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帥
如果穿越時光回到十年前的網絡世界,在最大的中文論壇——百度貼吧上,你會看到滿屏的“呵呵”和“頂!”。相比後者的意思在今天由相近詞“贊”來替代,不到十年光景,“呵呵”的意思竟完全倒置,這恐怕是資深網民沒有預料到的。
已經沒法考證最初的華語網民為何以“呵呵”來表示開心的意思,但從歐美網民最初用“LOL”(意思是微笑)來展示屏幕後的笑臉看來,這個習慣似乎來自對西方網絡語言的模仿,畢竟最初一批華語網民群體是國外留學生,有這樣的言語習慣也不意外。
“呵呵”的意思始終是微笑,這在互聯網“野蠻生長”時代幾乎是表示快樂的唯一象征,如果當時有人發帖子用“哈哈”“嘿嘿”,恐怕前者會被别人看作瘋癫大笑,後者則被看作傻笑,無端“哈哈”“嘿嘿”也給人一種過度調侃的意味。
如今看來,當時“呵呵”的用法興盛,是因為彼時互聯網世界還不豐富成熟,更像是對真實世界的簡單複刻,網絡語言還沒脫離日常語言“自成一體”。既然人們在生活裡多以微笑示人,不會動辄癫狂大笑或憨憨傻笑,在網上沿用了這生活語言習慣,當然合乎情理。
當網絡世界日趨複雜,網絡語言日益豐富後,“呵呵”作為最古老的“笑聲”也逐漸變得含混不清。越來越多的青年網民不敢随便用“呵呵”,因為“呵呵”在今天是表示冷漠、甚至諷刺之義。
或許,在漢語裡,作為語氣詞的“呵呵”本來就有苦澀、無奈和感喟之笑的複雜意思。“呵呵”在中國古籍裡也早有記載。《晉書·石季龍載記》有言:“乘素車,從千人,臨韬喪,不哭,直言呵呵,使舉衾看屍,大笑而去。”最知名的使用“呵呵”者當屬蘇東坡,他曾言:“一枕無礙睡,辄亦得之耳。公無多奈我何,呵呵”。
隻是在網絡語言裡,出現了很多指向更明确的語氣詞,“呵呵”的元老地位也就被取代了。同樣,在微信和QQ表情裡,表示“微笑”的笑臉也被污名化,成了冷笑的象征,“龇牙笑”(嘿嘿)和“臉頰绯紅笑”(甜蜜笑)、“半張嘴笑”(憨笑)、“捂嘴笑”(嘻嘻)等表情及其背後的含義更讓人接受。
不過,還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呵呵”(微笑臉)的“内涵”,絕大多數中老年網民不知道這個“含義變化”,也有不少年輕人也不知道這個用法,但隻要圈子裡有多數朋友摒棄了“呵呵”,他們也會逐漸“跟上潮流”。
這背後則是一種語言範式的問題。就像楊子榮進入威虎山,必須和座山雕及其屬下使用同樣的黑話,才能赢得他們的信任。如果楊子榮堅持自己本來的“幹淨”的語言,将很容易被敵人識破僞裝。改易自己的語言用法和風格,以更好的接觸、融入此時所處的圈子,是一種必要的生存技能。
“呵呵”的本來含義并不重要,關鍵看是誰在使用它,看占有話語權的群體是怎樣使用它地。或許在這樣的意味上,知曉“呵呵”及其帶來的歧義,更讓人感覺到一種俯仰觀察後的深邃與充盈,并對他人的“誤用”抱以尊重與理解。
作者:黃帥,又名黃西蒙,90後評論作者。理想主義的小尾巴,正在遊向生活主義。
更多文章,歡迎掃下方二維碼關注公衆微信号“黃西蒙物語”(huangximengwuyu)。
黃西蒙物語
huangximengwuyu
黃帥的原創文章發布。人生雜談,社會聚焦,文史鈎沉。在這裡,或許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