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劇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就是每次看,你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比如第一次看《知否》,壞女人康姨母總是欺負我們明蘭,還給慈愛的祖母下藥,真恨得人牙癢癢。可是這次重溫原著,卻發現她看似嚣張跋扈,其實是個很可憐的人。
真正印證了這句話: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1、康姨母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前半生,幸福裡埋下了不幸的隐患。
康姨母出嫁前,是王家最出挑的姑娘王若予,父母視其為掌上明珠,用王老太太的話說,就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父親離京任職,狠心把小女兒王若弗丢在叔叔家寄養,卻把大女兒王若予帶在身邊。
王若予的夫婿,是父母主動幫她找的,精挑細選了家世顯赫的康家。明蘭婚後第一次去康家,就驚歎庭院的規模和宏偉,比顧家氣派多了。
而妹妹王若弗的老公,則是父母在找上門的人家裡選的,就是剛剛中舉的盛紘,還是個庶子,家道敗落,隻有寡母盛老太太靠嫁妝撐着家業,門第遠不如王家。
可以說,康姨母出嫁前,人生畫卷輝煌燦爛。但就是太順了,為其今後的人生悲劇,埋下了隐患。
2、丈夫不愛她。康姨母風風光光地嫁入康家,原以為幸福生活從此開啟,沒想到一切如夢幻泡影。
康姨夫沒有實在的官職,也沒有努力考取功名,隻躺在父輩蔭功上享受,還喜歡納妾。
原著中,明蘭因為康兆兒,被姨母塞過來想給顧廷烨做妾,她派人打聽康家的情況,下人彙報康家的庶子女時,連名字都省了,直接用“第十四、十五”來代替,因為太多了記不住啊。
由此可見,康姨夫的小妾數量,實在不少。
所以,這也意味着,康姨母并不受丈夫的寵愛。
後來,盛老太太讓明蘭悄悄将康兆兒,送到宥陽老家,替她尋了一門好親事。然後叮囑盛紘轉告康姨夫,并告訴他不要苛待庶女。
康姨夫回家氣呼呼地去找康姨母,康姨母酸溜溜地諷刺說,一年半載難得見他踏進自己房門。這更印證了,康姨母的丈夫,不愛她。
尤其是,康姨母被盛家關押,王家聞訊全家都找上門了,康姨夫卻壓根沒出現,可見絲毫不在乎妻子的死活。
那時候,嫁人的女子,丈夫就是她的天。但對于康姨母而言,她的天,顯然塌了。
3、兒子靠不住。康姨夫自己不上進,所以子女也沒有成才的,唯一的嫡子是康姨母所生,和長楓年紀不相上下,功名上沒有收獲,性格上也是軟弱得很。
當初康姨母給盛老太太下藥,東窗事發被關起來,康姨母的兒子抱怨盛家對母親處罰嚴厲,顧廷烨回頭一個眼神,他就吓得不敢言語。
比起明蘭奮不顧身為祖母讨公道,就算被父親打,也是迎頭而上,康姨母的兒子真是太懦弱了。
那時候的女人,一生可以依靠的人有三個:父親、丈夫和兒子。如今,康姨母的父親已經去世,丈夫又厭棄她,兒子原本是最後的指望,看上去也是希望渺茫啊。
4、嫁妝被掏空。出嫁後,康姨母才發現,原來康家隻是表面看着風光,内裡早已财力空虛。所以,康姨母的嫁妝,便被夫婿盯上了。
記得林噙霜當初,想讓女兒和華蘭一樣有十裡紅妝,就讓盛紘拿大娘子王若弗嫁妝,給墨蘭置辦,說既然嫁到盛家,嫁妝就是盛家的。
這話一出,把盛紘驚得直呼“我的老天爺呀!”,繼而補充到,隻有那沒出息的男人,才打老婆嫁妝的主意,康姨夫就是用了康姨母的嫁妝,才在老婆和王家人面前擡不起頭。
由此可見,康姨母作為私産的嫁妝,早已填了康家的銀錢窟窿。想想看那麼多妾室,哪個娶進門不花錢?那麼多庶女,哪個出嫁,她這個嫡母能從禮節上,免了一份嫁妝?
而且像康家這樣名存實亡的高門大戶,巴結進貢的人少,銀錢進項就少,但往外出的一樣都不能少,還不能低了規格,否則就成了别人的笑柄。
這樣一來,康姨母昔日的嫁妝再豐厚,也經不起花費。
想想看,一個女人出嫁前錦衣玉食、有求必應,婚後不僅散盡自己傍身的嫁妝,丈夫和兒子都不堪依靠,這樣的生活是多麼讓人絕望啊!
但凡丈夫值得托付,哪個女人願意把自己變成女漢子?在那個年代,哪個女子又願意成天出去抛頭露面,四處結交找尋可以傍身的出路?
隻可惜,康姨母的雙親,太溺愛這個姑娘,像大鳥撫育小鳥一樣,隻要它張嘴就主動喂食,卻從未教會小鳥如何自己覓食。
所以,康姨母為自己找出路時,選的都是捷徑。
不是忽悠妹妹王若弗放印子錢,自己從中抽取利潤,就是慫恿妹妹給婆母下藥,從而徹底拿捏住妹妹一家,以及妹妹女兒嫁的夫家,便于自己從他們身上永久撈錢、要好處。
而另一條自力更生的正道,她根本就不知道。
比如,像柳氏一樣,督促自己的丈夫盛長楓浪子回頭,再或者像盛老太太一樣,用心栽培兒子和庶子,真心為庶女找個好人家,最終赢來孩子們的福報。
當然,不管怎樣,康姨母做了壞事,是不可原諒的。但她的人生經曆,讓我們看到人生的複雜和人性的變化。
這世上沒有平白無故的壞,也沒有理所當然的好,凡事有果必有因,能從人性的惡,看到背後的可憐,就像我們能從一個人憤怒的背後,看穿他的恐懼一樣,這種能力終身受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