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0:25:52

山西的面食做法多達百樣,且省内各地之間有着不同的面食文化,名字做法也不盡相同,光聽名字就能感受到濃郁的山西鄉土氣息,有着獨特的地方特色。下面給大家盤點八種山西比較奇怪的面食,看看您嘗過幾種。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叫法一個比一個)1

擦蝌蚪

“擦蝌蚪”是山西忻州、呂梁等地區的特色面食,也叫“抿圪鬥”。做法獨特,是一種古老的面食,選用白面和豆面和面,粗糧細糧結合口感更細膩,營養健康。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叫法一個比一個)2

制作時要将“抿床”、“擦床”架在沸水鍋上,手持“抿鋤”将面塊往下壓推,壓出來的面形狀似蝌蚪一般在鍋裡翻滾,因此得名擦蝌蚪。口感滑嫩,煮好的蝌蚪要澆上鹵汁拌勻食用。

撥魚兒

“撥魚兒”可不是魚肉哦,而是一種将要失傳的山西面食。在晉北、晉東北地區可以吃得到,也有的地區稱為“溜尖尖”,非常考驗廚師的廚藝。

材料有綠豆面、純白面或是二者摻和在一起,在碗裡使勁地攪勻,面比較軟,不用擀不用和不用切,隻是攪,用一根筷子撥面即可完成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叫法一個比一個)3

煮好的撥魚兒形狀兩頭細中間粗,如同靈活的魚兒在水裡漫遊,一碗熱熱的撥魚兒下肚胃就舒服了。

剔尖

剔尖在晉中地區很常見,做法獨特,有專門的做剔尖的工具,早期沒有工具的時候山西人用的也是筷子剔面,剔出來的面中間圓兩頭尖,口感勁道,勁滑可口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叫法一個比一個)4

剔尖和撥魚兒看似做法相同,其實并不一樣,最大的區别就是口感軟硬,剔尖饧面面的時間更長,因而面條口感滑爽,一般配着西紅柿鹵、醬肉鹵等幹拌食用,而撥魚兒面軟常常是湯面。

炒不爛子

不爛子和山西地方方言有直接的關系,呂梁地區也叫“洋芋擦擦”,晉南地區叫“拌面菜”

食材常用的是土豆,也可以用茄子、白菜、豆角等蔬菜做食材,擦絲後均勻地拌上白面粉或者玉米面粉後上鍋蒸熟,晾涼後和雞蛋、蔬菜一起翻炒後即可食用,味道香而濃郁,營養豐富。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叫法一個比一個)5

不爛子選擇的蔬菜和季節有關,在春末時分人們還喜歡用榆錢葉、槐花等作為食材,是山西非常傳統的一道面食。

莜面栲(kao)栳栳(lao)

莜面是山西大同等晉北地區的家常美食,莜麥适合生長在高寒地區,低糖粗糧。而栲栳栳是莜面的形狀類似于農家盛放食物的“笆鬥”,卷好的莜面緊湊,也與蜂窩煤形狀相似,因此也有“莜面窩窩”的叫法。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叫法一個比一個)6

蒸熟的莜面緊緊挨在一起也有團結團聚之意,親朋好友節日聚會做一份莜面栲栳栳也有“犒勞”的意思在内,富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而吃法也有多種,即可以蘸料蘸湯汁也可以搭配炒菜一同食用,非常耐饑飽,味美可口。

揪片子

晉中一帶的人們非常喜歡吃揪片子,揪片子也叫做掐疙瘩、撅疙瘩。做法也是特别的簡單。面包的口感非常的筋道。将面和成面團兒,揪邊下鍋,煮好的面類似于疙瘩面片,厚實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叫法一個比一個)7

傳說在當地有很多适齡男女結婚當天時,吃揪片兒有吉祥平安的寓意。可以搭配用西紅柿雞蛋湯,南瓜,香菇等,煮好的揪片兒非常入味兒。

碾砣砣

在山西的晉中和晉北地區碾砣砣非常常見,陝西等地也有這種食物稱為麻食,也有地方叫做貓耳朵。主要獨特在它制造的手法是推碾面片,碾出來的面片形狀類似于貓的耳朵,貝殼的形狀。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叫法一個比一個)8

而這種推碾制作方法也非常費時間,每一個面片都要用力碾壓卷曲。但煮出來的口味勁道柔韌,可以搭配各種各樣的鹵汁或者炒好的臊子。碾砣砣是山西人百吃不厭的一道面食,各地因為文化不同也會選不同的臊子,常見的有肉臊子和素臊子。

蘸尖尖

蘸尖尖是呂梁孝義、太原清徐的民間美食,有“沾片子”、“拖葉”等别稱。用麥面粉或者粗糧面和生雞蛋攪拌成糊糊狀,并将洗幹淨的菠菜葉、韭菜葉或者白菜等蔬菜和面糊糊裹勻下鍋煮後搭配蘸料吃

你了解的山西面食(叫法一個比一個)9

蘸料口味衆多,有酸辣、麻辣、番茄、魚香、蒜泥等各種不同口味,口感軟嫩,孩子和老人都适合吃,有助于消化

親愛的朋友們,上面這些奇怪的山西的面食您吃過幾種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關注我給您帶來更多的美食資訊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