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奶奶還在世時,經常會教我們一些禮儀,什麼走路要慢,說話要輕聲,不能大笑,要食不言寝不語等等,規矩很多,每次聽見奶奶說她們那個年代的規矩,我都覺得好麻煩,她們那個年代的女孩子過的什麼日子啊,一點都不自由,你看看我們,想笑就笑,想跑就跑,多自由啊!
現在我有孩子了,感覺以前奶奶教的有些禮儀還是有道理的,每次你說個什麼孩子就來打岔,還一個勁要你隻聽她的,你不聽還要抱着你的腦袋過來看她要給你看的,跑你耳朵旁邊說她要說的。
經曆過這些才發現,有些禮儀是應該有的。小時候就是因為沒怎麼在意奶奶教的禮儀知識,現在都沒有好的典範教育給孩子,自己都是個還需要學習的大人。
最近看見一本《給孩子的禮儀書》,看了一下内容,發現很适合我跟我的孩子。
這本《給孩子的禮儀書》是适合8歲以上的小朋友閱讀,雖然我家孩子才7歲,看這本書也很适合。這本書可以算是一本構思精巧、诙諧幽默的禮儀教科書,裡面有有趣的繪畫,不同的示範,通過圖畫都能從中了解到哪些是必須遵守的禮儀規範,哪些是不可碰觸的禮儀禁忌。
其實,我在裡面也學到了些讓我平時難以處理的禮儀方法,感覺書裡教的很有道理,也很實用。
那麼,就讓我們打開這本《給孩子的禮儀書》來看看它是怎麼教授給孩子禮儀,也讓我們大人來學學吧!
本書共有十五章,分别介紹了禮儀這個詞的來源,介紹了餐桌禮儀、用詞禮儀、打斷對話禮儀、如何用好肢體語言、隐私、分享、公共交通上的禮儀、不可忽視的禮儀,作者特别研究了這個年齡段小朋友的心理,知道大家對學禮儀有抵觸情緒,還介紹了更慘國家小朋友的禮儀學習,讓孩子們找到點心理安慰,每個大篇章後面都會有比比誰更慘,安慰安慰這些苦于練習禮儀的孩子們。
書中的餐桌禮儀教了我們如何使用刀叉,以前上大學的時候還專門學過,後面忘記了,每次出門吃牛排都會百度一下,第二次再吃又忘記,可書中專門畫出來,有兩種示範,讓你見了不會忘記。左手叉右手刀,如果有勺子,也在右手。
這個篇章中比比誰最慘裡,有中國小朋友。确實,我們中國餐桌上隻用筷子,一雙筷子能夾,能切,很萬能,就是這個平衡度很難掌握,每家還都有不同的握筷姿勢,我家孩子學用筷子也是學了大半年的時間才會的,确實是很慘!
後面讓我最受用的就是用兩個詞表達禮儀。
中國人都比較羞于表達,對别人的贊賞與感謝都不知道從何開口,說多了會覺得誇張,說少了覺得禮數不夠。
書中提出用兩個詞表達就很好。當别人問你想要什麼的時候,你隻回答一句想要的就完事了,當時也不回覺得差了什麼,但如果加上謝謝呢?是不是覺得更有禮貌了,說話的人禮貌,聽話的人也覺得舒坦。
但對我來說,說謝謝有時候會覺得羞于開口,這個時候我要向小朋友多多學習,多說個謝謝,大家心裡都更輕松了。
回家我就多跟我家孩子練習,我為孩子拿東西也不覺得累,孩子也禮貌多了。
這本書中還有更多的禮儀方法,大家都可以翻看着學習,很不錯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