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暮江吟古詩欣賞

暮江吟古詩欣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09:12:21

今天說說杜牧。

一個文學家、詩人,他經曆過什麼,他的經曆就必然反映在他的作品裡,杜甫一生困苦,他的詩大部分是艱難苦恨的,也是貼近生活的;白居易雖說也寫天涯歌女的生活(《琵琶行》),但實際上,他隻是偶然貼近了一下底層人士,他自己遠沒有到衣食不繼的地步,所以,他相對就輕松一些,于是,他寫底層人的生活就不那麼切膚,沒有痛苦感,即便偶然有,也是隔着一層的痛苦,不像杜甫那樣痛苦,前面說李賀,李賀的詩為什麼那麼多奇思妙構,那麼多神仙鬼怪,原因就在于他生活閱曆少,他對生活的體驗少,但他又有滿溢的才華,于是他展開幻想,構建出了一個斑斓多姿的屬于他的詩歌世界。

暮江吟古詩欣賞(唐詩閑讀商女不知亡國恨)1

(體驗生活的路遙祝)

曹雪芹如果沒有在他的童年與少年時代體驗繁華,又經曆了成年之後的衰敗之痛,便不會有《紅樓夢》;現代作家路遙為了寫《人生》、《平凡的世界》他曾經長期到西北去體驗生活,如果沒有這些體驗,他的優秀作品是寫不出來的,這類作家的優秀在于他們是一頭紮進生活,認真體驗。我們評價某個作家的文章寫得好,某個導演的戲拍得好,“有生活”是個很高的評價,原因即在于此,有生活,感受是切膚的。

暮江吟古詩欣賞(唐詩閑讀商女不知亡國恨)2

(杜牧像)

回到杜牧身上,中唐末期(這個劃分依然是把韓愈824年去世算作中唐的結束),與杜甫有着遙遠的血脈關系的杜牧再一次為杜甫的“詩是吾家事”做了注腳。老杜家又出了一個傑出的詩人,杜牧被後世稱為“小杜”,自然也是跟杜甫這個“大杜”“老杜”區别的。

前面寫到杜牧詩的時候,簡單介紹過杜牧這個人,杜牧是宰相杜佑的孫子,26歲就中了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曾經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曆任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等京官,也做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地方官,相對來說,杜牧的仕途要比杜甫還有前兩天說的李賀通達得多,運氣也好得多。

杜牧的運氣好,可以簡單做個對比:跟李賀比,李賀幹脆因為父親的原因失去了參與科考的機會;杜牧不一樣,他26歲就中了進士(想想,李賀27歲就死掉了),一輩子當了好多有實權沒實權的官;跟劉禹錫、柳宗元、白居易人比,這些人去地方做官,大部分時候是被權貴排擠,不得已被貶去外地;杜牧去地方任職卻是杜牧自己一而再,再而三上書請求出來的機會,原因其實也很直接,在京城當官,俸祿不足以養活家人(其實,杜甫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他沒有杜牧幸運,于是杜甫繼續餓肚子,杜牧去地方做市長去了)。再比如,杜甫被亂軍活捉過,幾經危難,幾乎身死,劉禹錫、柳宗元們參與革新,在政治風暴中心,杜牧在世期間,最大的政治風波是“甘露之變”,那會兒,杜牧正好不在朝中,于是安然無恙。

暮江吟古詩欣賞(唐詩閑讀商女不知亡國恨)3

(杜牧雕像)

回到開頭說的,因為杜牧的人生經曆,所以杜牧的詩裡幾乎沒有切膚之痛,即便有,也大緻如他自己所說是“商女不知亡國恨”,是隔了一層的痛苦,他更多時候是詠史抒懷,發表一下感慨,但跟劉禹錫等人比起來,顯然柔和多了。劉熙載評價杜牧“人如其詩,個性張揚,如鶴舞長空,俊朗飄逸。”陸遊讀到杜牧時說:“江南寺寺樓堪倚,安得身如杜牧閑”,相比之下,杜牧是“閑”的、“逸”的,他的氣息,文人味更重,他與杜甫的差距在于思想性。沒辦法,這是一個人的經曆決定的,無法更改。

上面說的“商女不知亡國恨”出自杜牧的《泊秦淮》,全詩如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詩題叫《泊秦淮》這裡的秦淮指的是秦淮河,是長江下遊右岸一條支流。古稱叫龍藏浦,相傳為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所以,秦漢稱淮水,唐以後改稱秦淮河(也有一說,就是因為杜牧的這首詩,秦淮河的名聲才真正叫開了,其實李白也說過秦淮這個名字,隻是不如杜牧的這首知名度高)。秦淮河有南北兩源,大部分在南京境内,是南京最大的地區性河流,被稱為南京的“母親河”,曆史上極富盛名,被稱為“中國第一曆史文化名河”。近現代的作家朱自清和俞平伯去遊了一趟,各寫一篇文章,都叫《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說的就是這一條河。

暮江吟古詩欣賞(唐詩閑讀商女不知亡國恨)4

(秦淮河地圖)

南京在六朝的時候還叫建康,是國都,秦淮河從城中穿過,兩岸酒家林立,于是豪門貴族,風流儒士均在此享樂遊宴,到了唐朝,這裡雖然已經不是國都,但此地人文風氣已經形成,因此,秦淮河兩岸的景象卻沒有大的改變。

暮江吟古詩欣賞(唐詩閑讀商女不知亡國恨)5

(現在的秦淮河)

“煙籠寒水月籠沙”,其實這一句也是名句,好詩當然有個好開頭,引人注目的當然是兩個“籠”字,煙、寒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融合,腦海裡一想,簡直就是一幅淡雅的水邊夜色圖,甯靜、迷濛,薄煙又隐隐有一股子神秘暧昧氣息,這正是秦淮河的文化特質。看似簡單的描摹,其實,氛圍交待得很清楚,這是不凡的起句。第一句其實跟第二句是倒裝,因為隻有“夜泊秦淮近酒家”才能見到“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景色,但杜牧改變了順序,這就使起首一句,有足夠的氣勢,先聲奪人,但有了第二句的承接,又不顯得過分突兀。其實這也是符合人的欣賞習慣的,先看到一幅畫面,再去看畫面的裡的人。

暮江吟古詩欣賞(唐詩閑讀商女不知亡國恨)6

(詩意圖)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前兩句有煙有水,有酒有月,隻不聞一點聲響,而後兩句就聽到了聲音,這聲音又是有典故的,不是随便的聲響。商女,一般指以賣唱為生的歌女,很多注本說是商人的女人,似乎不通,秦淮河地區,歌女更合當時的情景。而《後庭花》這個曲子名,顯然是杜牧有意安排出來的,除了韻腳之外, 《後庭花》這個曲子也有來源,它原名《玉樹後庭花》,是南朝陳的皇帝陳叔寶(即陳後主)所制,他沉溺于聲色,不思治國富民,創作此曲終日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這樣做的最終結果當然就是亡國,後世就把這首曲子作為“亡國之音”的代表。“隔江”也有典故,當時隋兵陳兵江北,一江之隔的陳後主不以為意,依然享樂,亡國是必然的了。那麼詩意就明顯了,歌女們不知道亡國之恨,不知道這曲子是亡國之音,隔着江面仍然在唱亡國之音。

暮江吟古詩欣賞(唐詩閑讀商女不知亡國恨)7

(荒淫的陳後主)

重點不在字面,“商女”不知道這是亡國之音,那麼聽這首曲子的貴族、官僚、豪紳們顯然也不在意這是亡國之音,仍然聽得津津有味,這些人或者知道《後庭花》是亡國之音,但不知道當下的唐王朝也正處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而杜牧顯然用意正在于此,他于輕描淡寫之中,于婉轉輕巧中透出辛辣的諷刺意味。

文字裡看似隻是對當下實情的描寫,卻透着對家國的關懷,這當然是首絕妙的好詩,但到底他的這種對家國的關懷,顯然是隔了一層的,因為在他描寫這詩中情景時,他也是悠悠然遊于秦淮河的聽曲者之一,寫這首詩,他也是在享樂中待着的一個,隻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他隻是醉生夢死的一群人裡稍稍清醒的那一個罷了。

暮江吟古詩欣賞(唐詩閑讀商女不知亡國恨)8

(好酒的杜牧)

杜牧的一生太過平順,所以他寫這樣的有關家國大事的詩,總覺勁道不足,我們不懷疑他的心懷家國,但他的家國情懷隔着切身經曆這一層,他隻是夜泊秦淮,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豔曲,觸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不思進取,發一下感慨罷了,但在中晚唐時期,對家國命運葆有關懷及深切憂慮的情懷,已難能可貴,或許這正是杜牧最終成了傑出詩人的原因。

(【唐詩閑讀】之112,圖片源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