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雖然推崇王維詩中有畫,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最是精美。但實際上盛唐其他詩人的功力也不在其之下。不管是李白還是杜甫都有經典描繪景色的詩句。畢竟詩歌,最擅長的就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公元754年,53歲的李白重新登上了謝脁北樓。多年前他曾經在這裡寫下“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到最後,“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展現出了它非同一般的豪氣。
而今天詩人來到這裡,筆下有令人如癡如醉的美景描繪,但詩人的心緒,卻充滿矛盾,有無比複雜的情懷。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這首古詩就是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登高望遠最容易抒發情懷,也更容易看到更美麗的景色。李白這首古詩一開篇就是驚豔之語。“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這兩句10個字的精彩令人叫絕。江邊的城池好像在畫中一樣美麗,山色漸晚,我登上謝朓樓遠眺晴空。
他看到了什麼景色呢?“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兩條江之間,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鏡子;鳳凰橋和濟川橋好似落入人間的彩虹。
秋天溪水更加澄清,水面也更加平靜,用“明鏡”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的;兩條長長的大橋架在溪上,倒映水中,從高樓上遠遠望去,溪水清澈,夕陽殷紅,光纖轉換之中橋影幻映出無限奇異的璀璨色彩。這哪裡是橋呢?簡直是天上的兩道彩虹。
前兩句的語言恰似脫口而出,充滿自然之美,後兩句詩人的視角更是細緻。“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村落間泛起的薄薄寒煙缭繞于橘柚間,深秋時節梧桐已是枯黃衰老之像。這更是詩人登高望遠所看到秋天獨有的蕭瑟之景,随意點燃就勾勒出深秋的輪廓。看似和前幾句詩詞意境差别很大,但是同屬于秋天帶給人不同的色彩。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謝朓是李白非常敬佩的詩人,這也是他三番五次登上北樓的重要原因。除了我還有誰會想着到謝朓北樓來,迎着蕭飒的秋風,懷念謝先生呢?
此時的李白年過半百,棄官而去之後一直處于失意之中,四處漂泊。蕭瑟秋天登上北樓,内心的寂寞和惆怅可想而知。他在這裡登高望遠并不單單是為了欣賞美景,更是緬懷他所仰慕這個詩人的悲劇人生。在對他人悲苦人生的緬懷之中,想到自己今天的落寞,更讓他在這個詩意的秋天生出幾分悲苦。
但即便如此,前半段對山水之情極緻的描繪堪稱經典。尤其是“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極富想象力,也很有李白詩歌語出自然“清水出芙蓉”的特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