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個習
關于考研的各種分數線,總是讓很多考生與家長“一頭霧水”。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大家講清楚這幾條分數線之間的區别。
關于考研的幾條分數線關于考研分數線,可能是考研初試後大家關注最多的信息。
特别是初試成績公布以後,大家都會特别關注各種分數線。
考研分數線,總結起來有國家線、自劃線(校線)、複試線(院線或者專業線)。
1、考研國家線,初試“及格線”很多人都知道考研國家線,但是,卻不一定知道其全稱。
考研國家線的全稱是:“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這名字可真夠長的,其實,總結起來隻有一句話,考研國家線就是考研初試的“及格線”。
也就是說,無論你報考的是哪所大學,也無論你報考的是什麼專業,想要進複試,必須得先過這條線。
你過了國家線,可能有機會進複試,但是,不過國家線,肯定進不了複試(除非有破格資格)。
而國家線,又分學術學位(學碩)與專業學位(專碩),兩者分開劃線。
比如,2020年學術學位國家線與專業學位國家線如下,兩者就不盡相同。
可以看到,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國家線也不一樣。
除此之外,國家線還分為A類考生與B類考生,分數線也是獨立的。
一般來說,同一個專業,A類考生比B類考生國家線要高幾分。
所以,你隻要能過A類國家線,那肯定能過B類國家線,但是,你擦線過B類國家線,則肯定過不了A類國家線。
對于這種情況,你隻能調劑B區大學。
A、B區劃分如下圖所示。
以上就是考研的第一條線。
總結起來,考研國家線,隻是考研初試的一條及格線。
當然,有不少學校的考研複試線也剛好就是國家線。
這些考生,可能隻要能過國家線就能進複試。
隻不過,随着考研人數越來越多,高校的複試線也在跟着水漲船高。
“自劃線”也不再是“985”大學的專利。
即使是一些“211”大學,分數線也不再是國家線,也像34所自主劃線“985”大學一樣開始“自主劃線”。
所以,這就有了“複試分數線”。
2、考研“複試分數線”複試線,顧名思義就是考生進入研究生複試的一條基準線。
而複試線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學校會将報考同一專業并且已過國家線的考生進行排名。
然後,根據今年的招生計劃以及複試比确定進入複試考生的人數,而最後一名考生的成績就是複試線。
舉個例子,某學校某專業今年拟招生50人,然後,複試比是1:1.2,然後,就會有60名考生進入複試。
而第60名考生的初試成績就是複試線。
當然,如果過線考生總人數沒有招生計劃名額多,那國家線就變成了複試線。
說完了複試線,再說一下“自劃線”。
因為,很多考生将自劃線與複試線相混淆,誤以為過了“自劃線”就能進複試。
3、考研“自劃線”國内有34所“985”大學具有完全自主決定複試分數線的權力,也叫34所“自主劃線”大學。
這些學校是:清北複交浙、中科大、中國人大、西安交大、華中科大、南京大學、廈大、南開大學、北航、北理工、北師大、川大、武大、天津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同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農大、大連理工、東南大學、哈工大、山東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
這34所“985”大學實力都比較強,報考人數較多,競争激烈,所以,其複試線一般都會遠高于國家線。
這,可能也是這些大學采用“自劃線”的主要原因。
而一般來說,自劃線主要是指“校線”,并不等同于複試線。
舉個例子。
複旦大學2021年學術學位初試成績基本要求“自劃線”如下所示。
然後,與自劃線一同公布的還有一個相關說明,具體說明如下。
也就是說,所謂的自劃線,可以簡單理解為“校線”,就是學校統一規定的各學科最低複試要求。
而具體學院,專業的複試線,完全取決于報考人數以及考生初試成績。
所以,最終的複試線≥自劃線。
如果,你所報考的專業比較熱門,考生人數多,那極有可能會出現複試線遠高于校線的情況。
4、考研“調劑線”有些學校,某些專業在完成第一志願複試後,可能依舊不能完成招生計劃,然後,就需要調劑。
這個時候,又會出現一條分數線,那就是“調劑線”,并不是說隻要過了國家線就有資格參加學校的調劑。
有些學校,雖然一志願報考人數少,但是,調劑卻很熱門,比如,貴州大學、廣西大學等。
所以說,為了增加調劑門檻,調劑線也會高于國家線,有些學校還可能會對英語、數學單科線做出要求。
或者隻要初試科目是數學一、英語一的調劑生。
對于這些信息,大家也要及早關注,不要在不符合要求的學校上浪費時間。
以上,就是幾個關于考研的分數線。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