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坐場詩、定場白以及通名屬于傳統戲曲的一種獨特的表現手法。
【引子】角色上場最初開口的就是引子,就是引起來的意思。念引子有工尺,但隻于念。引子的作用是說明劇本大意,或介紹人物身世,概括籠統,不着痕迹。一般引子隻念兩句,如《文昭關》東臯公一上場念:“門外青山綠水,黃花百草任風吹。”也有四句至六句的,稱為大引子。
【坐場詩】角色上場念完引子落坐後,接念四句詩,稱為坐場詩,也叫定場詩。這坐場詩來源于說唱藝術,說唱中有大書與彈唱兩種,都以詩詞開場,概括叙述說唱故事的大意。宋元戲劇是從說唱藝術演變來的,在雜劇稱“楔子”,到傳奇稱為“開場家門”,到皮黃戲曲則都改成詩,一般四句,幹念,無工尺。重要角色上場先念引子,再念詩。如果二人或四人同時上場,則往往開口便念詩,二人者每人念兩句,四人者每人念一句。醜角上場數闆,與詩近似。
【通名】角色上場詩念完後,就自己通報姓名。如不念詩,隻念引子,那麼接着就通報姓名。近代戲曲中一般都各自報姓名,但在元雜劇中,無論場上有多少人,隻用一人代報。如一家人,則家長一人先出場,自報姓名,順便提到家屬,報完名,然後再喚家屬出來,家屬出來就不再報名了。
【定場白】角色上場,念引子、詩和通報姓名後,就有一長段獨白,名曰定場白,這定場白在昆曲、皮黃都用四六句,說明自己家世和本劇本折的詳細情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