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高宇婷
央視新聞 截圖
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邀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媒體采訪。
會上有記者提問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副縣長歐彥伶,廣西羅城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仫佬族最大的發展優勢是什麼?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方面,未來有怎樣的打算?
歐彥伶表示,仫佬族是全國較少人口民族,總人口有18萬多,其中80%都聚居在羅城。千年仫佬,山間羅城。優良的生态環境是羅城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争優勢。比如羅城自然風光秀美,民族風情濃郁,具有發展民族生态旅遊的獨特優勢。另外,在羅城境内的九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遠古時代的花崗岩縫隙中流淌着負離子山泉水。
“我們倍加珍惜大自然的饋贈,努力打造中國好水,壯大高端優質山泉水的産業集群。我們還積極打造中國米香型白酒生産基地。”歐彥伶介紹,還有作為中國野生毛葡萄之鄉的羅城,特有的野生毛葡萄不僅經濟價值高,還是荒山石漠化治理的好幫手。當地深入研發山野毛葡萄的酒水飲料系列産品,大力推廣油茶、山特水果種植,一大批優質農産品成為農民緻富的香饽饽,打通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
歐彥伶講道:“因此,對于我們這些經濟後發展、欠發達的少數民族來說,産業發展想要後發趕超,必須用足優勢、多方發力,努力探索少數民族地區産業強、百姓富、生态美的綠色發展密碼,才能更好為實現鄉村振興助力。”
責任編輯:蔣子文 圖片編輯:樂浴峰
校對:劉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