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時期,無論哪位皇帝入主皇宮,都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儒家學說。而儒學自春秋戰國之後,曆經2000多年發展,有過三次高峰。第一次在西漢,經董仲舒儒學推成經學。第二次在宋代,朱熹建立了理學體系。第三次在明朝弘治、正德年間,形成王陽明的心學。
就王陽明個人而言,在五百年前,王陽明達到了《左傳》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這“三不朽”的境界。
王陽明喜歡對着書本,凝思苦想,他問老師:“怎樣算第一等事?”老師答:“隻有讀書。”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母親懷孕14個月才生他,五歲還不會說話。這位王守仁,曾在紹興築室稱陽明洞,因而被人們稱為王陽明。祖母,年逾百歲卒。王陽明九歲時,其父王華考中狀元,後來做了弘治帝的老師。十一歲時,父親接他和祖父住到北京。路過鎮江金山寺,祖父帶他和朋友們飲酒吟詩。大家還沒成句呢,王陽明忽然在祖父身邊大聲吟道:
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徹洞龍眠。
就是說,如果從空中俯瞰,金山好像一個拳頭打破了揚子江;而妙高台高到可以把月亮當作倚靠,玉箫吹響動聽,打攪龍王睡眠。衆人驚異,命他再作一首。王陽明随口吟道: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說如果從下往上仰視,看到的是山比月亮大;而如果從天上往下俯視,看到的是渺小的山和闊廣的月亮。他不僅出口成詩,而且詩意高遠,内含哲理。
到北京後,王陽明開始就塾讀書。對王陽明的幼年影響更多的是他的祖父王天叙。王陽明為人胸次灑落,吟歌自得。陽明的父親身在官場,見他豪邁不羁,常常為之擔憂,而他的祖父卻對他充滿信心。陽明疑道:“第一等事是讀書學做聖賢罷?”這顆理想的種子,在少年的心田種下,終究會生根發芽。
十三歲時,母親鄭氏去世,這是陽明人生中經曆的第一個大挫折。他回老家居喪盡禮三年,又回到北京。途中,他先去了長城居庸關一帶。當時蒙古一直威脅明朝,王陽明想出關去看個究竟。他騎馬射箭,經過曆練,既弓馬娴熟,又磨煉了意志。
十七歲時,他奉父命去洪都(今江西省南昌市)結婚,嶽父是他的遠方親戚,做江西布政司參議。他在嶽父家住了一年半,從早到晚練習書法,把衙門裡積攢的紙竟全部寫完,悟出寫字的道理,他說:我起初學字,對着古帖臨摹,隻學得字的外觀,入後提着筆,不輕易落紙,先凝思靜慮,把精神會聚一起,字體默運在心,然後下筆,如此好久,才通得字法。
十九歲時,祖父去世,父親回鄉守孝,召集陽明及從弟、妹夫等一起學習經義。王陽明白天随衆課業,晚上便搜取經典誦讀。随着讀書修養的長進,王陽明在舉止上也端容慎言。
二十一歲,陽明考中舉人,二十二歲會試失敗,接着又一次會試失敗,直到二十八歲,考中弘治十二年進士,二十九歲被授為刑部主事。王陽明到而立之年結束了第一階段人生。這是他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沐浴在父祖兩代雙親的愛和教育裡,讀書、寫字、賦詩、遊曆、求道、習兵,對知識的追求如饑似渴,獨立思考讀書的道理,奠定了紮實基礎。
王陽明入仕後,便受到大太監劉瑾的殘害,人生蒙受大挫折。正德元年,劉瑾逮捕禦史戴銑等20餘人。王陽明疏救,惹怒了劉瑾,被縛午門外,遭廷杖40,陽明氣絕,很久才蘇醒。
在監獄半年後,王陽明被谪貴州龍場驿。受他牽連,父親由禮部侍郎罷官,劉瑾敗死後官複原職,後故去。
劉瑾派人在路上要加害陽明,這已被陽明所預料。陽明行到錢塘江邊,深夜佯為投江,将衣冠鞋子浮在水上,遺詩雲:“百年臣子悲何極,夜夜江濤泣子胥。”以此蒙蔽了前來追殺的人。就這樣,曆千難萬險,來到貴州龍場驿,做了個驿丞。
龍場,在今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這裡萬山高聳,多為苗民。苗人見他無處落腳,睡在草樹之中,便幫他搬到一個山洞居住。洞口直上直下,山洞很低,也很窄小,沒有家具鋪蓋,王陽明住在洞裡,以草為被褥。這個山洞後俗稱“玩易窩”。後來,他找到大些的洞穴,人在裡面可以直起身來。現在當地人們把它叫作“陽明洞”。王陽明曾在洞裡修行。
王陽明對當地老百姓因俗化導,教他們削木為梁柱,割草為蓋,建造房舍。百姓們就伐木為屋,以栖陽明。王陽明教他們找來黏土,做成土坯,燒窯制磚,再伐些大樹做梁架,蓋成一組房屋,有“何陋軒”“君子亭”“賓陽堂”。王陽明把房屋布置起來,将之分成不同的功能區,把帶來的圖書,整齊擺放,屋外還種上松、竹、芍藥。
驿丞官小俸微薄,王陽明就帶着驿卒出去找平坦地塊,放火燒荒,翻土下種,農耕收獲,得以溫飽。
王陽明在艱苦境遇中,靜思默想,琢磨“格物”之說。這“格物”二字,出自《大學》。古人言道:“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者以“修身”為基礎。怎樣才能修養身心以完善自我呢?朱熹說,修養身心有一個順序: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
這樣,“格物”就成為“三綱八目”鍊條的起點。格物,就是探究萬物的規律。但怎麼實踐呢?王陽明曾經對着窗前的竹子冥思苦想,從這具體的竹子,探究萬物發展的規律。如今,王陽明身處龍場驿這個偏僻艱苦而又安靜優美的環境,窮荒無書,隻有苦思,夜以繼日,回憶過去,咀嚼學問,回顧好騎射、好任俠、好辭章、好神仙、好佛氏,以及為學、為官的種種體驗,一天夜裡,終于“頓悟”:格物緻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他喟然日:“道在是矣。”王陽明的學說,
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第一,格物緻知,緻良知。就是:探索萬物規律,要透過表面,以心格物,用心思考,用心總結,探求規律。要“緻良知”,通過啟發、教育、力行,使人性之善得到發揚,透出光明。
第二,知行合一,重視行。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也就是邊知邊行,不是先知後行,也不是先行後知,而是知行合一,重視行。其中,更加強調“行”。
王陽明得到頓悟,高興得在睡夢裡大呼大叫。後來又經過不斷論證、貫通、講學、著書,得到衆多學者認同,世聞遂有“陽明學”。
嘉靖七年十一月,五十七歲的王陽明在廣西平亂過程中舊病複發,一面上疏乞歸,一面乘船往家鄉走。船行到南安府(今江西省贛州市大餘縣),他的門人周積在那裡做推官,遂趕來拜見。王陽明咳喘不止,半響,才慢慢問道:你近來進學如何?周積回答:被政務牽累。周積問:道體如何?陽明道:病勢危亟,隻存些元氣罷了。十二月二十九日早晨,陽明命傳周積如侍,周積站立好久,才見陽明慢慢睜開眼睛,看向周積,說:我去了!周積淚如泉湧,回問道:先生可有遺命?陽明微微地笑了一笑,說:此心光明,還有什麼說的。瞑目而逝。
親愛的朋友們,關于這篇文章,您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您的支持是我寫文的動力,如果喜歡此種類型的故事,請關注我,下一篇更加精彩!
注: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