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二級響應是否可以出門?今天,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一級響應降為二級響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公共衛生二級響應是否可以出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今天,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一級響應降為二級響應。
江西宣布:解除一級響應!
一級和二級有何區别?
這是否意味着警報解除?
口罩能不能摘?
能不能和小夥伴一起出去吃飯?
答案是NO!
二級響應還是不能出去聚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将突發事件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類。以上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範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一級(特别重大)、二級(重大)、三級(較大)、四級(一般)。
具體來說,在公共衛生事件分類中,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衆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正是屬于公共衛生事件。
針對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各級别的響應情況,蘭州城市學院副教授王金在接受相關采訪時解釋說:
一級響應由國務院組織實施,各省級人民政府在國務院統一領導和指揮下組織協調省内應急處置工作;
調整為二級響應,由省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内的應急處置工作;
調整為三級響應,由市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内的應急處置工作;
調整為四級響應,由縣級人民政府領導和指揮本行政區域内的應急處置工作。
上一級人民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下級人民政府指導和支持。下調應急響應等級,也意味着該地相應開始從政策層面做複工複産的試探性準備,在疫情調控的同時,各地複工複産正在有序開展。
王金表示,國家預案中僅對一級(特别重大)事件的标準進行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在制訂應急預案的過程中,對于不同級别事件的标準因自身實際略有不同。
可以肯定地說,下調應急響應等級是一個積極的信号,意味着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調整為二級以後的總策略是在毫不放松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随着各地有序的複工複産,人群流動恢複常态,應當更清醒地看到,傳播風險依然存在,疫情仍然沒有結束,越是到了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越是不能掉以輕心,放松警惕!
國家衛健委高級别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也提醒:防控的級别要下降,防控的意識要保持,仍要高度警惕新冠病毒對人的傳染性。
據了解,不同級别的應急響應,區别主要體現在不同層級政府的職責定位,對于公衆而言,不管實行哪一級應急響應,自我防護都是預防病毒和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
那麼,在調整為二級響應後,大家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呢?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成都預防醫學會會長張建新建議:
除了上班,大家盡可能減少外出,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的頻次;盡量做到家與單位兩點一線。
上下班或外出首選步行、騎單車或自駕車、錯峰出行,單位班車要做好衛生消毒。有條件的可實行網上辦公。
如果必須乘坐公共交通,請避免聚集,并全程佩戴口罩。工作場所請保持通風、清潔,多人同處一室時要佩戴口罩。
提倡公衆自覺做到不走親訪友、不相互串門、不紮堆聊天,不聚餐,不聚集打牌、打麻将、下棋,不聚集開展跳舞、健身、卡拉OK等活動。家庭就餐提倡用公筷、公勺。
劃重點!劃重點!劃重點!
無論是否調整響應級别,疫情期間群衆都應該做好個人防護,不去人員密集的場所!!!
我省應急響應調整為二級以後,總策略是在繼續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全面恢複經濟運行秩序,這不是降低防控要求,而是更高标準的精準防控;不是放松警惕,而是不懈怠、不松勁,慎終如始、久久為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