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有三急,如廁第一”
吃喝拉撒四件人生大事中
涉及到廁所的就有兩件
可見廁所的重要性
然而,廁所總被認為是“藏污納垢”之地
尤其是在公共場合表達“我要上廁所”
就顯得太過直白且不夠優雅
為了符合都市靓男or靓女的高級段位
如何表達“上廁所”才更婉約唯美?
向古人學說話
無論是高冷傲氣的王公貴族
還是遺世獨立的文人騷客
隻要感受到來自腹腔的
那一聲深淵悠長的呻吟
都會乖乖找到一個坑
讓負擔卸下
一向崇尚風雅的古人
對“上廁所”這事又是如何表達的呢?
如 廁
秦漢時期,上廁所叫做“如廁”
司馬遷在描寫鴻門宴時寫道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
“如”是去往某處之意
“如廁”就是“上廁所”
這種簡潔又文雅的說法
也沿用至今
出 恭
明代科舉考場中設有“出恭”、“入敬”牌
士子如廁通便,需要先領牌
所以把上廁所叫做“出恭”
針對不同情況,“出恭”還有精細化表達
比如大便為大恭,小便為小恭
老北京人還把“放屁”雅稱為“虛恭”
更 衣
乍一聽,“更衣”是說“換衣服”?
其實也是上廁所的說法
比如東漢王允在《論衡》中的描述:
“夫更衣之室,可謂臭矣”
“更衣之室”便是指廁所
“更衣”就是如廁啦!
之所以有這麼個說法
是因為在廁紙出現之前
古人清理菊花相當麻煩
尤其是貴族或者有錢人家
大多穿着長袖長袍
上廁所或者清理時很容易沾到衣服上
為了保持清潔隻能更換衣服
因而上廁所便有了"更衣"之稱
登 東
古代建築中,廁所多建在房屋東角
所以上廁所也叫“登東”
比如《警世通言》描寫王安石上廁所的情景:
“荊公見屋旁有個坑廁
讨一張毛紙,走去登東”
不過,“登東"的“登”字表示“上”
這和我們現在常說“上廁所”
而不是“下廁所”的表達
多少也有點關系
方 便
這題大家都會!
“方便”是如廁的比較通行的說法
現在依然在用
《西遊記》第五十三回:
“那婆婆即取兩個淨桶來,教他兩個方便”
說的就是拉粑粑的意思
看李商隐妙筆生花
漢語文化博大精深
上廁所的說法更是不勝枚舉
但高級說法集大成者
還得看著名詩人李商隐
人家寫拉粑粑,都能妙筆生花
郁金堂北畫樓東,換骨神方上藥通
露氣暗連青桂苑,風聲偏獵紫蘭叢
長籌未必輸孫皓,香棗何勞問石崇
憶事懷人兼得句,翠衾歸卧繡簾中
這詩不仔細讀
真看不出他寫的是拉粑粑!
“郁金堂北畫樓東,換骨神方上藥通”
說的是廁所位置
在郁金堂北,畫樓東
因為吃了通便神藥
大詩人一瀉而下,猶如脫胎換骨
在去廁所的路上
他還仔細觀察了周邊環境
園中宵深露重,曉煙漠漠
西風獵獵吹來陣陣花香
接着,李商隐引經據典地描述了
廁所裡的高端配置
廁籌,是古代廁紙,用來擦屁股
香棗,可以堵住鼻孔,隔絕臭氣
“憶事懷人兼得句,翠衾歸卧繡簾中”
這兩句就是如廁後的事了
大詩人總結了這趟廁所之旅
不僅回憶了往事和古人
還得了好詩佳句
心滿意得要回卧室睡覺了
對于李商隐這樣的“如廁天才選手”來說
世界上沒有一首詩化解不了尴尬
如果有,那就再來一首!
整個廁所之行以詩為伴
化尴尬于無形
絕絕子!
當代網友如何表達“上廁所”?
相比古人的含蓄婉約
當代網友對“上廁所”的描述
就極具現代化風格
興許能讓你學上幾招!
@Ryan Liao
容我去一趟五谷輪回之地
@逗逗
我内存滿了,去釋放下内存
@知乎用戶
我們都是說:去“托力“(toilet)
@阿達
我們滿族同胞管上廁所叫
“edun tuwambi”
翻譯成漢語叫“觀風”
所以每次看神探狄仁傑
狄胖子和武則天在觀風殿說話的鏡頭
我就特心疼他倆
@阿裡巴巴
很多人都知道阿裡巴巴的武俠文化
所以,這五谷輪回之所也得給起個好名字
男廁叫:觀瀑亭;女廁叫:聽雨軒
觀瀑者,飛流直下三千尺
聽雨者,大珠小珠落玉盤
所以,在阿裡開會途中
你可以優雅的站起來
淡淡的說一句:不好意思,去聽下雨~
或者:對不起了各位,灑家去觀瀑了!
大家就都知道你要幹嘛了
要肛泰君說
便意突襲時,憋住總是不行的
這時直接表達“我想方便一下”
也不算尴尬
真正尴尬的
是你的“修為”
古人上廁所都有這麼多花名
興緻來了還能賦詩一首
而你隻會打一盤王者農藥
順便為菊花點一顆朱砂痣
這高級感可就下來了
養成健康的排便習慣
專心如廁、速戰速決
避免痔瘡等肛腸疾病
才能讓你的廁所之旅更“香”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