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查法:包括問卷調查、座談會、訪談。
2.問卷調查法:它是常見的教育研究方法,一種發掘事實現況的研究方式。通過搜集某一目标族群的各項科學教育屬性的基本資料,使研究者直接由受試者獲得資料,以測量受試者個人的所知、所聞、所行、個人價值觀(包括态度、信念),發現事實,包括問題、經驗、需求。
3.問卷調查中變量:自變量、因變量、控制變量。
自變量、因變量與控制變量是實驗中的數據,自變量和因變量是根據研究對象而定,控制變量是研究中影響結果的非主要變量,應加以控制的非自變量。自變量是實驗者操縱的,對被試反應産生影響的變量。因變量,因操作自變量而引起的被試的某種特定的反應。
例如:師生人文交流知識、能力、價值觀的改變是因變量,我們投放的改革措施是自變量,改革措施以外的影響因素是控制變量。
“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是因變量,“任務驅動策略”“問題導思策略”是自變量。自變量是起因,因變量是結果。
4. 問卷的導語:問卷導語需要表明調研者的身份,調研的目的,受訪者是如何被選中的(随機),填寫問卷的方法(問題分單選、多選、填空題,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請在符合的選項後括号内勾選,該問卷答案無正确錯誤之分)提出要求(請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作答)保證(匿名和保密)激勵性語言(你的真實有效的回答對我們的課程開發很重要,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5.問題設計中有類變量是人口統計特征(年齡、性别、學校、學科、身份特征等)。将人口統計特征問句放在問卷的最後部分,這是因為一些受訪者可能認為某些人口統計問句涉及到了隐私,如果在問卷的開頭出現,他們會感到反感。
6.問卷設計要注意可靠性 (reliability) 是“把該問的問題問好”,是一個測度項可以得到所有調查對象的真實可靠回答的程度,它的反面是測度值中偏差的程度。
應考量是否能順利達成研究目标以及注意研究樣本在問卷上的配合度,檢視其特性配合研究主題,方能達成調查目标。
依照調研目标,确定每項調研内容。
例如:這次的調研目标是調查學生、教師對現行課堂教學的滿意程度。那麼調研内容就需要根據這一調研目标具體細化出需要包括的每一項,比如對教學目标、内容、教學方式、方法、師生關系、學業成績的滿意程度。
例如,要了解“任務驅動策略”被師生的接受程度,就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設計:對任務驅動定義的理解,對任務驅動策略功能的認識,運用任務驅動策略
的困難和經驗。
又如與“問題導思策略”相關的問題:問題與思維的關系的認識,核心問題與子問題的關系,問題群的設計,問題解決的思維模式。
又如“學科素養”相關的問題設計: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素養分别是哪些?你知道的有利于發展學生素養的教學策略有哪些?課堂教學中運用教學策略的原則是什麼?
7.注意事項:
1)問句應該是聚焦、簡單、簡潔、清晰。
問句需要有恰當的提問措辭;需要根據合适的回答形式編制問句,以使受訪者能夠清楚無偏地理解所提出的問題。
不準确的測度項措詞會引入以下錯誤:調查對象缺少相關知識,措詞過于學術化、晦澀難懂,測度項不完整,語義不明确,一個測度項内含有多重語義,一個測度項内含有多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2)各項調研内容現對獨立,之間不應該有重複、矛盾的地方。
3)一次問卷不宜太長,否則順利完成問卷的受訪人就會大大減少。總量控制的在20題以内。
4)注意問卷的可信度和效度。樣本的選擇,要有一定的量,要有代表性。問卷的發放和回收,要注意有效問卷的占比75%以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