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知更鳥的真實傳說

關于知更鳥的真實傳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1:17

記者丨何安安

鳥類在人類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們關注鳥類的熱情也從未減退。譬如在《詩經》中,開篇第一句就是“關關雎鸠”,而在王爾德和安徒生的童話裡,總有夜莺的歌聲相伴。近日,在《鳥鳴時節》品讀分享會上,上海辰山植物園科普部部長王西敏做客思南書局,分享了和鳥類有關的故事,以及自己的觀鳥心得。

關于知更鳥的真實傳說(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鳥兒究竟是不是)1

6月4日,王西敏在《鳥鳴時節》品讀分享會現場分享自己的觀鳥心得和故事。

王西敏從2000年左右開始觀鳥,屬于國内較早接觸觀鳥的人。他發現,在觀鳥的過程中,不但能夠享受到鳥類帶給人們的美好,也能夠發現鳥類面臨的很多問題。王西敏說,觀鳥特别容易激發人們對自然的情感,自己也曾經因為觀鳥,走上了一條很有意思的人生道路。王西敏本來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同時也是野生動物愛好者,特别喜歡觀鳥。但在觀鳥的過程中,王西敏發現了一些鳥類所面臨的問題,比如很多人抓鳥。為此,王西敏選擇成為一名警察,希望可以保護鳥類,在當時的他看來,這是一種可以立竿見影保護鳥類的方法。但是,如何讓抓鳥、賣鳥這樣的行為變少呢?王西敏意識到,要想真的阻止捕鳥行為,需要了解這背後的環境和氛圍。

在赴美國學習環境教育期間,有一本書對王西敏觸動很大。這本書叫《林間最後的小孩》,說的是孩子們因為各種原因,特别是學習壓力很重,不再去樹林裡玩耍。這讓王西敏非常驚訝,也讓他萌生了對鳥和植物更大的興趣。回國以後,王西敏選擇去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從事相關工作,希望可以告訴小朋友大自然的有趣,以及觀鳥的樂趣。

在活動現場,王西敏從上海本地的鳥類講起,比如大杜鵑,還有比較常見的四聲杜鵑。大杜鵑的叫聲是“布谷,布谷”,但四聲杜鵑的叫聲,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形容。有人說它叫的是“光棍好苦”,也有人說它叫的是“割麥割谷”,鳥兒的聲音當然是一樣的,不同的說法反映了人們不同的心境。

英國是觀鳥活動的起源地,并且有三分之二的民衆會在自家花園裡喂鳥,人與鳥兒有着親密的聯系。《鳥鳴時節》秉承了這種深厚的博物實踐和鳥類觀察傳統,對每種鳥類的外形、鳴聲與生活史,以及城市與鄉村環境的變遷,鳥類名稱的來曆和相關的曆史故事等都有涉及。書中雖然描述的是英國有代表性的鳥類,但其中有約200種鳥兒也分布在中國境内,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布谷鳥”——大杜鵑,還有家燕、麻雀、白鹭等。

關于知更鳥的真實傳說(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鳥兒究竟是不是)2

《鳥鳴時節:英國鳥類年記》,[英]布雷特·韋斯特伍德、斯蒂芬·莫斯 著,朱磊、王琦、王惠 譯,譯林出版社2021年5月版

王西敏結合國内外的觀鳥現狀和自己的觀鳥經曆,對《鳥鳴時節》中提到的一些鳥類做了介紹。王西敏說,歐洲曾有一個有意思的項目叫“春天的信使”。項目選擇了歐洲幾種特别典型的遷徙鳥類,這些鳥類春天的時候會從南往北遷徙,逐次經過歐洲各個國家,觀鳥者則通過網站上傳自己在不同國家觀察到的記錄,這其中有一類鳥就是大杜鵑。杜鵑的叫聲非常吸引人,但它的樣子卻非常不起眼。因為它獨特的叫聲,在中國古代也有着許多關于杜鵑的故事和詩歌,比如杜鵑啼血等。

珠頸斑鸠也是上海比較常見的鳥類,它的脖子上有一圈小點點,像珍珠一樣。王西敏介紹,我們身邊的鳥類其實有很多,比如喜鵲、烏鸫、麻雀等,但因為觀鳥文化的欠缺,很多時候我們并不認識。但在歐美地區,這些鳥類的形象幾乎會出現在各個場所,很多學校也會選擇當地最為常見的鳥類作為吉祥物,比如美國最為常見的主紅雀。歐亞鸲則充分融入到了英國人的生活中,在各種商标、廣告中都有它的身影。當然,歐亞鸲還有一個更為出名的名字叫“知更鳥”。

倉鸮在中國的分布很少,目前隻在西雙版納有一個非常穩定的繁殖種群。王西敏提到,自己之所以講到倉鸮,是因為與它的一段不解之緣。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時,王西敏有一天在園裡散步,突然聽到天上傳來一聲叫聲,聲音非常接近于倉鸮和草鸮,但草鸮是黃色的,這隻鳥卻是白色的,所以是倉鸮,後來王西敏發現植物園裡有一對倉鸮,還發現了它們有一個繁殖窩。王西敏說,美國有一部很有名的動畫片叫《貓頭鷹王國:守衛者傳奇》,這個動畫片的主角就是倉鸮,片中所有出現的貓頭鷹都是北美洲存在的貓頭鷹,比如雪鸮、烏林鸮,片中的大反派是隻雪鸮。

《鳥鳴時節》中提到的灰鶴,在中國是分布相對廣泛的一種鶴。在全球範圍内,有15種鶴,其中中國有9種。在中國有哪些容易看到鶴的地方呢?王西敏現場推薦了幾個地方,比如江西的鄱陽湖,一次可以看到幾種鶴,還有湖南的洞庭湖,有白頭鶴、灰鶴。此外,黑頸鶴是一種高原鶴,它們在青藏高原繁殖,在雲貴高原越冬。在這裡,王西敏鼓勵普通人去野外觀鳥,去戶外欣賞自然的美好。

關于知更鳥的真實傳說(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鳥兒究竟是不是)3

《鳥鳴時節:英國鳥類年記》内頁插圖。左為大山雀和青山雀,右為黑水雞、骨頂雞和琵嘴鴨。

活動現場,王西敏還分享了幾個觀鳥愛好者的傳奇故事。“二戰”時期,英國觀鳥愛好者約翰·巴克斯頓不幸被德國俘虜,關進了集中營,他在集中營中找到了三個跟他一樣的觀鳥愛好者,組建了一個觀鳥小組,在集中營裡面觀察歐亞紅尾鸲。“二戰”結束後,他回到英國,寫下了一本非常詳盡的著作《歐亞紅尾鸲》,其餘三人後來也都在觀鳥和鳥類保護領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這個動人的故事也記錄在《鳥鳴時節》一書中。而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武漢有一批觀鳥愛好者在自己的陽台上觀鳥,觀察記錄到50種野生鳥類,并結集出版。在王西敏看來,這些都是由鳥引發的故事,“人生無論處于什麼樣的環境,隻要你熱愛它,總能做出一點不一樣的事情。”

記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申婵

校對丨王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