全,IT信創建設勢在必行。
産業格局或将迎來重構
信創即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是我國IT産業自主創新、發展升級的長久之計。在信創背景下,國産軟硬件産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增長,上下遊各方因素攜手共建基于我國自主的産業标準,IT産業格局或将迎來重構。
“十四五”綱要
今年,“十四五”綱要提出加強原創性科技攻關、提高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算法等關鍵領域研發突破與叠代應用,并将增強信創供應鍊安全保障能力列為重點工作。
操作系統重要性
操作系統是最基礎、最底層的計算機軟件。未來随着基礎硬件性能提升、國産軟件生态逐步構建,國産操作系統将成為 推動信創産品市場化的重要力量。
操作系統是複雜的系統軟件,具備控制、管理與服務三大功能,向下銜接硬件層的物理設備,向上為應用軟件提供運行環境,實現計算機軟件運行、外設與資源管理、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平滑替代、生态構建是國産操作系統的發展及完善方向。
當前痛點
開源代碼風險性、國産OS市場推廣驗證難度是主要痛點
雖然黨政軍領域的國産化替代已基本完成,但是由于性能及上層應用軟件的“難用”痛點,國産操作系統應用存在“面子 工程”現象,即在終端分别部署Windows、國産操作系統兩套,國産操作系統仍然缺乏應用驗證的市場環境。
操作系統的推廣痛點是各個環節相互作用、不同痛點疊加而成的效果,以開發、叠代、應用的等核心環節為抓手,從關鍵項目領域 走向商業化,向市場推出可用、好用的産品是國産操作系統未來發展的方向。
國産操作系統市場方向
通過上下遊生态構建,推動國産操作系統市場化拓展
操作系統的産業環境高度依賴上下遊的生态環境,建設生态最關鍵的硬件匹配、工具鍊的完整建設、應用豐富性、市場化都需要技術、政策、商業的協同運作。具體而言:
①國産操作系統生态:國産操作系統廠商強強聯合,打造統一操作系統生态體系,使其可以在不同CPU平台上統一發布渠道、應用軟件商店等。
②與芯片等信創上下遊廠商生态:上下遊生态整合是促進信創産品商業化發展、再基于市場反應做叠代優化的重要驅動;
③面向市場的生态:搭建開發平台與社區,與行業核心夥伴共享源代碼,并且通過開放操作系統代碼,鼓勵更多的開發者、ISV在國産操作系統上運行程序,持續叠代軟件版本。
雲針操作系統
為實現技術層面的自主可控,将關鍵技術牢握手中,雲針團隊立志從開源的使用者發展成貢獻者,決心基于Linux内核,通過LFS與BLFS從源碼開始編譯、優化出純國産的雲針國産操作系統,并通過将該系統與國産芯片及國産軟硬件适配來國産操作系統上下遊産業鍊的協同發展。該操作系統有着運行速率快、硬件依賴度低、兼容性強、算力超群等優點。技術上完美地打通“雲-邊-端”,實現生态、生活、生産算力的全方位歸集與精準調度運營。
雲針國産操作系統涵蓋服務器端,智能終端與物聯網端,有政府版、軍事版、企業版、超算版等多個版本,覆蓋領域廣泛,生态适應能力強大。
雲針國産操作系統有效聯通了國産芯片、服務器、中間件、多終端等上下遊産業,推動了産業鍊的協同發展,重構了中國自有工業軟件的應用生态,完美且安全地實現了中國5G生态的重組和遷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