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元代山水畫形态及美學意義

元代山水畫形态及美學意義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20 15:22:18

作者:陳博涵(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山水詩畫,顧名思義是指以山水為題材的詩歌創作和繪畫創作,在詩畫合璧之前,山水詩和山水畫分屬兩個相對獨立的審美體系。作為文藝創作的審美對象,山水在玄學盛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受到詩人畫家們的充分關注,産生了以謝靈運為代表的山水詩人和以宗炳為代表的山水畫理論家。宗炳将自然山水與作家的怡情悅性緊密結合在一起,進一步提升了山水畫的“暢神”功能。

随着詩畫藝術的發展,二者相互交融的情況越來越多,特别是題畫詩的廣泛創作,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成為宋元時代的審美風尚。北宋山水畫大家郭熙正是通過對古典詩詞的涵詠來體悟詩性思維,激發創作興緻。而元代詩人善題畫,畫家善寫詩,也成為那個時代普遍的文藝現象。

元代是中華民族大規模交往交流交融的時期,對于持有不同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多民族國家而言,山水詩畫是超越語言差異、加強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也是各民族共享的一種中華文化符号。

元代山水畫形态及美學意義(他為何是元代能畫者第一)1

雲橫秀嶺圖高克恭/繪

元代山水畫形态及美學意義(他為何是元代能畫者第一)2

早春圖絹本郭熙/繪

西域人高克恭是元初有名的民族詩人畫家,時人王士熙在題記他的《青山白雲圖》時說:“其作山水,人家多有之,珍藏十襲,其價甚高,為大元能畫者第一”。(《式古堂書畫彙考》卷四十七畫卷十七)明初詩人張羽在《臨房山小幅感而作》詩中,更将高克恭與趙孟頫相提并論,他說:“近代丹青誰最豪,南有趙魏北有高。”(《靜居集》卷三)可見高克恭聲名确實非同一般。高克恭深受華夏文明的熏陶,除了外在體貌還保留着西域民族的特征外,其志趣與愛好已然與華夏文人融為一體。詩畫藝術是促成民族認同的因素之一。作為呈現作家心性的載體,詩歌與繪畫的直觀性與抒情性最能打通民族間的差異,從而實現多民族文化認同。高克恭是較早奔赴南方任職的色目官員,江南山水的秀美與清麗深深吸引了這位詩人,仰慕高克恭的書法家鄧文原在《故太中大夫刑部尚書高公行狀》中寫道:“在杭愛其山水清麗,公退即命僮挈榼,杖屦适山中,世慮冰釋,竟日忘歸。”(《巴西集》卷下)對大自然的熱愛與留戀,大概是每個民族都無法割舍的情懷,在各民族的詩歌或格言中,我們經常會讀到以自然萬物為意向的情感或智慧的表達。如藏族的《薩迦格言》:“智者是學問的寶藏,他們擁有智慧格言;大海是江河的歸宿,百川都會奔向大海。”自魏晉南北朝以來,中原文化中的山水審美便融入了豐富的人文意蘊,流連山水間,不僅可以追思往來,頤神養氣,還有助于培養詩情畫意。高克恭的詩與畫在人類共有情感基礎上,得到江南山水的滋養,呈現了獨特的古君子之風。在複古思潮濃郁的江南文壇,南方士人看重共同的興趣與雅緻,所以高克恭的才情與創作被接受、推崇,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浙東士人柳貫在《跋鮮于伯幾與仇彥中小帖》中說:“故遊仕于南,而最愛錢塘山水者,予及識其五人焉,曰李仲芳、高彥敬、梁貢父、鮮于伯幾、郭祐之。仲芳、彥敬興至時,作竹石林巒,伯幾行草書入能品,貢父、祐之與三君俱嗜吟,喜鑒定法書、名畫、古器物,而吳越之士因之引重亦數人。”(《柳貫詩文集》卷十八)北人南仕或南人北仕,是元初平定南方之際,元廷經略江南的一種政治需要。這種政策客觀上促進了南北士人群體的頻繁交流,而交流的重要載體之一便是詩文書畫。對于高克恭而言,他的山水詩畫成為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語言。大德元年,高克恭借助酒興揮毫潑墨,為錢塘詩人畫家仇遠畫了一幅《山村圖》,此圖元氣淋漓,天真爛漫,引起仇遠、周密等人長久的共鳴,仇詩說:“高侯丘壑胸,知我志幽獨,為寫隐居圖,寒溪入空谷。”周詩說:“何當賦歸田,初志遂所惬。”(《式古堂書畫彙考》卷四十七畫卷十七)山水林泉之趣,關聯着士人深深的隐逸情懷。隐逸在中國文化生态中代表着一股“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清流,而在私人生活領域則是一種閑散與适意,不管哪一種方式,都體現為對高尚道德的不懈追求和自我修行。觀想山水詩畫,體味的雖是自然靈趣,但收獲的卻是“高尚其事”的文人風雅。然而,正是這種雅趣凝聚了元代多民族間的文化共同體意識。

在元代中後期流傳着一個蘆花被的故事,也與元代士人的山水隐逸相關,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貫雲石。貫雲石在元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聲名,如同“酸齋”名号在曲壇的聲望一樣,“蘆花道人”的名号也廣為人知,後一名号便取自“蘆花被”的故事。廬陵歐陽玄在撰寫貫雲石的神道碑時記載到:“嘗過梁山泺,見漁父織蘆花絮為被,愛之,欲以綢易被。漁父見其以貴易賤,異其為人,陽曰:‘君欲吾被,當更賦詩。’公援筆立成,竟持被往。詩傳人間,号‘蘆花道人’。公至錢唐,因以自号。”(《圭齋文集》卷九)與高克恭一樣,貫雲石也是一位對山水林泉充滿向往的民族詩人。他的祖父在平宋過程中為元廷立下赫赫戰功,而他卻對這種可以世襲的榮譽毫不吝惜,在将爵位讓給自己的兄弟後,他退而與朋友徜徉于山水之間,終日唱和,浩然忘歸。雲石自稱“宦情素薄”,在其第二次辭官歸隐之際,他乘船遊曆了山東的梁山泺。在船上,他忽然注意到漁夫的一席蘆花被,甚是喜歡,便提出以綢緞來交換。漁夫感覺這個儒雅的年輕人非同一般,就提出以詩歌來交換這蘆花被。雲石立刻揮筆賦詩,贈詩易被,後來就自号“蘆花道人”。這個故事顯示出貫雲石不計名利、蕭散淡泊的文人個性。他的贈詩也流露着留情自然、放浪山水的清雅之趣。詩雲:“采得蘆花不涴塵,翠蓑聊複藉為茵。西風刮夢秋無際,夜月生香雪滿身。毛骨已随天地老,聲名不讓古今貧。青绫莫為鴛鴦妒,欸乃聲中别有春。”(《蘆花被》,《元詩選》二集卷七)

貫雲石這首因山水而得名的《蘆花被》,在元人乃至明清詩人中産生大量的追和作品。追和的原因,就在于這首詩引起了士人群體的共鳴,無論是沉淪下僚的失意才子,還是念念歸去的廟堂之士,甚或隐逸山林的方外之客,當他們在傳頌這樣一首充滿天真之趣的作品時,對作者的灑落與淡泊應該充滿了敬意。廬陵張昱《題貫酸齋蘆花被詩後》寫道:“風流滿紙龍蛇字,傳遍梁山是此詩。”(《張光弼詩集》卷六)金陵謝宗可《蘆花被》寫道:“軟鋪香絮清無比,醉壓晴霜夜不融。”(《元詩選》初集卷四十二)更有意思的是,好事人直接将貫雲石的這首詩繪成了詩意圖,此圖在元末明初受到文人的廣泛題詠。元末畫家王冕有題《蘆花道人換被圖》,詩曾雲:“高昌野人見幾早,發須不待秋風老。脫身放浪煙水間,富貴功名盡除掃。”(《竹齋集卷下》)對這種潇灑的文人風緻表達了由衷的欣賞。據明初瞿佑記載,另有一幅詩意圖由錢塘人邱彥能收藏,畫卷題詩者有貢師泰、吳子立、吳敬夫等人。由元入明的吳敬夫對這幅畫在朝代鼎革之際的流傳與題詠感慨萬千,題詩寫道:“高情已落滄洲外,舊夢猶迷白鳥邊。展卷不知時世換,水光山色故依然。”(《蘆花被》,《歸田詩話》下卷)盡管時代變了,但這閱盡世事滄桑的自然山水沒有變,承載着山水的詩人情懷也沒有變。山水詩畫,在這裡代表着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其志”的隐逸情懷,這種情懷穿透了時空的隔閡,在心靈深處産生共鳴,成為打動不同群體的萬古之情,并将各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聯結在一起。

對于多民族交融背景下的元代社會,山水詩畫憑借人類共有的生态意識與詩性思維,加深了民族間的交往與了解,并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了解這種文藝現象,對今天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不無借鑒意義。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8日1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