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樹、市花,上到直轄市,下到縣(區)。當然對于縣(區)來講,就該叫縣樹、縣花、區樹、區花。
市(縣、區)樹和市(縣、區)花,是城市的一張名片。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時,各地都會對此大力宣傳。
我國城市的市樹、市花,早一些的主要是省轄市(地級市),多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選出的。随着城市建設的發展,很多地方會重新評選市樹、市花。而縣一級的城市大多還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才進行評選。
重慶市的一些區、縣,很多都是最近幾年才選出區樹、區花、縣樹、縣花。
重慶市現有26個區和12個縣,目前正式确立了區樹、區花、縣樹、縣花的,隻有8個區和1個縣。
這裡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9個區、縣的區樹區花和縣樹縣花。
首先說一下重慶市的市樹和市花。
重慶的市樹是黃葛樹,市花是山茶花。确立時間是1986年7月23日,由原重慶市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當時重慶還屬于四川。
黃葛樹是成都平原的一種常見樹種,在重慶各地大量種植,重慶市的一些地名也與它有關。
山茶花,原産于中國,喜溫暖濕潤環境,花期長,盛花期一般在1月到3月。
下面說下重慶市所轄一些區縣的區樹區花和縣樹縣花。
南川區 區樹——南川木菠蘿 區花——杜鵑
2018年5月17日,由南川區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決定。
南川木菠蘿是中國特有珍稀樹種,果實酷似面包,又叫南川面包樹,現在主要在重慶一些地方有發現。
杜鵑,又叫映山紅,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一般春季開花。
梁平區 區樹——柚樹 區花——桂花
2018年12月28日确定,由梁平區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2018年5月啟動評選活動。
梁平是“中國名柚之鄉”,清乾隆年間開始引入柚樹,目前已經有十幾萬畝柚樹,樹齡百年以上的柚樹就有五千餘棵。
桂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品種繁多,在梁平大量種植。
銅梁區 區樹——黃葛樹 區花——使君子
2019年11月26日,由銅梁區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正式決定。
使君子,一般6—9月開花,果實為中藥。銅梁區水口鎮以種植使君子聞名,是全國最大的使君子之鄉。
大足區 區樹——香樟、楠木 區花——海棠、荷花
2019年12月18日,由大足區第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正式決定。
香樟是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和西南地區,帶有獨特的香氣。楠木,是中國特有的珍稀樹種,主要分布于雲貴川、湖南、湖北等地。
大足自唐代就已種植荷花,有“中國荷蓮之鄉”的美名。
大足一帶,唐宋時屬昌州,昌州有“海棠香國”的美名,這裡有深厚的海棠文化。
江津區 區樹——香樟 區花——桂花
2020年3月31日,由江津區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正式決定。2019年8月啟動評選活動。
江津區有40餘棵香樟古樹,清源宮五百餘歲的“香樟樹王”曾被評為重慶十大旅遊形象樹之一。
潼南區 區樹——楠木 區花——桂花
2020年10月28日,由潼南區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43次會議決定。2018年7月啟動評選活動。
楠木,是我國特有的樹種,目前是國家二級保護漸危種。2015年在五桂鎮高碑村,發現了大量野生楠木,2018年,這裡設立了楠木生态公園,内有各類楠木萬餘株。
涪陵區 區樹——黃葛樹 區花——繡球花
2021年4月29日,由涪陵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38次會議正式決定。
繡球花,品種繁多,原産于中國和日本,花期一般為6月到8月。涪陵是繡球花原産地之一,有四個原生品種。2020年開始舉辦涪陵繡球花節。
永川區 區樹——楠木 區花——海棠
2021年11月25日,由永川區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決定。評選工作于2021年7月啟動。
在永川區三教鎮張家灣,有960餘畝南木林, 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現存面積最大的楠木(桢楠)天然次生林。
唐宋的昌州也含永川一帶,與大足一樣,這裡也有着濃郁的海棠文化。
豐都縣 縣樹——桂花樹 縣花——映山紅
今年5月10日确定,由豐都縣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正式決定。
桂花樹、映山紅都是豐都縣綠化植物的常見品種。去年,豐都縣城區的桂花樹已經有1600餘株。
重慶還有兩個區——開州區和榮昌區,以前還是縣時,曾選定過縣樹和縣花。
開州區是2016年由縣改區,2008年6月24日,由原開縣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決定,縣樹為黃葛樹,縣花為三角梅。
榮昌區,2015年由縣改區。2012年1月16日,原榮昌縣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十一次會議決定,縣樹為黃桷樹,縣花為海棠花。(黃桷樹就是黃葛樹)
武隆區2021年3月份啟動區樹、區花評選活動,目前還沒看到相關評選結果的公布。
萬州區,以前曾為萬縣市,據《萬縣市志》(2001版,斷限為1911—1992年)記載,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力推廣黃葛樹種植,曾将黃葛樹定為市樹,不過沒有記載具體确立時間。1982年10月到深圳參加中國首屆城市市花展覽會,将山茶花暫定為市花,至于正式的确定時間,市志中也沒有記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