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八歲孩子用奶奶退休金

八歲孩子用奶奶退休金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16 11:17:23

八歲孩子用奶奶退休金(一萬多退休金足夠養娃)1

人到七十古來稀。

黃偉(化名)、田玲(化名)夫婦沒想到,在自己年近70的時候,會得到一件“天賜的禮物”。

10月25日上午9點12分,67歲的高齡産婦田玲在棗莊市婦幼保健院剖腹産下一名5斤1兩重的女嬰,手術順利,母女平安。

作為全國首例,“67歲孕婦産下一名女嬰”瞬間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一時間,驚歎、質疑、祝福聲、嘲笑等聲音紛湧而來,老兩口在古稀之年,登上了各大媒體和門戶網站的頭條,成為全國的焦點人物。

嘈雜的聲音似海,但并不能将老兩口淹沒。和田玲商量了之後,黃偉給孩子取名“天賜”。

“這個孩子是老天賜給我的,這就是天給我的福氣,我要好好養她,别人說啥,随他們去吧。”黃偉說。

母子平安 恢複順利

在挂着芭比娃娃的病房中,記者見到了黃偉夫婦。

粉紅色的毛絨睡衣、粉紅色卡通圖案的拖鞋,如果不是雙鬓已經花白,田玲看起來很像一個幸福的年輕媽媽。

盡管和同齡人相比已經顯得比較年輕,但是在醫院的衆多年輕父母之中,黃偉夫婦還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這并不會沖淡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之情。說起剛出生的孩子,黃偉的臉上露出濃濃的喜悅,“長得像我,特别可愛,好看。”黃偉伸出手來比劃,好像孩子正抱在他的懷中,“雖然是早産,但出生的時候有2560克,是個胖丫頭,哭聲大,小腿蹬的也特别有勁。”

雖然目前孩子的各項指标都比較正常,但為了安全起見,寶寶目前還在新生兒監護室。在生産之後的48小時,記者看到田玲已經可以下床活動,負責護理的護士告訴記者,田玲目前的各項指标都已經比較正常,和普通孕婦相比也不相上下。

母女平安、恢複順利,事情的一切都在朝向好的方向發展。從查出懷孕開始,黃偉夫婦一直懸着的心才開始慢慢放下。“也想過不要,因為她身體一直有病,怕孩子不健康。”黃偉說,妻子曾經患過腦梗,也有高血壓、關節炎、糖尿病等病症,需要常年服藥,也曾一度停經,後來用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才重新有月經。

這樣的前提下,孩子的到來無疑是“天賜”。

自己也沒想到能有這樣的“運氣”,今年4月份因為身體不舒服、懷疑絕經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退休前在保健院工作的田玲曾經想過無數種“患病”的情況,但萬萬沒想到是懷孕,而且已經有3個月。

震驚多于喜悅。在忐忑和糾結之中,夫妻倆人商定,如果孩子健康,就留下,畢竟是一條命,不能辜負上天的“恩賜”。不過黃偉也做好了準備,一旦妻子身體不适,就終止妊娠。好在經過檢查,田玲的子宮和卵巢都很健康,身體其他指标也正常,雖然醫院出于安全考慮建議終止妊娠,但夫妻兩人還是下定決心,要留住這份“天賜”。

“懷孕的時候沒有一天不害怕的,前期怕孩子不健康,後期怕她(妻子)身體受不了。”黃偉一邊說着話,一邊扶起在病床上虛弱的妻子,“現在總算是放心了。啥困難跟母子平安相比,都是小事了。”

八歲孩子用奶奶退休金(一萬多退休金足夠養娃)2

堅稱自然受孕 奶水不夠吃

孩子出生,是美好的開端,但遠遠不是故事的結局。

質疑聲從來不斷。其中的焦點之一,67歲的高齡産婦,68歲花白頭發的父親,孩子是否是自然受孕。對于此,黃偉夫婦堅持對外宣稱,孩子是自然受孕。

記者了解到,對于早已退休,過上含饴弄孫生活的黃偉夫婦來說,也确實沒有再冒險生産的理由。一兒一女早已成家立業,15歲的小孫女跟着老兩口過,正讀9年級,明年将面臨中考。

“能懷孕,一個是我們身體好,另一個是我們感情好。”說到這,黃偉爽朗又不羁的笑出了聲,“你說現在很多夫妻,他們都不同床睡,哪能有孩子嘛!不管多大年齡,感情好才能有娃娃。”黃偉說,現在妻子已經有了奶水,隻是奶水稀,估計不夠寶寶吃,自己最近在琢磨食譜改善妻子的奶水。

事實上,老兩口的的感情一直是公認的蜜裡調油。田玲生産期間,小到一蔬一飯,大到妻子的産後護理,都是黃偉一手操辦。記者在病房裡看到,田玲稍稍一擡頭,黃偉就馬上拿起枕頭墊在妻子的頭部下方;田玲眉頭皺一下,黃偉馬上就注意到妻子的表情,問田玲有什麼需要;下床的時候,雖然懷抱妻子已經很吃力,但是黃偉還是盡量的輕手輕腳,避免扯動妻子的傷口。目睹了老兩口的感情,不止一名護士表示了“羨慕”。

對于這對年過花甲的老夫妻來說,40多年的婚姻生活讓兩人之間培養了無與倫比的默契。也正是因為這種默契,才讓倆人有了共擔風雨的決心和信心。

在懷孕初期,兒女就強烈反對父母留下這個“妹妹”,在母親生産之後,更是一次面都沒有露過。對于此,黃偉說這是因為“兒女不知道生了,他們工作忙,我沒通知他們。我自己能照顧的過來。”

然而,在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面前,“不知道”這個理由,顯然立不住腳。因為就連一直上學的孫女,都知道奶奶在醫院“生孩子了”。

“孫女明年就中考了,怕影響她學習,沒跟她說生孩子了。結果她同學看到了新聞,跟她說‘你爺爺上新聞了’,她回來問我我才告訴她的。”黃偉說,孫女知道情況後,來醫院探望過一次。本來想看“小姑姑”,但是寶寶還在監護室中,沒能如願,見了奶奶後,還在病房跟奶奶撒了一會兒嬌。

相對于父母表現的冷漠和糾結,對于剛出生、未曾謀面的“小姑姑”,黃偉的孫女萱萱(化名)的表情很淡定,也做好了接納新家庭成員的準備,“沒啥高興不高興的,就感覺還行吧。我奶奶生的孩子,我得管她叫小姑姑。”

八歲孩子用奶奶退休金(一萬多退休金足夠養娃)3

退休金一萬多 能生就能養

生育二字,不僅有“生”,還有“育”,高齡父母如何養孩子,才是這個美好“天賜故事”最引人注目的篇章。

“我們的孩子,我們自己養,不用别人操心!”說到小天賜以後的生活,面對“高齡夫妻如何養孩子”的這一話題,黃偉聲音一下子高了數度。“他們(兒女)同不同意都沒關系,沒用!這是我們的事,不用他們同意,我們自己的孩子,我們肯定自己養!”

黃偉說,他們老兩口的退休金加起來能有1萬多,自己現在還在律所上班,收入很穩定,最關鍵的是老兩口的身體好,陪伴孩子成長并不是問題。

孩子将來上學,開家長會會不會受質疑?孩子大學的時候,黃偉夫婦就已經90多歲歲的高齡,如何給孩子陪伴?

“該怎麼養就怎麼養,是爸爸是爺爺,不是年齡決定的。”黃偉說,自己并沒有因為年齡擔心過孩子以後的生活,鍛煉好身體,就是孩子以後最大的保障。至于自己百年之後的事情,沒有想過,也不想多談。

相對于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質疑,在黃偉夫婦的身邊,更多的是祝福。和保健院相隔不遠,就是黃偉夫婦所住的小區。對于剛出生的小天賜,小區裡的鄉親鄰裡都表示了期待。

“這孩子了不得,肯定就是老天賜的,是個有福氣的孩子。”今年75歲的鄰居王奶奶說,很多人覺得老人養不好孩子,她可不這麼認為,因為現在即便是年輕夫妻的娃娃,也是家裡老人給帶。“人家老兩口身體好,而且退休金也高,還有房子,養孩子不會很簡單的事嘛”。

“從兩口子懷孕我們就都知道,這兩口子關系挺好,一天下樓遛兩次狗,老頭一手牽着狗,一手拉着他對象,感情可好了。”另外一戶鄰居則表示,黃偉是小區裡公認的“模範丈夫”,田玲則為了孩子受了不少苦,“她的腿不好,懷孕後期肚子大了,走路的時候都得拄着拐杖。不容易。”

雖然67歲生子算是一件稀罕事,但是說起黃偉夫妻平時的“奇特之處”,鄰居們都會評論,這對夫婦都是“普通人”。

“就是普普通通的兩口子,身體好懷孕了。這世界上啥事沒有啊,人家兩口子自己有錢,自己養孩子,哪來這麼多的是非。”田玲曾經的老同事,如今的老鄰居評價,“這孩子就是自然懷孕的,能生就能養。”

鍊接:

醫院回應:67歲産婦是罕見個案 不建議效仿

回想起懷孕過程中經曆的重重的困難和風險,不僅是黃偉夫婦,醫院也都捏了一把汗。

“今年五月份到婦幼保健院檢查後,醫院按照母嬰安全五項制度要求,對田玲進行妊娠風險篩查評估,評估結果為紅色高風險,屬于高危孕産婦。”婦幼保健院的副院長劉成文告訴記者,因産婦出現重度子前期、心衰、肝腎功能異常,為确保母嬰安全,保健院在田玲36 1周的時候提前行剖官産術,術後,考慮到産婦年齡與既往病史,以及新生兒未足月等因素,将産婦送入監護病房、新生兒送入新生兒監護室作進一步觀察。

幸運的母子平安,但劉成文還是提醒,田玲屬于超高齡自然受孕屬罕見個案,“作為婦幼專業機構,我們提醒公衆,高齡妊娠發生妊娠并發症、合并症的風險顯著增加,母嬰安全面臨嚴峻挑議公衆适齡婚育,切實保障自身與嬰兒的健康”。

記者手記:

讓奇迹的故事,有美好的結局

風暴來的時候,風暴眼裡往往異常的平靜。

在形形色色審視的眼光中,10月25日上午9點12分,小天賜呱呱墜地。

在保溫箱内安然恬睡的她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引起了何種軒然大波。在出生後的48小時裡,全國的媒體蜂擁而動,她的名字和身世,完全展露在聚光燈下,幾乎引起了一場全民大辯論。除了爸爸媽媽的愛和陌生人的祝福,還有無數審視的目光,看着、盯着、猜疑着這個襁褓中平凡而不普通的小小生命。

5斤1兩的體重,貓兒一樣的小小生命,外界的激辯對于她而言,聽不到、聽不懂,甚至不如一根羽毛掃過的癢。小天賜的孕育和出生,不啻于一個奇迹的故事,但是孩子要成長,她小小的胳膊會變的有力,她清澈的眼睛會審視世界,她會聽、她會哭,還會笑,她會看到社會、聽懂世界、她會在意身上背負的眼光。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背負的太多,會壓倒她的翅膀。

誠然,小天賜的背後,有無數争議的焦點,她的孕育、她的出生、她的成長,甚至她跟父母兄姊的關系,但對于小天賜來說,她人生的畫卷,才剛剛展開,她人生的顔色,應該由自己塗抹。

不管前情如何,她來了,天賜于這個美麗的世界,和每一個普通但充滿希望的孩子一樣,生活注定平凡,但未來無限廣闊。我們是她出生的見證者,我們以後也将是她成長的陪伴者,對于小天賜的未來,多一些關愛,少一些争議,多一些空間,多一些祝福,讓小天賜這個奇迹的故事,能有美好的結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郭春雨)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