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東人口最多的20縣

山東人口最多的20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6:23:33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于魯國。截至2019年2月,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包括56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5個縣。其中,就昌樂縣來說,人口超60萬,隸屬山東省濰坊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在曆史上,宋建隆三年(962年)正式設立昌樂縣,取昌盛安樂之意而得名。

山東人口最多的20縣(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1

首先,昌樂縣,隸屬山東省濰坊市。在地理位置上,昌樂縣地處山東半島内陸,位于北緯36°11′-36°46′、東經118°43′-119°10′,東與濰城區、坊子區相接,西與青州市、臨朐縣相連,南北分别與安丘市和壽光市毗鄰,東距海濱城市青島180公裡,西距山東省會濟南168公裡,距濰坊市區25公裡。就昌樂縣的曆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齊國的疆域。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樂毅伐齊,該地區曾屬燕國,後田單恢複齊國,今山東省昌樂縣一帶複屬齊國。秦朝時期,分天下為36郡,今濰坊市昌樂縣一帶屬齊郡。

山東人口最多的20縣(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2

西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從齊郡中分出北海郡、治營陵縣,該地區屬之。光武帝二十八年(52年),改北海郡為北海國,今昌樂縣一帶屬之。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昌樂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屬曹魏青州北海郡。晉朝,初屬城陽郡。惠帝永康元年(300年),營陵、劇等11縣劃為高密國,複歸青州。南北朝時期,今昌樂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隋朝初,改高陽郡為北海郡。開皇三年(583年),營陵縣歸密州管轄,該地區屬之。開皇十六年(596年),設立濰州,轄縣營陵改稱營丘。大業三年(607年),廢濰州,營丘縣屬北海郡,今昌樂縣一帶屬之。

山東人口最多的20縣(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3

唐朝建立後,再次設立濰州,轄北海、營丘等17縣。不久之後,省營丘縣、下密縣入北海縣,該地區為北海縣。貞觀十年(636年),設河南道,今昌樂縣一帶屬河南道青州北海縣。五代十國時期,該地區仍屬北海縣這一建制。建隆三年(962年),北宋正式設立昌樂縣。對于昌樂縣這一縣名,名字取“昌盛安樂”之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了。到了乾德三年(965年),北宋再次設立濰州,改昌樂縣為安仁縣。尋複昌樂縣。南宋時期,昌樂縣屬山東東路濰州這一建制。

山東人口最多的20縣(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60萬)4

最後,元朝初期,濰州領北海、昌邑、昌樂3縣。到了至元三年(1337年),元朝省昌樂縣入北海縣。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恢複了昌樂縣這一建制。在明朝時期,昌樂縣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取代明朝後,昌樂縣屬山東省青州府。到了1914年,昌樂縣屬山東省膠東道。1928年,昌樂縣直屬于山東省。如今,昌樂縣隸屬于山東省地級濰坊市。截至2018年底,昌樂縣總面積達1101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63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讨論。

文/情懷曆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