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學習資料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學習資料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20 00:24:15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學習資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1-8單元全冊知識點)1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知識點歸納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學習資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1-8單元全冊知識點)2

第一部分 每課知識要點

《草原》

1.内容中心

本課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慶春,文章選自《内蒙風光》。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内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描繪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 通過這些畫面,表現了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抓住描寫草原的景詞:一碧千裡、翠色欲流;草原的人:熱情,好客

2.注意讀音

蒙(měng)古包 好(hào)客

同行(xíng) 似(sì)乎

3.重點句子

(1)羊群一會上了小丘,一會又下來,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這個比喻句把草原比為綠毯,把羊群比成大花,讓讀者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風光。

(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隻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雲際。

作者将草原比喻為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突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小丘線條的柔美,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悅目。

(2)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麼舍得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着惜别之情。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句。草原遼闊碧綠,草原人熱情好客,舉目皆是詩情畫意, 讓人流連不已,難分難舍。

《絲綢之路》

1.内容中心

課文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2.重點詞語

理解①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②浩浩蕩蕩:水勢盛大的樣子,形容聲勢壯闊廣大。③五彩缤紛:顔色繁多,非常好看。④崇山峻嶺:高大陡峭的山嶺。⑤美輪美奂:輪,高大;奂,衆多。形容房屋高大華麗。

3.注意讀音

薄(bó)禮

4.重點句

中國使者拱手緻謝,高興的說:“沒想到,一條道路将遠隔千裡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中國使者這句話明了中心。這條路使兩國人民友好往來進行經濟、文化交流。所以是一條偉大了路。

《白楊》

1.内容中心課文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着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讨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2.寫作方法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3.重點句

①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幹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這段話是全文體現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一方面描述了白楊樹外在的特點:直,适應力強,堅強不動搖;一方面表現了白楊樹的精神:一是忠誠無私,盡職盡責;二是不怕困難,堅強執著。這正是邊疆建設者身上特有的奉獻精神:聽從祖國安排,無怨無悔地紮根邊疆,無私奉獻地建設邊疆。這是人與樹的神似處,也是以物喻人的連接點。

②爸爸隻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這是一個設問句。爸爸以白楊自勉,托物言志。勉勵自己要像白楊一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不軟弱,也不動搖。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 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高大的白楊樹”指像爸爸一樣的邊疆建設者;“幾棵小樹”指邊疆建設 者的孩子們。這句話的含義:爸爸已紮根邊疆,獻身邊疆,他希望自己的 子女如小樹一樣經受鍛煉,成為建設邊疆的棟梁之才。文末再次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反映了老一輩的西部開拓者“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 孫”的博大胸懷。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1.内容中心

文章記叙了西部建設者修建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的經過。贊揚了建設者的西部建設者智慧與力量和吃苦奉獻的精神。

2.理解詞語

①銀裝素裹:從上到下沒有一點彩色,非常素潔。②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③不翼而飛:形容東西突然丢失。④劈頭蓋臉:從正前方正對着頭和臉劈下來、蓋下來。⑤杯水車薪:這個詞語原來是指:一杯水去就一車着了火的柴草。比喻無濟于事,解決不了問題。文中是指工人背的氧氣瓶裡的氧氣不夠人的正常呼吸。⑥廢寝忘食:顧不上吃飯,忘記了睡覺。形容勤奮專心。

3.開鑿風火山隧道主要遇到三點困難:一是凍土層;二是惡劣天氣;三是極度缺氧。

4.理解句子

①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理解:句子充分反映了建設者們排除萬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精神。

②難怪一些西方媒體預言:中國人要在這樣不良的地質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理解:“根本不可能”意思是這樣的隧道絕無打通的希望。這句話更加強調了工程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襯托出了西部建設者們的勇敢、實幹與創新精神。③風火山,這座萬年冰山露出了猙獰的面目,給築路大軍來了一個下馬威! 理解:“猙獰”,面目兇惡的樣子。“下馬威”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威勢。句子運用比喻、拟人手法,寫出築路大軍遇到的這些困難,都屬于世界級難題。

《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三首古詩詞,在内容上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都是寫古代兒童有趣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

1.牧童牧童唐 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牧童》是唐代詩人呂岩的作品,描繪了一幅牧童晚歸休息圖。詩的第一句話寫原野,第二句寫笛聲,分别從視覺和聽覺上給人感受,詩的三四句寫吃飽飯的牧童休息的情景,塑造了一個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牧童形象, 表達了對遠離喧嚣、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态的一種向往。

2.舟過安仁舟過安仁宋 楊萬裡

一夜漁船兩小童,收蒿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詩解:《舟過安仁》是宋代詩人楊萬裡的作品,描繪了兩小兒船頭以傘使風的場景。詩中,前兩句話描寫的是作者的所見,後兩句描寫的是作者的所悟。(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詞看似平常,作者體味到的趣和童子行為的趣就在其中了。)

3.清平樂·村居宋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亡賴:同“無賴”,“亡”讀“wú”,這裡指調皮、淘氣。①詞意:在長滿青草的溪邊有一座茅草屋。屋内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帶着醉意在互相逗趣、取樂,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發夫婦。再看看茅屋外,大兒子在小溪東岸鋤豆田裡的雜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最讓人喜愛的是那頑皮淘氣的小兒子,正趴在溪邊剝着蓮蓬。②詞解:《清平樂·村居》是一首詞。詞,又叫長短句。作者是宋代詩人辛棄疾。這首詞營造了一個五口之家的溫馨幸福的農家生活畫面,反映了樸素、溫暖而有風趣的農村生活。

4.注意讀音

剝(bāo)蓮蓬

《冬陽·童年·駱駝隊》

1.内容中心

《冬陽·童年·駱駝隊》是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作者中國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她是台灣著名女作家。課文作者圍繞着童年寫了這樣幾個片段: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打頭的駱駝戴鈴铛、春天想替駱駝剪毛、夏天追問駱駝的去向。四件事,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眷戀。駱駝隊是留在作者童年裡鮮明的記憶,它們脖子上的鈴聲,則是童年中美妙的音響。就在這種淡淡的回憶中,我們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對童年的魂牽夢萦,對早已走遠的童年的依依流連。

2.注意讀音咀嚼(jué) 慢慢嚼(jiáo)

3.重點句

①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的眷戀,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②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

這句話說明作者童年那段日子永遠留在她的記憶中,讓她懷念不已,回味不已。在回憶中,童年的一切,并沒有走遠,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

《祖父的園子》選自蕭紅《呼蘭河傳》,課文描寫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園子裡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生活的懷念。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學習資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1-8單元全冊知識點)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