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梅姨長相被質疑

梅姨長相被質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20:05:23

文 |張靖天

概述

“梅姨”,一個成為輿論焦點的另類“網紅”。

盡管法院已在2018年12月對張維平兒童拐賣案一審宣判主犯死刑,這一結果可謂大快人心,但被拐孩子們的下落和涉嫌拐賣9名兒童的中間商“梅姨”至今仍下落不明。

據廣州增城警方于2017年發布的公告顯示,“梅姨”真實姓名不詳,曾用名潘冬梅,現約65歲,身高1.5米。講粵語,會客家話,平時以說媒、做紅娘為生,暗地裡倒賣孩子,曾長期在增城、韶關新豐等地區活動,涉嫌多起拐賣案件。警方在這則公告中,還曾貼出一張“梅姨”的模拟畫像。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1

圖:廣州市公安局增城警方于2017年公布的“梅姨”畫像

11月13日,廣州增城區分局通報了人販子“梅姨”案的最新進展。通報稱,近期找回了其中兩名被拐兒童,并組織家屬認親。随後,有關人販子“梅姨”的圖片在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如龍卷風一般廣泛傳播,各地網友共同呼籲尋找“梅姨”下落,再次掀起了聲讨人販子的輿論熱潮。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2

圖:11月13日-19日輿情走勢

各地頻出“梅姨”現身消息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3

圖:微博辟謠及熱評截圖

随着拐賣兒童案嫌疑人“梅姨”的新畫像在網絡各渠道中廣泛傳播,近期在廣東佛山和清遠、浙江金華蘭溪、湖南省郴州市等不少地方都曾傳出過疑似“梅姨”的婦女現身的消息,但通過當地警方辨認均确認消息不實并及時予以辟謠。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4

圖:官方辟謠消息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5

圖:新京報微博消息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6

彩圖為假!官方澄清網傳畫像不實

“梅姨”為何多年未抓獲,她是否真的存在?梅姨究竟在哪兒?這個全民通緝的人到底長什麼樣?種種疑問讓人販子“梅姨”迅速受到全民關注,11月18日,“梅姨”的彩色畫像在網絡中持續大量傳播,#記住梅姨的長相#成為微博熱點話題,閱讀量達到4億,超過6萬名網友參與讨論。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7

“梅姨”的最新畫像一經發出,迅速被輿論打上了“彩色版梅姨”“滅霸梅姨”“胖版梅姨”等标簽進行廣泛傳播。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8

圖:央視官微發布

就在公衆對“梅姨”外貌的認知即将固化的時候,公安部官微及時發布辟謠消息表示網絡上流傳的廣東增城被拐9名兒童案件嫌疑人“梅姨”的第二張畫像非官方公布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長相如何,暫無其他證據印證。警醒大衆不信謠,不傳謠。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9

圖:公安部官方微博辟謠信息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10

圖:@頭條新聞辟謠消息

據悉,網絡熱傳的彩色版“梅姨”畫像來自于非公安機關權威機構的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台,因此CCSER平台秘書長回應媒體記者時表示,發布這張圖片是希望讓大家能夠關注彩色的“梅姨”畫像,有線索及時舉報。19日上午,@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台官方微博發布消息,澄清彩色畫像的來源及善意的初衷。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11

最新的“梅姨”是今年警方畫像專家林宇輝根據一名據說和梅姨同居了兩年多老漢的描述所畫。彩色版則是林宇輝今年11月初制作的,并發給了被拐兒童家屬申軍良。盡管第一張“清瘦版”畫像來自官方發布,但在申軍良尋找“梅姨”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梅姨”身邊的人都說那張不像“梅姨”。為了盡快找到人販子“梅姨”,申軍良将“梅姨”的彩色畫像(胖版梅姨)發布在了自己的社交網絡平台上。

為何大家要尋找“梅姨”

衆多網民關注到官方辟謠的消息并參與評論,希望能獲得官方認證的真實畫像,有網友表示相信官方發布,蓄力再次聲讨人販子。從中可以看出,之所以積極地傳播,是出于為抓捕人販子貢獻一些力量的心情。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12

但正因如此,官方緊急辟謠的及時性則更加重要,錯誤的消息形成輿論産生蝴蝶效應後,會出現更多疑似但并非“梅姨”的婦女頻繁現身,屆時将會擾亂執法人員和公衆的視線,加大公安的偵查難度,減緩真正“梅姨”的落網時間。

本次輿論對“梅姨”的消息如此關切,是出于對人販子的痛恨。新京報評論指出:“對人倫悲劇的共情,是這次大家轉發“梅姨”照片背後的動機。盡管這是一個烏龍,但大家對兒童拐賣的痛恨,應該得到理解。”

打擊人販子,需要做哪些努力?

近年來,公安、司法部門為打擊“人販子”已經做出諸多努力。公安部早在2011年就出台規定,全國公安機關實行兒童失蹤快速查找機制,強調多部門、多警種聯動合成作戰,加快刑偵部門立案開展偵查。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中對醫院嬰幼兒拐騙行為等具體情形做了規定。同年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與阿裡巴巴共同發起創立了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團圓系統,該平台運用互聯網技術,協助快速找回失蹤兒童。

同時,越來越多的民間公益力量也在投入這一領域,如公益網絡尋人平台、“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兒童”行動、“寶貝回家”尋子網站、“博愛童話園”等民間打拐力量,通過數以萬計的志願者力量幫助家長尋找孩子的線索,給這些被拐賣兒童的家長帶去了慰藉和幫助。人大代表張寶豔在今年兩會期間,建議加強對收買被拐賣兒童行為的懲處力度,罪起刑點上調至十年以上至死刑,該建議被衆人點贊,備受輿論支持。

梅姨長相被質疑(梅姨一個千夫指的)13

新京報18日發布的快評《大家為什麼要尋找“梅姨”》,其中從針對兒童拐賣痛點分析稱:“找出‘梅姨’不僅是被拐賣兒童家長的心願,在一定程度上,人販子‘梅姨’也成為一個吸引人眼球的神秘符号,這個符号猶如一個城市傳說,時刻提醒大衆要提高防拐意識。”

因此做好監管保護工作尤為重要。商場、公園、車站、超市、遊樂場等人流衆多的公共場所是孩子走失的高發地帶,會給“人販子”增加更多的拐騙機會,需要家長格外注意加強看管。此外,犯罪分子可利用零食玩具誘騙,送餐快遞、放學代接等情況進行作案,需要有針對性地給孩子進行場景化的防拐騙教育指導。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可通過相似案件的視頻、紀錄片,進一步了解細思極恐的拐騙手段,更好地提高防範意識,對教育和保護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

總結

本次話題的焦點“梅姨”,不僅是一個涉及多起拐賣兒童的人販子,同時還映射出衆多拐賣兒童的罪犯和滅絕人性的現象。本事件能夠受到全民矚目和傳播,正是大衆關注兒童保護的有力體現。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有了人臉識别、指紋、大數據等智慧警務高科技手段加持,啟動網絡輿論場的全民監督功能,隻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付出一點力量,通過執法機構和網民大衆聯動,相信一定能夠讓罪大惡極的“梅姨”們再無藏身之地。

□張靖天(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範娜娜 校對:危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