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衛靈公》中記子貢向孔子問:能不能一句話一輩子可以執行?孔子回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願意幹的事,不要叫别人幹。這是孔子“仁”學的主要表現形式,它體現出一個人對别人的尊重與愛戴。相反,自己不願意幹的事,推給别人幹,是不對的。在孔子生前,魯國就發生過這樣一個事件:
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歲時,魯國掌握大權的季孫氏(季平子)與另一位貴族郈氏作鬥雞比賽。鬥雞是當時人經常舉行一種競技活動。雙方各拿出一支訓練好的公雞,兩者相鬥。雞勝者人勝。是一種馴養家禽後的平等競争。但兩個人都心術不正。季平子在雞翅膀裡撒上芥末,對方的雞鬥時如果啄到雞翅,芥茉便辣了眼,看不見,隻能被動戰敗。而郈氏卻在雞爪上按上鋒利的金屬鈎子。此雞向前一抓,便可把對方抓傷。兩人都用此陰謀詭計,坑害别人,也就是自己不願做的事,叫别人做,結果兩人的騙局都被對方揭發,相互揭發、責難、攻擊,展開了激烈的鬥争。魯昭公要借機削弱季孫氏的權力,偏袒郈氏。季孫氏卻有意一讓再讓,政治上取得主動權後,把魯昭公趕出國門,使其流浪國外。
魯國貴族内部這一番勾心鬥角的行為,都不符合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結果都也沒有好下場。
許多人崇拜西方文明,西方文明确實有好的東西,最好的是“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這一主張來自1789年法國資産階級大革命,這次革命運動中的《人權宣言》,這一宣言中這樣寫着:“自由是屬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損害他人權利之事的權利。其原則為自然,其規則為正義,其保障為法律,其道德界限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可見,西方的這些好思想是參照孔子思想而來,“自由、平等、博愛”的資産階級綱領和孔子思想息息相通的。這一适用于全人類的格言也為聯合國所采納。翻譯為西方語言就是:自己不願做的事,不要推給别人去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