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25歲的趙本山舞台上表演了《摔三弦》,迅速走紅
下場後,趙本山拿着酒杯挨個桌子敬酒,碰到了20歲的範偉。
那時候的範偉,曾拜師陳連仲,學了4年相聲,終于能把普通話說标準了。
而趙本山6歲就混迹在江湖上,酒桌上的客套遊刃有餘。
他端起酒杯面向範偉:“走一個?”
範偉悶聲點頭,喝下一口鐵嶺老窖,擡頭望向趙本山,眼神裡滿是羨慕。
于是範偉開始獨自創作之路,第二年獲得當地舉辦的相聲大賽大獎。
可是相聲忽然就青黃不接了,一直到10多年之後,黃宏還在春晚上得意的對侯耀文說:“看吧,相聲明顯幹不過小品”
範偉開始調轉方向,研究起了小品。
九十年代初期,範偉的小品已經在老家小有名氣。
而當時的趙本山,已經走向春晚的舞台,《相親》《小九老樂》《我想有個家》連續三年被評為最佳節目。
他看到一個疙瘩出來的範偉,覺得這人還不錯,于是叫住他,問他願不願意一起上春晚。
294年的春晚,應該輪到範偉上場。
可節目一直拖到最後,範偉都沒有被認可,盡管他演的很好。
範偉不想讓老哥為難,打了個招呼就回了老家。
後來趙本山回憶此事,對範偉贊不絕口:本性善良,寵辱不驚。
95年春晚,範偉正式走上夢寐以求的舞台。
他想着,咱也是上過春晚的人了,也成腕兒了。
可不成想,走在街上還是沒人認識他。
範偉這才想起,趙本山是太陽,自己頂多算是個燈泡。
自己還得磨煉,于是三年又三年,《三鞭子》《紅高粱模特隊》《拜年》,怒刷存在感。
2001年開始,範偉終于開始走紅。
這一年,範偉摘下眼鏡,換了發型,成了腦袋大脖子粗的夥夫,
《賣拐》三部曲火了趙本山,但很多觀衆開始四處打量那個“沒事走兩步”的範偉。
範偉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光芒完全不輸趙本山。
2004年,《馬大帥》又異軍突起,“彪哥”的表演渾然一體,小人物的憨厚、質樸被範偉演活了。
以至于很多人忘了趙本山才是主角,馬大帥才是主角。
時間長了,範偉也琢磨:我為啥還給人當綠葉呀?
于是在次年,範偉和趙本山合作完小品《功夫》之後,再也沒有一起上過春晚。
2010年,趙本山大叔在北京宣傳《鄉村愛情3》。觀衆習慣了他們在一起搭檔,但這次範偉卻沒有來。
當記者問出這個問題時,趙本山熱淚盈眶:
人家現在是大腕了,不接我電話了,打了幾天都不接,
很快,“範偉耍大牌”的說法不徑而飛。而兩人的關系在大夥面前顯露之後,愈發生疏。
在記者問到這個問題後,範偉一直在沉默。他的心思隻知道拍戲,忙前忙後。
為了拍《芳香之旅》,範偉從160減到140,又自己寫筆記,做感悟。
《手機》裡的河南民工,是範偉親自走到當地去體驗生活,糾正口音。
離開趙本山,範偉并沒有打着之前的旗号賺錢,反而一門心思撲在了演戲上。
終于在2017年,範偉憑借《不成問題的問題》裡的丁務源這個角色,一舉拿下第53屆金馬影帝
鏡頭前的他,卻一直聲稱自己是“爆冷”
可當時的候選人,有梁家輝,有張學友,有許冠文。
5有人說,範偉和趙本山的決裂源于那場四十萬的演出。
那一年趙本山帶着高秀敏和範偉一同前往四川演出,七場,主辦方給了四十萬,趙本山留給範偉7千。
可現在說起這事來,怨不得趙本山。
主辦方請的是趙本山,沒有範偉,這四十萬一分不差還是人家的。
可以給你七千,也可以一分不給你。
範偉想的也沒錯,寄人籬下有可能七千也拿不到。
于是範偉有了單飛的想法。
而趙本山也在之後意識到,範偉是自己兄弟,不是徒弟。
劉老根3大結局,藥匣子回來,恢複神智的劉老根哭着說:“匣子,你咋回來了呢?”
藥匣子笑中帶淚地回答:“這不你一句話,我就回來了呗。”
是啊,人到了這個歲數,什麼都該放下了。
很多年後,談到範偉,趙本山說:“他是個好人,非常好的人,一個很内向,而且很腼腆的好人。”
就好像曾經那個少年,端着酒杯一臉鄭重其事,眼神裡滿是羨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